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某某
劉習海(湖北襄陽襄州區(qū)大禹法律服務所)
張某
樊海清(湖北襄陽襄州區(qū)大禹法律服務所)
喬某
聶紹鈞(湖北東升律師事務所)
郭盛輝(湖北東升律師事務所)
高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蔣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劉習海,襄陽市襄州區(qū)大禹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女,
委托代理人樊海清,襄陽市襄州區(qū)大禹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喬某,男,
委托代理人聶紹鈞、郭盛輝,湖北東升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審被告高某,男,
上訴人蔣某某、張某因與被上訴人喬某及原審被告高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襄陽市樊城區(qū)人民法院于2014年9月15日作出的(2014)鄂樊城定民初字第0006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
上訴人蔣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劉習海,上訴人張某的委托代理人樊海清,被上訴人喬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聶紹鈞,原審被告高某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喬某在原審中訴稱:2012年9月18日起,被告蔣某某多次共向原告借款42000元,并約定了利息、違約金和借款期限。
被告高某承諾為第一筆借款25000元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張某是被告蔣某某的妻子。
借款到期后,三被告拒絕償還。
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蔣某某、張某償還借款42000元并按同期貸款利率四倍支付利息,判令三被告支付違約金23500元,判令被告高某為25000元借款本息、違約金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本案訴訟費、原告律師代理費由三被告承擔。
蔣某某在原審中答辯稱:2012年9月18日,向周冉借款25000元,2012年年底還喬某15000元。
2013年1月向周冉借款12000元,周冉把錢轉到喬某賬上,喬某取出現(xiàn)金給我的。
2013年3月向周冉借款5000元,喬某取的現(xiàn)金給我。
三筆款總額為27000元。
張某在原審中辯稱:張某與蔣某某于2012年8月協(xié)議離婚,對于債務性質,蔣某某未到庭,無法說清。
且張某與蔣某某離婚前就在鬧離婚,分居,對蔣某某借款不知情。
根據(jù)蔣某某母親楊秋芳陳述,該筆債務歸誰也不清楚,請求法院駁回喬某對張某的訴訟請求。
高某在原審中未答辯。
原審判決認定,原告喬某庭審時向原審法院提供了三份借條原件。
2012年9月18日借條內容為“今喬某借給蔣某某人民幣貳萬伍仟元,即¥25000元。
借款期限自2012年9月18日起至2013年元月18日止,共4個月,利率按銀行同期利率的四倍計算,全部本息于2013年元月18日一次性償還。
如不能按期足額歸還借款,借款人應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人民幣壹萬伍仟元整,即¥15000元。
擔保人確認:本人同意為借款人的上述債務向出借人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限為借條出具之日起到借款償還期限屆滿后兩年時止,擔保范圍及于所有借款本息、違約金、賠償金、出借人實現(xiàn)債務的費用(訴訟費、律師代理費、差旅費、公證費及其他實際支出的費用)。
借款人:蔣某某。
擔保人:高某。
2013年1月21日借條內容為“今喬某借給蔣某某人民幣壹萬貳仟元整,即¥12000元。
借款期限自2013年1月21日起至2013年5月21日止,共四個月,用途是個人周轉,利率為每月按銀行同期利率的四倍計算,全部本息于2013年5月21日一次性償還。
如不能按期足額歸還借款,借款人應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人民幣6000元。
借款人:蔣某某”。
2013年3月30日借條內容為“今喬某借給蔣某某人民幣伍仟元整,即5000元。
借款期限自2013年3月30日起至2013年4月30日止,共1個月(借款人已即時足額領取此款),用途是個人周轉,利率為每月按銀行同期利率的四倍計算,全部本息于2013年4月30日一次性償還。
如不能按期足額歸還借款,借款人應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人民幣貳仟五佰整,即2500元。
借款人:蔣某某”。
本院認為,上訴人蔣某某向被上訴人喬某借款,應當及時償還。
其否認與被上訴人喬某存在借款關系,主張借條為被上訴人喬某虛構,在原審中未提供證據(jù)證實;二審中要求對借條進行鑒定,鑒定結論與其上訴主張不符,故對其否認借款事實的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其借款25000元發(fā)生在與上訴人張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其未主張并舉證證實其與作為債權人的被上訴人喬某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也沒有證明屬于“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情形,因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關于“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的規(guī)定,上訴人張某關于本案屬上訴人蔣某某個人債務,不應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上訴主張不成立,本院也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920元,由上訴人蔣某某負擔1245元,上訴人張某負擔675元。
司法鑒定費6000元,由上訴人蔣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蔣某某向被上訴人喬某借款,應當及時償還。
其否認與被上訴人喬某存在借款關系,主張借條為被上訴人喬某虛構,在原審中未提供證據(jù)證實;二審中要求對借條進行鑒定,鑒定結論與其上訴主張不符,故對其否認借款事實的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其借款25000元發(fā)生在與上訴人張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其未主張并舉證證實其與作為債權人的被上訴人喬某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也沒有證明屬于“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情形,因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關于“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的規(guī)定,上訴人張某關于本案屬上訴人蔣某某個人債務,不應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上訴主張不成立,本院也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920元,由上訴人蔣某某負擔1245元,上訴人張某負擔675元。
司法鑒定費6000元,由上訴人蔣某某負擔。
審判長:王劍波
書記員:楊文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