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蔚縣凱某煤炭經銷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蔚縣蔚州鎮(zhèn)勝利路。法定代表人:蘇穩(wěn),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于立勇,河北冀北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張某某市下花園區(qū)。法定代表人:謝德瑜,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雙源,該公司員工。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住所地:蔚縣白草村鄉(xiāng)小羊圈村。法定代表人:宋興,該礦礦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青樹,河北興蔚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蔚縣凱某煤炭經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凱某煤炭”)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有:1、依法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間的煤炭購銷合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交納的280000元購煤預付款、20000元的煤炭購銷合同壓金,以上款項共計300000元,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相應利息(自原告提起訴訟之日起計算至實際清償完畢之日止);2、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二于2012年8月28日簽訂煤炭購銷合同,約定由原告從被告二處購買煤炭,并依被告二要求于次日以轉帳方式向被告一設立的冀中能源張礦集團有限公司蔚縣礦業(yè)籌備處帳戶交納了600000元預付款,以現金方式向被告二交納了20000元的煤炭購銷合同壓金。隨后原告開始從被告二處拉運煤炭,2012年9月18曰,原告依被告二的要求再次以轉帳方式向冀中能源張礦集團有限公司蔚縣礦業(yè)籌備處帳戶交納了600000元預付款。原告于2012年9月共計從被告二處拉運了部分的煤炭,此后由于被告二停產至今,原告再未拉運過煤炭?,F由于被告二己確定于2018年實施關閉退出,原、被告簽訂的煤炭購銷合同目的己無法實現,但被告至今未退還原告交納的剩余280000元預付款及20000元壓金,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向貴院提起訴訟,請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請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以下簡稱“水西煤礦”)辯稱,同意解除合同;通過對賬,被告仍欠原告預付款279535.25元。因合同沒有約定利息,被告不同意支付利息;原告的起訴已過訴訟時效。被告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礦集團”)辯稱,水西煤礦作為獨立法人單位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要求被告共同承擔法律責任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請法院駁回原告對被告張礦集團的起訴。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認定如下:2012年原告與被告水西煤礦發(fā)生煤炭購銷業(yè)務往來,原告先后分兩次支付被告水西煤礦預付款共計1200000元,并支付被告水西煤礦定金20000元。被告迄今尚有279535.25元預付款未發(fā)貨,20000元定金亦未退還原告。被告水西煤礦已列入河北省關閉(產能退出)名單。另查明,水西煤礦系蔚縣人民政府縣辦國有煤礦企業(yè)。河北省人民政府2011年12月31日《關于蔚縣縣辦國有煤礦整合重組方案的批復》(冀政函【2011】221號),同意蔚縣縣辦國有煤礦整合重組方案,其中包括水西、水東等7家煤礦整合重組為兩家煤礦,由本案的被告張礦集團收購或控股,并要求整合重組后的煤礦重新申領相關證照。2012年3月13日,蔚縣人民政府與被告張礦集團簽訂了《蔚縣縣辦國有煤礦煤炭資源整合重組協議書》,就蔚縣縣辦國有水西煤礦、水東煤礦和裕興煤礦三礦重組整合等相關事宜簽定協議并于簽定之日生效。協議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雙方簽訂本協議后,乙方張礦集團對以上國有三礦的資產和人員開展接收前的相關工作,承擔企業(yè)管理責任,并由整合后的新企業(yè)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第(二)款規(guī)定本協議簽訂后,乙方張礦集團應及時組織完成對企業(yè)的注冊登記工作,及時依法變更法人主體,辦理有關證照,依法經營管理。2012年3月15日張礦集團就水西煤礦的人員、資產、財務、生產、銷售等方面進行了實質性接收,向該礦派駐了礦長和工作組,將該礦更名為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蔚縣礦業(yè)有限公司,并行文任命劉俊海擔任該企業(yè)執(zhí)行董事和法人代表。至今水西煤礦未注銷登記,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蔚縣礦業(yè)有限公司亦未正式注冊成立。
原告蔚縣凱某煤炭經銷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蔚縣凱某煤炭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于立勇、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青樹、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雙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水西煤礦之間訂立的煤炭買賣合同系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內容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雙方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凱某煤炭依照合同約定向被告水西煤礦履行了預付款交付義務后,而被告水西煤礦迄今未完全履行煤炭給付義務,構成違約。且被告水西煤礦已列入河北省關閉(產能退出)名單,原告的合同目的已不能實現。故原告要求解除與水西煤礦之間的煤炭購銷合同且返還預付款及定金的訴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至于原告凱某煤炭要求被告水西煤礦自起訴之日即2018年7月5日起至前述欠款實際清償完畢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支付其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亦予以支持?!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與企業(yè)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企業(yè)吸收合并或新設合并后,被兼并企業(yè)應當辦理而未辦理工商注銷登記,債權人起訴被兼并企業(yè)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企業(yè)兼并后的具體情況,告知債權人追加責任主體,并判令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睋?,原告起訴張礦集團作為被告并無不當。2012年3月13日,張礦集團與蔚縣人民政府就水西煤礦等三個煤炭企業(yè)簽訂了《蔚縣縣辦國有煤礦煤炭資源整合重組協議書》,2012年3月15日,張礦集團對水西煤礦進行了實質性接收。張礦集團向水西煤礦派駐了工作組,張礦集團將水西煤礦新設立為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蔚縣礦業(yè)有限公司,委派劉俊海同志為該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法定代表人。水西煤礦作為被兼并企業(yè),應當辦理工商注銷登記而未辦理。在被兼并企業(yè)未被注銷登記,新企業(yè)未正式核準登記之前,被告張礦集團應當與債務人水西煤礦對水西煤礦債務承擔償還責任。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與企業(yè)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蔚縣凱某煤炭經銷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間簽訂的《煤炭購銷合同》。二、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冀中能源張某某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返還原告蔚縣凱某煤炭經銷有限責任公司預付款及合同定金共計299535.25元并支付相應利息損失(利息的計算以299535.25元為基數,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為標準,自2018年7月5日起計算至欠款實際清償完畢之日止)。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800元,減半收取2900元,由被告國營蔚縣水西煤礦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凌云
書記員:劉麗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