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覃太和,又名覃太合,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譚某某,農民。系上訴人覃太和之妻。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蔣某某,農民。
委托代理人(一般代理)張孝宇,湖北宏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為與被上訴人蔣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利川市人民法院(2014)鄂利川民初字第0189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4月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被上訴人蔣某某一審訴稱,原告受被告雇請為其提供勞務,在被告位于忠路的竹園度假村工地干活。2014年1月,原告在為被告修建房棚時因椽角斷裂從棚頂摔落,導致其顱腦損傷、左眼外傷及左眼眶骨、左面部等多處骨折、左眼眶尖綜合癥、視神經(jīng)萎縮。受傷后被告將原告送至忠路衛(wèi)生院救治,后因傷勢過重,轉至利川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該院建議其立即到上級醫(yī)院治療。因傷情緊急,原告在親屬陪護下于2014年3月6日緊急飛往北京同仁醫(yī)院進行診治,經(jīng)全面診斷后于2014年3月13日回到利川市人民醫(yī)院治療,出院后在恩施州中心醫(yī)院進行后續(xù)治療?,F(xiàn)原告已治療終結,經(jīng)湖北利川騰龍司法鑒定所鑒定為八級傷殘,傷后治療和休息預計需120日。因被告未積極醫(yī)治原告,原告四處籌借醫(yī)療費,現(xiàn)債臺高筑,生活舉步維艱,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賠無果。為此,原告特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賠償原告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鑒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人民幣99738.71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一審辯稱,原告系被告雇請受傷與事實不符,原告受傷時所做工作(釘椽角)系被告以包工不包料的方式包給原告,雙方是承攬關系。被告當天雇請原告從事其他工作,做完后已5點多,天已黑,且下過雨,原告不顧勸阻亦無安全措施堅持要繼續(xù)去做其承包的工作,具有明顯過錯,其受傷是自行安排工作所致,原告的損失應自行承擔。原告受傷并不是椽角斷裂,而是自己踩滑而摔下。原告的誤工時間只能計算至鑒定之日前一天,應為105天,誤工費應按2013年農、林、牧、副、漁標準計算,護理費和殘疾賠償金也應按2013年的標準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原告未50元/天計算的依據(jù),應為15元/天,精神損害撫慰金包含在殘疾賠償金內,不應重復計算。
原審認定,覃太成受被告覃太和雇請為其安排和管理利川市忠路鎮(zhèn)竹園度假村的修建工作,后覃太成聯(lián)系原告蔣某某到該地做工。2014年2月27日(農歷正月28日),原告在釘更衣室(一層樓)的椽角時從樓頂摔下受傷,后被被告送至忠路衛(wèi)生院治療,翌日轉至利川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至2014年3月6日。后因傷情嚴重,原告于2014年3月7日乘坐飛機趕往北京同仁醫(yī)院繼續(xù)治療至3月11日,3月12日回到利川,于3月13日再次到利川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至3月15日。出院后到恩施州中心醫(yī)院檢查治療五次。2014年6月12日,經(jīng)湖北利川騰龍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原告的傷殘等級為八級傷殘,其傷后治療和休息時間預計需120日。2014年8月1日,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賠償原告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鑒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人民幣99738.71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另查明,竹園度假村為個體工商戶,未辦理工商登記。原告在忠路衛(wèi)生院治療時覃太成為其支付了醫(yī)療費2000元,后被告覃太和已給付了原告10000元。
原審認為,原告為被告釘椽角時從房頂摔下受傷的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關證據(jù)佐證,足以認定。對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問題:覃太成聯(lián)系原告到竹園度假村做工,從事制作檁子、填地坪、釘椽角等工作,因覃太成系被告覃太和雇請的專門管理人員,故原告實為覃太和做工。原告受傷處房屋的釘椽角工作由原告、李某和龍某三人完成,他們三人及覃太成對該工作的情況較為了解,但覃太成、龍某與被告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只有李某一人與雙方無利害關系,其證明釘衛(wèi)生間與更衣室的椽角為點工,按120元/天計算,每天都要做許多雜事,并不是專門做這一樣工作。證人覃太成、龍某亦認可原告受傷當天是被告以120元/天雇請其從事下水道填土、衛(wèi)生間地面打平工作,完成上述兩項工作后,原告釘椽角受傷。且釘椽角工作由覃太和提供釘子和椽角,原告只需帶錘子提供勞務。故應認定原、被告雙方已形成勞務關系。喊工人和記工日并不能說明原告與被告系承包關系,所喊工人與原告系提供勞務關系,被告辯稱已將衛(wèi)生間和更衣室釘椽角工作承包給原告的抗辯理由,未提交充足證據(jù)予以證實,不予采納。對責任主體及承擔問題:竹園度假村系個體工商戶,但未進行工商登記,雖以覃太和夫妻的名義經(jīng)營,實為家庭共同生活所經(jīng)營,譚某某與覃太和系夫妻,故對原告的損失二被告應共同承擔責任。對責任的認定問題: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被告雇請原告在自建的竹園村從事釘椽角工作,但施工設備簡陋,缺乏安全生產條件,且未盡到必要的安全監(jiān)管義務,應對原告在提供勞務過程中受傷的事故承擔主要責任。原告作為一名成年人,在存在安全隱患時可拒絕做工,但在下過雨、天快黑的情況下仍上房作業(yè),且沒有佩戴安全護具,安全工作意識缺乏,對事故的發(fā)生應承擔次要責任。綜上所述,酌定由二被告承擔60%的責任,原告蔣某某承擔40%的責任。對賠償標準的問題:原告要求賠償?shù)尼t(yī)療費20448.21元,其中2000元為忠路衛(wèi)生院的醫(yī)療費,無發(fā)票,但覃太成已為其支付,故不予支持,另提供了相應票據(jù)且被告認可的醫(yī)療費金額為18448.83元,予以支持;誤工費14216.4元要求過高,原告從受傷之日(2014年2月27日)起至定殘前一日止(2014年6月11日)共計105天,定殘后因有殘疾賠償金,不應再享有誤工費,參照湖北省2014年度農、林、牧、漁業(yè)23693元/年的標準,其誤工費應為6815.8元(23693元/年÷365天×105天),對超過部分不予支持;護理費789.6元要求過高,其計算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為778.9元(23693元/年÷365天×12天),對超過部分不予支持;交通費4865元,其中到北京同仁醫(yī)院治療有利川市人民醫(yī)院“盡快轉上級醫(yī)院繼續(xù)治療”的醫(yī)囑,在原告?zhèn)麆葺^重的情況下直接轉至北京治療并無不妥,原告在治療期間由一人陪護亦屬合理,故對其2014年3月7日恩施至北京的兩張機票2940元,2014年3月11日北京至恩施的兩張火車票686元及2014年3月12日恩施至利川的兩張火車票29元,予以支持,原告先后五次到恩施檢查治療,其中五張恩施至利川的車票共計150元與檢查情況相符,予以支持,其余交通費用酌情支持350元,對超過部分不予支持;住院伙食補助費600元(12天×50元/天)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殘疾賠償金53202元(8867元/年×20年×30%),其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原告主張鑒定費(包括鑒定前的檢查費),對湖北省國家稅務局通用機打發(fā)票1300元和與鑒定有關的門診收費252元,予以支持,其余兩張門診收費收據(jù)共計65.5元,無法確認與鑒定具有關聯(lián)性及治療的內容,且被告不予認可,不予支持;住宿費1000元(5天×200元/天),未提交相應票據(jù)予以佐證,不予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因原告為八級傷殘,受傷較重,對其身心具有一定影響,原告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被告已給付的10000元,應在其賠償金額中予以扣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遂判決:一、原告蔣某某的醫(yī)療費18448.83元、誤工費6815.8元、護理費778.9元、交通費415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600元、殘疾賠償金53202元、鑒定費(包括鑒定前的檢查費252元)155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共計人民幣88552.53元,由被告覃太和、譚某某共同賠償53131.5元,扣除已支付的10000元,還應賠償43131.5元;其余損失由原告蔣某某自行承擔。二、駁回原告蔣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98元,由被告覃太和、譚某某共同負擔479元,原告蔣中順負擔319元。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判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1、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與被上訴人蔣某某之間形成的是雇傭關系,還是承攬關系;2、證人覃太成與龍某的證言能否被采信?!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下列原則確定舉證證明責任的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一)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鄙显V人覃太和、譚某某主張其與被上訴人蔣某某之間形成的一種承攬關系,但其所申請出庭的證人覃太成和提供書證的龍某,均與其有利害關系,證人覃太成系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為其利川市忠路鎮(zhèn)竹園度假村修建工作聘請的安排和管理人員,證人龍某系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的親姐夫,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下列證據(jù)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之規(guī)定,證人覃太成系上訴人覃太和聘請的管理人員、龍某與上訴人覃太和系親戚關系,故其所作證詞與利川市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李某的證言相吻合的部分予以采信,反之,均不予采信。雇傭關系中的雇員與雇主之間形成的是一種依附關系,雇員完成一項工作,受雇主的授權、指揮、監(jiān)督和管理,而在承攬關系中,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就本案事實看,證人李某與覃太成均證實在事發(fā)這天,被上訴人蔣某某的工資是按點工工資結算每天120元,因此,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訴稱其與被上訴人蔣某某之間形成的是一種承攬關系的理由不充分,該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00元,由上訴人覃太和、譚某某負擔。一審案件受理費按一審法院判決確認的數(shù)額執(zhí)行。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開平 審判員 段 斌 審判員 李 莉
書記員:劉繼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