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蔣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代君,上海海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至正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段廷珮,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鵬,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仲芹,女。
上訴人蔣某因與被上訴人上海至正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正融資租賃)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2民初2417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11月1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蔣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代君,被上訴人至正融資租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鵬、仲芹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蔣某上訴請求:撤銷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2民初24177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改判駁回至正融資租賃要求蔣某支付貸后處理費、違約金、催告費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1.系爭車輛的價值應當為人民幣(以下幣種同)20萬元左右,但至正融資租賃卻以10萬元的價格出售,該價格不合理。2.系爭融資租賃合同是在蔣某醉酒的情況下簽署的,合同雖約定貸后處理費15,000元,但該條款系格式合同條款,對蔣某不生效力。3.蔣某依約需支付差額補償金,不應再支付違約金,且違約金過高,請求法院予以調(diào)整。
至正融資租賃辯稱,系爭融資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蔣某稱簽署時其處于醉酒狀態(tài)不符合實際情況。合同明確約定貸后處理費15,000元。系爭車輛作為二手車賣出的交易亦真實發(fā)生,價款為10萬元。
至正融資租賃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解除雙方簽訂的《回租租賃合同》(合同編號:XXXXXXXA003BA);2.判令蔣某支付至正融資租賃85,027.50元(其中差額補償金30,675元,貸后處理費15,000元,違約金39,202.50元,催告費150元);3.判令訴訟費用由蔣某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4月,至正融資租賃與蔣某、案外人陳某某簽訂車輛《買賣合同》。同時,至正融資租賃作為出租人,與蔣某作為承租人簽訂了編號為XXXXXXXA003BA的《回租租賃合同》,其中約定:采取售后回租租賃方式,向蔣某提供奔馳牌汽車一輛(車架號:WDDKJ4HB0AFXXXXXX)并租給其使用,蔣某支付首付款0元,保證金15,766元,履約定金59,234元,起租日為2017年4月25日,共36期,每期租金8,227元,每月20日為租金支付日,合同總額296,172元。約定蔣某拖欠租金達15日,或拖欠租金經(jīng)至正融資租賃催告后3日內(nèi)仍未付款的,視為蔣某經(jīng)至正融資租賃催告后合理期限內(nèi)仍不支付租金的違約行為。發(fā)生違約事項時至正融資租賃有權(quán)向蔣某追索剩余租金并以剩余全部租金的萬分之八每日計收逾期利息或立即收回租賃車輛,至正融資租賃有權(quán)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收回租賃車輛,蔣某不得妨礙,并應向至正融資租賃支付取回車輛的貸后處理費用。貸后處理費為每次租賃車輛回收15,000元,費用不足以覆蓋至正融資租賃收回車輛支出的,蔣某須承擔補足責任。收回車輛后,至正融資租賃有權(quán)立即對車輛進行銷售處理,車輛銷售處理所得無論多少皆不向蔣某返還,如銷售所得不足以彌補本合同項下蔣某應支付的所有的已到期和未到期租金及其他應付款項和收回車輛所發(fā)生的費用時,蔣某應當就差額部分向至正融資租賃進行補償。且至正融資租賃有權(quán)同時采取以下一種或多種措施:1.從保證金中扣除所有蔣某應付而未付的款項;2.解除本合同,要求蔣某賠償全部損失;3.沒收蔣某所繳納之履約定金……5.向蔣某收取本合同未履行部分含稅租金總額(含留購價)30%的違約金;6.向蔣某收取至正融資租賃在維權(quán)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全部費用(包括交通違規(guī)費、提車費、律師費、訴訟費、財產(chǎn)保全費、公告費以及對車輛銷售處理的稅費等費用)。根據(jù)本合同相關(guān)的通知等應以書面形式發(fā)出,送達地址以合同首頁載明地址為準,以郵寄方式發(fā)出的,投寄后第3天視為送達。
合同簽訂后,雙方簽署車輛交接單,蔣某接受租賃物。蔣某自2018年4月起未按時支付租金,至正融資租賃經(jīng)多次催告后,于2018年5月25日收回上述租賃車輛。截至該日,蔣某共支付11期租金合計90,497元。后至正融資租賃將上述車輛拖回出售給案外人,車輛出售款100,000元。后至正融資租賃于2018年7月19日向蔣某郵寄合同解除函,現(xiàn)明確于2018年7月23日解除雙方簽訂的《回租租賃合同》。
一審法院認為,至正融資租賃與蔣某簽訂的《回租租賃合同》等真實合法,具有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均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至正融資租賃在購買租賃物后已完成其主要義務,蔣某由于自身資金原因未按時支付到期租金,顯屬違約。至正融資租賃經(jīng)多次催告后收回并出售車輛,符合合同約定。關(guān)于蔣某提出的在與至正融資租賃客服協(xié)商還款期間,至正融資租賃方擅自收回車輛之抗辯意見。首先,蔣某對此并未提出任何證據(jù)予以佐證,且即便至正融資租賃、蔣某雙方確實就還款事項有過協(xié)商,但至正融資租賃在蔣某已拖欠二期租金,且多次催告未果后,拒絕再行協(xié)商并按合同約定收回車輛的行為,于法不悖,故對蔣某該項抗辯意見,一審法院不予采納。至正融資租賃于2018年7月19日向合同約定之蔣某地址寄送解除合同通知函,根據(jù)合同約定,信件寄出三日可視為有效送達,故一審法院確定2018年7月23日為合同解除日。另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解除合同情形下的損失賠償范圍為承租人全部未付租金及其他費用與收回租賃物價值的差額,現(xiàn)至正融資租賃主張的損失為未付租金與收回租賃物價值的差額,一審法院予以支持。雙方在合同中對貸后處理費及催告費作出明確約定,至正融資租賃現(xiàn)主張與合同約定一致,且蔣某對至正融資租賃主張的差額補償金及催告費不持異議,綜上,一審法院對至正融資租賃主張的差額補償金、貸后處理費與催告費予以確認。關(guān)于違約金,蔣某違約造成合同解除,應承擔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由于雙方在合同中對違約金的計算基數(shù)、方式有明確約定,且蔣某并未對該違約金的計算方式提出異議,出于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一審法院對至正融資租賃主張按合同未履行部分含稅租金總額(含留購價)30%計算的違約金亦予以支持。據(jù)此,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百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確認至正融資租賃與蔣某簽訂的編號為XXXXXXXA003BA的《回租租賃合同》于2018年7月23日解除;二、蔣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至正融資租賃差額補償金30,675元、貸后處理費15,000元、違約金39,202.50元、催告費150元,合計85,027.50元。一審案件受理費967.22元,由蔣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至正融資租賃提交如下證據(jù):1.《國內(nèi)支付業(yè)務收款回單》,證明至正融資租賃收回系爭車輛后二次出售的金額及二手車買賣合同履行情況;2.《重要事項告知書》,證明至正融資租賃已對簽約主合同及附件條款重大事項進行充分告知和說明,蔣某已仔細閱讀并充分理解合同條款的含義及相應的法律后果,并簽字確認。蔣某對上述兩份證據(jù)的真實性均不予認可,認為1.《國內(nèi)支付業(yè)務收款回單》日期為2018年7月18日,而《二手車購買合同》落款時間為2018年8月1日,合同簽署日期在付款之后,因此對《國內(nèi)支付業(yè)務收款回單》的真實性不予認可;2.對于《重要事項告知書》,蔣某認為該條款屬于格式合同的內(nèi)容,即使有告知內(nèi)容也不能證明至正融資租賃對格式合同的內(nèi)容盡到了說明的義務。庭后,至正融資租賃提供其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天山路支行自助打印的《國內(nèi)支付業(yè)務收款回單》作為補充證據(jù)以補強證據(jù)1的證明力。后,蔣某主張證據(jù)1及補充證據(jù)的真實性由法院予以確認。蔣某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認證后對至正融資租賃提交證據(jù)的真實性均予以采信,至于能否達到證明目的將在本院認為部分予以闡述。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另查明,2018年7月18日,案外人上海米優(yōu)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向至正融資租賃付款10萬元,用途:皖A3XXXX車款。
二審庭審中,至正融資租賃確認調(diào)整違約金的計算基數(shù),即抵扣二次售車金額10萬元價款,現(xiàn)主張違約金為9,202.50元。蔣某確認催告費150元。
本案爭議焦點為蔣某應否承擔因違約而產(chǎn)生的貸后處理費及違約金。本院認為,至正融資租賃與蔣某簽署的《回租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均應恪守?,F(xiàn)蔣某認可其構(gòu)成違約,同意支付差額補償金30,675元及催告費150元,一審法院認定與法不悖,本院予以確認。關(guān)于貸后處理費15,000元,合同對此有明確約定,至正融資租賃主張該費用系啟動車輛回收程序時產(chǎn)生的人員差旅費、拖車費、停車費,具有合理性,本院予以確認。關(guān)于違約金,合同約定違約金按合同未履行部分含稅總額(含留購價)30%計算,本案違約金計算基數(shù)應扣除二次售車金額100,000元。至正融資租賃于二審中調(diào)整違約金為9,202.50元,系其處分自身權(quán)利的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關(guān)于系爭車輛二次售車金額,蔣某一審中對《二手車買賣合同》的真實性不持異議,至正融資租賃二審中提供銀行業(yè)務回單證明交易對應的銀行轉(zhuǎn)賬已發(fā)生,銀行回單上亦記載有系爭車輛的車牌號,本院對此事實予以確認。蔣某主張違約金應予調(diào)低,但未舉證證明至正融資租賃主張的違約金存在過分高于其損失的情形,本院對其調(diào)整違約金的主張不予認可。蔣某另主張其簽署《回租租賃合同》時處于醉酒狀態(tài),關(guān)于貸后處理費及違約金的條款系格式合同條款,至正融資租賃未對其進行說明,該些條款對其不生效力。對此,本院認為,蔣某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簽署合同時存在醉酒的情形,且貸后處理費及違約金的條款不存在免除或限制至正融資租賃責任、排除蔣某主要權(quán)利的情形,本院對蔣某的上訴理由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蔣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2民初24177號民事判決第一項;
二、變更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2民初24177號民事判決第二項為“上訴人蔣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被上訴人上海至正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差額補償金30,675元、貸后處理費15,000元、違約金9,202.50元、催告費150元,合計55,027.5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967.22元,由上訴人蔣某負擔623.40元,由被上訴人上海至正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負擔343.82元。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67.22元,由上訴人蔣某負擔533.86元,由被上訴人上海至正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負擔433.36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周??欣
書記員:沈竹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