原告: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滿城區(qū)。
原告:金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滿城區(qū)。系原告蔡某某之夫。
二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葉秀普,保定市滿城區(qū)信恒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蔡淑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保定市滿城區(qū)人,現(xiàn)住保定市滿城區(qū)。系原告蔡某某之母。
委托訴訟代理人:XX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滿城區(qū)。系蔡淑蘋之子。
被告:XX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滿城區(qū)。系原告蔡某某之弟。
被告:李長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定市蓮池區(qū)。系原告蔡某某之弟。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宏圖,河北樹仁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蔡某某、金某某與被告蔡淑蘋、XXX、李長江物權確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蔡某某、金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葉秀普,被告蔡淑蘋的委托訴訟代理人XXX、被告XXX、被告李長江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高宏圖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蔡某某、金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確認原告為滿城區(qū)中山西路民政局宿舍8號樓1單元302室房產(chǎn)的實際所有人;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1996年4月,原告夫妻欲購買樓房一套,當時原告蔡某某父親享有原單位(民政局)集資樓名額,為了選上好的樓層,原告蔡某某與父母商議,借用了父親的名義購買了滿城區(qū)中山西路民政局宿舍8號樓1單元302室房產(chǎn)一套。當時房款總計為60000元,1996年10月29日交30000元,1997年4月14日交30000元。交房票據(jù)原告一直持有,辦理房產(chǎn)證的契稅等費用全是原告繳納,票據(jù)也是原告持有,交房后一直是原告家人居住,由原告繳納水電費、物業(yè)費等。原告蔡某某的父親于2017年2月22日去世,爺爺、奶奶均已去世多年,因被告李長江拒不配合簽字無法辦理過戶手續(xù)。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蔡淑蘋辯稱,原告所訴均是事實。1996年4月,原告夫妻欲購買樓房一套,當時我老伴即原告蔡某某的父親享有原單位(民政局)集資樓名額,為了選上好樓層,當時就與我和老伴商量,借用我老伴名義出資購買了位于滿城區(qū)中山路民政局家屬樓1單元302室房屋一套。當時房款總共為60000元,我和老伴沒有出過分文,票據(jù)原告一直持有,辦理房產(chǎn)證的契稅等費用全是原告繳納,我和老伴也沒有負擔過。交房后一直是原告家人居住,由原告交納水電費、物業(yè)費等,這套房子實際所有人就是原告。
被告XXX辯稱,這套房是蔡某某的。買這套房時我哥李長江在保定市居住,我父親征求李長江的意見他說不要,我父親覺得集資樓的好樓層機會難得,就讓我姐姐蔡某某要了,房款都是二原告交付的,房子建成之后鑰匙也是交給了蔡某某,一直是原告居住,房本一直是原告持有,沒有過戶。在我父親去世后被告李長江說起過讓原告把房本過戶,他給簽字。后來出現(xiàn)矛盾,經(jīng)人調解,當時李長江承認房子是原告的。
被告李長江辯稱,本案訴爭房屋2010年9月1日就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確認房屋所有權人為李國柱、蔡淑蘋,二原告訴請確認二原告為房屋的實際所有人,與房屋權屬登記相矛盾,二原告應提交充分的證據(jù)證明房屋權屬登記不真實或存在錯誤,否則即應承擔敗訴后果。答辯人的父親李國柱、母親蔡淑蘋從未和答辯人說過訴爭房屋是二原告借李國柱名義購買的,交建房集資款收據(jù)中交款人是李國柱且是李國柱本人簽字,滿城縣民政局確認的交款人也是李國柱不是二原告,辦理房產(chǎn)證的契稅等費用的納稅、繳款票據(jù)中納稅人、繳款單位、繳費個人均是李國柱不是二原告,答辯人不認可二原告一直持有“交房票據(jù)”和辦理房產(chǎn)證的契稅票據(jù),也不認可辦理房產(chǎn)證契稅等費用是二原告繳納的,答辯人認為交建房集資款收據(jù)足以證明房款是李國柱出資交納的。二原告是房屋所有權人李國柱、蔡淑蘋的女兒、女婿,做父母的將屬于自己的房屋交給女兒家人居住也完全合乎情理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法則,二原告一直在房屋居住不能成為其是房屋實際所有人的根據(jù)。交納居住房屋的水電費、物業(yè)費與認定居住人是否房屋的實際所有人沒有關聯(lián)性。李國柱是原告蔡某某和答辯人的父親,在訴爭房屋2010年9月1日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后,直至2017年2月22日李國柱去世,在長達6年多的時間里,在房價不斷暴漲的背景下,二原告都沒有要求過李國柱、蔡淑蘋協(xié)助其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也沒有要求李國柱、蔡淑蘋簽訂確認二原告才是房屋實際所有人的書證,明顯不符合常理。二原告在起訴書中陳述“因被告李長江拒不配合簽字無法辦理過戶”,二原告認可需要答辯人配合簽字訴爭房屋才能辦理過戶,就應認定答辯人對訴爭房屋具有部分合法權益,就應否定二原告的訴訟請求。對第一、第二被告的答辯意見真實性均有異議,全部不認同。鑒于第一被告答辯意見對查實本案爭議事實影響重大,請求人民法院直接向第一被告核實確認相關事實。
原告蔡某某、金某某就自己的主張?zhí)峁┑淖C據(jù)及雙方的意見如下:
1、交房款的票據(jù)(滿城縣民政局建房集資款收據(jù))兩張,金額分別是3萬元;交小屋款的票據(jù)(滿城縣民政局集資款收費票據(jù))1張,金額是1840元;繳納契稅的票據(jù)(稅收通用完稅證)1張;辦理房本費用的票據(jù)1張;房權證1份;用于證明房款及相關費用是由二原告交納,并由原告持有票據(jù)原件及房產(chǎn)證原件,如果房屋不是二原告出資購買如此重要的票據(jù)及證件不會在原告手中持有。2、保定市滿城區(qū)民政局證明一份,載明:“中山路民政局宿舍樓是我單位1996年集資建樓,該樓房當時只允許本單位職工集資購買。張全錄、張文利和李國柱(退休后已故)均系我局原職工,三人在該樓房在建、出資購買期間,均在職工作”。3、張文利證明1份,張景立的證明兩份,用于證明該房是原告出資購買,并一直居住,二原告是訴爭房屋的實際所有人。4、電卡1份(登記姓名是金某某),電費單據(jù)1份,用于證明二原告一直使用該房屋。5、蔡淑蘋的視頻一份,用于證明出資購房的是二原告,蔡淑蘋及李國柱均沒有出過錢。
被告蔡淑蘋、XXX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均無異議。
被告李長江的質證意見如下:1、對交房款票據(jù)及小屋款的票據(jù),主張交款人是李國柱,且有李國柱作為交款人的親筆簽字,滿城縣民政局確認的交款人也是李國柱,收據(jù)中沒有二原告的姓名,收據(jù)內(nèi)容與二原告沒有任何關聯(lián)。不能證明二原告是訴爭房屋的實際所有人,能夠證明李國柱是交納房款的出資人,是訴爭房屋的合法所有人。2、對繳納契稅的票據(jù)、辦理房本費用的票據(jù),主張納稅人、繳款單位、繳費個人均是李國柱不是二原告,票據(jù)中沒有二原告的姓名,票據(jù)內(nèi)容與二原告沒有任何關聯(lián)。不能證明二原告是訴爭房屋的實際所有人,能夠證明李國柱是交納費用的出資人,是訴爭房屋的合法所有人。3、對房權證,主張登記的房屋所有權人不是二原告,是李國柱、蔡淑蘋,不能證明二原告是訴爭房屋的實際所有人,能夠證明李國柱、蔡淑蘋才是訴爭房屋的合法所有人。同時能夠證明訴爭房屋2010年9月1日即辦理了權屬登記。4、對民政局證明,主張該證明不具有合法性,沒有民政局負責人或制作證明人的簽名或蓋章,且證明內(nèi)容中張全錄、張文利等人“均在職工作”不能證明當時負責集資建房事項。5、對張文利、張景立的證明,不認可證明內(nèi)容的真實性、合法性。主張二原告沒有提供證人的身份證件,證人是否真實存在存疑;即使證人真實存在,其是否具有知情證明內(nèi)容的客觀條件、證明內(nèi)容是否其本人所寫均存疑。在交建房集資款《收據(jù)》和辦理房產(chǎn)證繳納契稅等費用的票據(jù)中,均未出現(xiàn)證人姓名,證人在證明中自稱的“局里讓我辦了購房事宜”與辦理購房事宜的書證內(nèi)容不符,辦理購房事宜的書證中并未體現(xiàn)蔡某某借李國柱名義購買訴爭房屋,在證明中證人沒有解釋清楚其如何知道的蔡某某借李國柱名義購買了訴爭房屋,證人現(xiàn)住址不是訴爭房屋民政局宿舍樓,就蔡某某夫婦是否一直在訴爭房屋居住應認定其沒有知情條件。6、對電卡復印件,主張二原告沒有提供電卡原件,復印件不能與原件核實,真實性存疑,復印件中雖有金某某的姓名但不能確認是客戶名稱,該證據(jù)不能證明二原告主張的證明目的,與其主張的證明目的沒有確定關聯(lián)性。7、對蔡淑蘋的視頻,主張是原告方人員在場,在被告李長江沒在場不知情情況下錄制的,視頻不能體現(xiàn)出是蔡淑蘋本人自愿、真實的意思表述,對視頻內(nèi)容的真實性不認可。
被告李長江就自己的主張?zhí)峁┑淖C據(jù)及雙方的意見如下:
蔡淑蘋與李長江妻子通話錄音音頻及文稿,用于證明第一原告誤導過被告蔡淑蘋,使蔡淑蘋陷入爭議房屋房款是二原告交納的錯誤認識。第一原告誤以為購房票據(jù)上寫的是其本人姓名,可以證明其在《民事起訴書》中陳述的票據(jù)一直由其持有不屬實。
原告蔡某某、金某某對錄音音頻證明目的不認可,主張錄音內(nèi)容沒有體現(xiàn)通話中說的就是本案訴爭房屋,另外蔡淑蘋指責李長江不說實話,整個內(nèi)容沒有任何證明意義。
XXX對錄音音頻主張李長江妻子有明顯的引導蔡淑蘋的事實。
本院依職權對蔡淑蘋進行了調查,并當庭出示了調查筆錄,該調查筆錄證實:我是蔡某某的母親,我的答辯狀是我的真實意思。中山路民政局宿舍8號樓1單元302室的住房是蔡某某和金某某購買的,他們出的錢,我和李國柱一分錢沒出。當時我老伴李國柱在民政局上班,以他的資歷集資房能占好樓層,我女兒就以李國柱的名義購買了這套房子,錢都是蔡某某出的,是她婆婆給她借的錢。房子蓋好后是蔡某某她們一家子居住,現(xiàn)在還是她們居住。房屋的契稅和相關費用是蔡某某出的錢,我和李國柱沒出過錢。購房款的票據(jù)、契稅的票據(jù)、房產(chǎn)本都是蔡某某拿著,我們沒有拿過。
原、被告對調查筆錄均無異議。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蔡淑蘋與李國柱(已故)是夫妻,二人育有一女原告蔡某某,二子,被告李長江、XXX。蔡某某與原告金某某是夫妻。1996年,李國柱所在單位滿城縣民政局集資建房,二原告便與李國柱和蔡淑蘋協(xié)商,想以李國柱的名義購買民政局的集資房,在李國柱、蔡淑蘋同意后,二原告出資61840元購買了中山西路民政局宿舍8號樓1單元302室房屋。房屋交付后由二原告及家人居住至今。2010年9月,李國柱、蔡淑蘋辦理了該套房屋的房屋所有權證書,二原告支付了辦理房權證的契稅及相關費用。2017年2月李國柱去世,后二原告要求三被告協(xié)助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遭到被告李長江的拒絕。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不動產(chǎn)所有權以登記為準,涉案房屋的產(chǎn)權現(xiàn)雖登記在李國柱、蔡淑蘋的名下,但不能排除當事人在購買房屋時存在不同的約定或意思表示,而形成房地產(chǎn)權證記載的權利人和真實權利歸屬不一致的情況。本案相關證據(jù)及蔡淑蘋、XXX的陳述可證實涉案房屋的房款及相關費用均由二原告支付,且二原告購房后一直在此居住,二原告已實際享有了對房屋占有、使用的權利,二原告與李國柱、蔡淑蘋之間形成借名買房的事實。二原告借名買房是為了規(guī)避當時單位的規(guī)定,但并不違反現(xiàn)在購房的相關政策,故二原告要求確認其為涉案房屋實際所有人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確認原告蔡某某、金某某為保定市滿城區(qū)中山西路民政局宿舍8號樓1單元302室房屋的實際所有人。
案件受理費200元,減半收取計100元,由被告蔡淑蘋、XXX、李長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郭洪濤
書記員: 王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