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董某、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再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董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住遜克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永娟,黑龍江劍橋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葛洪林,遜克縣奇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住所地遜克縣。負責人:伍東飛,該分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林超,上海海尚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黑河市分公司電子商務局局長。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住所地遜克縣。負責人:張麗宏,該支局局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林超,上海海尚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宏,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黑河市分公司電子商務局局長。

董某申請再審稱,一、請求撤銷遜克縣人民法院(2016)黑1123民初955號判決與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黑11民終117號判決;二、判令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賠償實際減產損失77,907.2元和購買肥料的二倍價款46,080元,共計123,987.2元;三、判令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減產損失應當按照仇俊英的測產結果12357公斤作為賠償標準,再審申請人的玉米測產結果是每公頃9067公斤,減產3290公斤(12357公斤-9067公斤)。實際減產損失77,907.2元(每公頃減產3290公斤×240畝÷15×每公斤1.48元);二、再審申請人認為被申請人在銷售行為中存在以下欺詐行為:以陳肥冒充新肥;以含氮量低的適用水稻生長的復合肥料冒充玉米專業(yè)復合肥料;以普通肥料冒充緩釋長效肥料;以每公頃1000斤免追肥用量用法進行虛假宣傳,欺騙再審申請人購買;發(fā)現多種合格證后仍繼續(xù)欺騙農民不采取補救措施、宣揚肥料不會減產,致使損失無法彌補。鑒于上述欺詐行為,應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的規(guī)定,判決懲罰性雙倍賠償金46,080元(購買肥料價款23,040元×2倍)。遜克縣分公司辯稱,被申請人在2013年銷售的綠陵牌玉米復合肥料,經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并取得了全國工業(yè)產品合格證及江蘇省頒發(fā)的肥料生產許可證,且經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研究院檢測為合格產品,氮、磷、鉀含量符合國家GB15063-2009標準。該產品在遜克縣農戶使用的過程中,在2013年、2014年均取得農戶的好評,受到了認可,不存在再審申請人所謂的被申請人銷售的綠陵牌復合肥料含氮量低的事實。被申請人在銷售肥料過程中無任何欺詐欺騙行為,也無任何誤導行為和虛假宣傳,在復合肥料的包裝袋上標識具體,清楚明確并符合國家規(guī)定,標明了氮、磷、鉀的含量與適用范圍是玉米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同時告知使用方法是底肥和追肥。再審申請人無根據的指責被申請人以普通肥料冒充緩釋長效肥料,以陳肥冒充新肥,以水稻肥料冒充玉米肥料,均是再審申請人無端對被申請人的指責。再審申請人對自己家的地了如指掌,施多少肥由其自己決定。再審申請人稱2014年大豐收減產與被申請人肥料有關,缺乏任何事實依據,故依法應撤銷一、二審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松樹溝郵電支局的答辯意見與遜克縣分公司一致。董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賠償實際減產損失77,907.2元和購買肥料的二倍價款46,080元,共計123,987.2元,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一審法院重審認定事實: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均為隸屬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非法人企業(yè),已依法登記并領取了營業(yè)執(zhí)照,其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經營范圍均包括銷售農業(yè)生產資料。松樹溝郵電支局是遜克縣分公司的下級單位,遜克縣分公司對松樹溝郵電支局進行業(yè)務指導。2014年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在遜克縣經銷綠陵牌復合肥料,松樹溝村董某購買數量為8噸,種植玉米面積為240畝,已支付定金400元,其他肥料款未支付。購買綠陵牌復合肥料時銷售人員告知董某的施肥方式為每公頃玉米田施肥量1000斤,一次性施肥免追其他肥料。施肥過程中董某等農戶在該復合肥料包裝袋中發(fā)現有其他廠家的產品合格證,且施用綠陵牌復合肥料的玉米在生長后期長勢較弱,農戶擔心陳肥會造成玉米減產,雙方協商解決方法,遜克縣分公司主張對綠陵牌復合肥料進行檢驗,經遜克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委托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檢測該肥料質量合格。2014年10月農戶向遜克縣農業(yè)局申請對松樹溝鄉(xiāng)部分使用綠陵牌復合肥料的農戶玉米產量進行測產,在遜克縣農業(yè)局的主持下由遜克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對松樹溝村抽樣測產9戶,平均每公頃產量為8512公斤(畝產567.47公斤);對復興村抽樣測產7戶,平均每公頃產量為8451.7公斤(畝產563.45公斤);對北鎮(zhèn)村抽樣測產7戶,平均每公頃產量為7999公斤(畝產533.33公斤);對興盛村抽樣測產1戶,每公頃產量為9036公斤(畝產602.4公斤)。經統計,2014年遜克縣按玉米國家成品糧標準每公頃產量為7977公斤,收購入庫的玉米執(zhí)行GB1353-2009玉米質量標準,安全存儲水分含量為≤14.0%,以該指標為基礎,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0.65%。現董某以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在經銷綠陵牌復合肥料時有虛假宣傳和欺詐的行為并造成自己玉米減產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賠償其玉米減產損失77,907.2元、肥料款和懲罰性賠償46,080元。一審法院重審認為,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均為辦理工商登記的非法人企業(yè),均為本案的適格訴訟主體。遜克縣分公司對松樹溝郵電支局的經營管理具有重要影響,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業(yè)務混同,應共同對外承擔民事責任。董某的綠陵牌復合肥料在松樹溝郵電支局支局長張麗宏處購買,銷售肥料是張麗宏職務行為,該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由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承擔。通過對董某向法院提交的證據進行分析,法院認可了其主張的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在經銷綠陵牌復合肥料的過程中對于施肥量和施肥方式進行了不當的宣傳,這些宣傳中包括該肥料是玉米復合肥,每公頃玉米施肥1000斤,只需一次性施肥,無需追肥。購買該肥料的農民在輕信了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宣傳的基礎上做出了錯誤的購買決定。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的以上宣傳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雖然不能確定土壤環(huán)境、田間管理等因素對玉米產量的影響程度,該肥料檢驗結果也符合國家標準,但是該肥料含氮量低,在相同用量的條件下與市場上其他肥料相比使用該肥料玉米可吸收的氮元素明顯偏低,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告知農戶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不能保證玉米生長期間對氮的需求。氮元素對于玉米生長具有重要作用,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的銷售行為不可避免會造成玉米產量降低。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在經銷肥料過程中的不當宣傳體現了其對農業(yè)科學技術知識的短缺、對肥料與農業(yè)生產活動之間的緊密聯系的麻木和對農民的不負責任,事實上其行為也已經造成了在2014年豐收的年份購肥農戶玉米的減產,對于購肥農戶的減產損失具有過錯,應予賠償。購買綠陵牌復合肥料用戶的玉米減產損失可以參照2014年遜克縣玉米平均產量水平予以確定。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銷售的肥料符合國家標準,不是假肥,董某已經使用完畢,客觀上對董某種植玉米的產量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且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的行為在主觀上并沒有欺詐的故意,僅僅是因為其專業(yè)能力不足和重視程度不夠,對于董某的賠償應限于其實際損失,董某主張的肥料款和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因2014年遜克縣統計的每公頃玉米產量7977公斤為成品糧標準,含水量為14%,需按照各農戶所收獲玉米的含水量確定濕糧產量。董某測得收獲玉米含水量為24.5%,根據含水量高出14%,每0.5個百分點扣掉重量的0.65%計算,董某每公頃玉米產量按遜克縣平均產量應為9237.98公斤。計算公式如下:7977公斤÷﹝100-100×(24.5%-14%)×1.3﹞×100=9237.98公斤。2014年董某測產產量為每公頃9067公斤,每公頃減產170.98公斤,240畝共減產2735.68公斤。按每公斤1.48元計算,董某的減產損失為4,048.81元。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八條、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第二十條、第四十條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與被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連帶賠償原告董某減產損失4,048.81元,于本判決生效后立即履行;二、駁回原告董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780元,由原告董某承擔2,698.22元,被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與被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共同承擔90.78元。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均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一、依法撤銷原判,駁回董某的訴訟請求;二、一、二審訴訟費、鑒定費等費用由董某承擔。二審法院對一審查明的基本事實予以確認。另查明,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銷售的綠陵牌復合肥料包裝袋上標明:總養(yǎng)分≥45%,其中氮18%、磷15%、鉀12%,適用范圍為玉米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使用方法為底肥和追肥,建議使用量為30—50公斤/畝。2014年10月,經遜克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委托,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對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銷售的綠陵牌復合肥料進行了抽樣檢驗,受檢單位分別為姜成萬、岳振平、XX保。2014年11月4日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分別出具三份檢測報告,其中第HG2014WT0990號檢驗報告中的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7.4、15.4、13.0,第HG2014WT0991號檢驗報告中的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8.4、15.7、10.9,第HG2014WT0992號檢驗報告中的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6.6、16.5、13.6,各報告中的單項檢驗結論均為合格。再查明,本案為系列案件,另案原告于立強購買爭議肥料3噸,種植面積90畝,種植地點為松樹溝鄉(xiāng)北鎮(zhèn)村,一審判決認定其減產損失12,897.49元,與于立強購買肥料數量和種植面積均相同的另案原告尹強,其種植地點為松樹溝鄉(xiāng)松樹溝村,一審判決認定其減產損失2,571.74元。另案原告姜鳳龍購買爭議肥料7.5噸,種植面積225畝,種植地點為松樹溝鄉(xiāng)松樹溝村,一審判決認定其減產損失10,815.62元,與姜鳳龍購買肥料數量和種植面積均相同的另案原告曲國范,其種植地點為松樹溝鄉(xiāng)北鎮(zhèn)村,一審判決認定其減產損失56,350.26元。二審法院認為,董某認為爭議的綠陵牌復合肥料系不合格產品,且遜克縣分公司和松樹溝郵電支局存在虛假宣傳,直接導致其種植的玉米減產。關于綠陵牌復合肥料的質量問題,雙方發(fā)生爭議后,經遜克縣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委托,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進行了抽樣檢驗,檢驗結果為該肥料合格,故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銷售的綠陵牌復合肥料為合格產品。關于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對爭議肥料的宣傳問題。董某雖主張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在銷售該肥料時,告知其該肥料是玉米專用肥,作為一次性施肥底肥,每公頃一次性施肥1000斤,免追其他肥料。但爭議肥料的包裝袋上已經標注了適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建議使用量,已履行了合理說明和告知義務,董某購買該肥料后應當嚴格按照說明科學施肥,其使用不當將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故其對玉米的減產亦應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另,種植面積和施肥量相同,而種植地點不同的農戶,其玉米產量和損失數額存在明顯差異,亦能說明農作物的生長系施肥、氣候條件、土壤環(huán)境、田間管理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故本案爭議肥料非唯一影響玉米產量的因素,董某主張的測產數據僅為部分農戶種植玉米的平均產量,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審判決認為本案玉米減產系由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的不當宣傳所致,并判決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賠償全部減產損失無事實根據,判決結果不當,應當予以糾正。在已售的肥料包裝袋內出現了其他廠家的合格證,屬企業(yè)生產管理不善。爭議肥料雖然經檢驗質量合格,但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出具的三份檢驗報告中關于氮、磷、鉀的含量與肥料包裝袋上標明的成分含量存在差異,部分抽樣肥料中的氮、鉀元素含量低于標明的成分含量,對玉米產量可造成影響。故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應對此承擔相應責任,根據本案情況,本院酌情確定按照董某購買的肥料數量,由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按照每噸700元予以賠償,應給付董某5,600元(8噸×700元=5,600元)。綜上所述,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一、撤銷遜克縣人民法院(2016)黑1123民初955號民事判決;二、上訴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上訴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被上訴人董某5,600元;三、駁回被上訴人董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一、二審案件受理費2,830元,由上訴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上訴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負擔127.82元,被上訴人董某負擔2,702.18元。遜克縣分公司在再審審理過程中提供了黑河市郵政分公司銷售綠陵牌復合肥(18-15-12)明細復印件一份及夏錫成、徐方明、程萬波、宋修君、高峰在玉米測產時的影像資料光碟一張,擬證明:1.該復合肥料質量合格,得到了市場驗證;2.通過影像資料可以看出玉米的產量是由于農戶種植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缺苗,導致減產,跟郵政局銷售的綠陵牌復合肥料沒有直接關系。再審申請人質證稱,該明細是被申請人單方面出具的,不具有證明力;影像資料不屬于新證據。經質證認證,本院認為,上述兩份證據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中有關新證據的規(guī)定,不屬于新證據,不予確認。圍繞當事人的再審請求,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與一、二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本院再審認為,再審申請人董某主張松樹溝郵電支局在銷售行為中存在以陳肥冒充新肥;以含氮量低的適用水稻生長的復合肥料冒充玉米專用復合肥料;以普通肥料冒充緩釋長效肥料;以每公頃1000斤免追肥用量用法進行虛假宣傳等欺詐行為。經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對松樹溝郵電支局銷售給董某等農戶的綠陵牌復合肥料進行檢驗,檢驗結論為合格產品,證明該綠陵牌復合肥料不存在質量問題。經審理查明,2014年是遜克縣全縣農業(yè)大豐收的一年,農作物的生長雖然系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氣候條件、土壤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肥料不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唯一因素,但因當年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不利因素相對較少,肥料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因素比重相應增加,故本院經綜合分析本案實際情況后,認為肥料因素在當年影響農作物產量的諸多因素中應占比重為70%。另,二被申請人的銷售人員在經銷綠陵牌復合肥料的過程中,對該肥料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的宣傳存在“每公頃玉米施肥1000斤,只需一次性施肥,無需追肥”的不當宣傳行為,該行為雖然因為其專業(yè)能力不足和重視程度不夠,在主觀上并沒有欺詐的故意,不能構成欺詐行為,但存在一定過錯,故對董某的玉米減產損失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在二被申請人銷售的綠陵牌復合肥料包裝袋上,明確標明:總養(yǎng)分≥45%,其中氮18%、磷15%、鉀12%,適用范圍為玉米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使用方法為底肥和追肥,建議使用量為30—50公斤/畝。表明使用該肥料要達到農作物正常產量必需進行追肥。肥料包裝袋上標明的適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建議使用量等說明文字,證明生產廠家對產品本身已經履行了合理說明和告知義務,作為長期從事農業(yè)生產經營并具有一定農業(yè)生產經營方面經驗和常識的董某,應當按照經驗常識和產品肥料包裝袋上的說明方法使用該肥料,而不應偏信二被申請人的銷售人員“只需一次性施肥,無需追肥”的宣傳,沒有進行追肥,其行為結果客觀上導致因沒有追肥而使其種植的玉米產量遭受減產損失,損失結果的發(fā)生雙方均存有一定過錯,雙方應當各負其行為過錯50%的責任。關于個別購買該肥料的農民在肥料包裝袋中發(fā)現有其他廠家的產品合格證,能否證明該肥料質量不合格的問題。根據黑龍江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對該肥料的檢驗,檢驗結果為合格產品,表明該肥料包裝袋中發(fā)現有其他廠家的產品合格證這一事實,并不影響該肥料產品的質量。再審申請人主張二被申請人在銷售行為中還存在其它欺詐行為,但未向法院提供能夠證明其主張成立的有效證據,故本院對其此項主張不予支持。關于玉米產量問題。遜克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對松樹溝鄉(xiāng)使用綠陵牌復合肥料的24戶農民所種植的玉米抽樣測產結果顯示,因種植面積和施肥量相同,而種植地點不同的農戶,其玉米產量存在明顯差異,表明再審申請人主張的測產數據僅為眾多測產數據中一種測產結果,不具有普遍性,亦不能反映其他沒有測產的農戶的產量情況。為了能夠比較全面、合理的認定各農戶的減產損失事實,應對使用綠陵牌復合肥料種植玉米的24戶農民抽樣測產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認定,故本院認為應以24家農戶抽樣測產產量的平均值作為認定松樹溝鄉(xiāng)各涉案農戶玉米減產的數量標準及賠償數額的計算標準,即根據遜克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對松樹溝鄉(xiāng)使用綠陵牌復合肥料種植玉米的24家農戶進行抽樣測產結果計算,松樹溝鄉(xiāng)種植玉米的農戶,平均每公頃產量為8377.88公斤,平均含水量為25.9%。另外,2014年遜克縣玉米國家成品糧標準每公頃產量為7977公斤,收購入庫的玉米按照中儲糧黑﹝2014﹞353號GB1353-2009玉米質量標準執(zhí)行,安全存儲水分含量為≤14.0%,以該指標為基礎,每高0.5個百分點扣量0.65%。按照該標準折合含水量為25.9%計算后,遜克縣每公頃玉米的平均產量為9436.88公斤,計算公式如下:7977公斤÷﹝100-100×(25.9%-14%)×1.3﹞×100=9436.88公斤。由于松樹溝鄉(xiāng)使用綠陵牌復合肥料種植玉米的農戶其平均產量(8377.88公斤)低于遜克縣的平均產量(9436.88公斤),產量差額為每公頃1059公斤(9436.88公斤-8377.88公斤=1059公斤),該差額即應為涉案農戶每公頃玉米的平均減產損失數額。關于玉米價格問題。因本案是系列案件中的一件案件,此系列案件的農戶一方在一審法院審理過程中提供證人證言,主張2014年的玉米市場收購價格為每公斤1.48元以上,二被申請人一方雖然對該價格有異議,但沒有提供其它有效證據加以反駁,一審法院已對該價格作出認定,本院對該價格予以確認,即對農戶的減產損失按每公斤1.48元計算。此外,因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不具備法人資格,業(yè)務混同,屬于上下級隸屬關系,故應共同對外承擔民事責任,即本涉案農戶的減產損失應由二被申請人共同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一審法院判決認定本案玉米減產系由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的不當宣傳所致,判決遜克縣分公司與松樹溝郵電支局賠償全部減產損失,屬認定事實部分錯誤,判決結果不當,應予糾正。二審法院在確認一審判決認定事實的基礎上,僅以肥料中氮、磷、鉀元素實際含量與包裝袋上標明的成分含量存在差異對玉米產量可造成影響為由,酌情按照再審申請人購買肥料的數量,判決由二被申請人以每噸700元予以賠償,于法無據,亦應予糾正。綜上所述,再審申請人董某的再審請求部分合理,對其合理部分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對其主張的肥料款和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二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再審申請人董某因與被申請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以下簡稱遜克縣分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以下簡稱松樹溝郵電支局)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7)黑11民終117號民事判決,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3月15日作出(2018)黑民申127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了本案。再審申請人董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永娟、葛洪林,被申請人遜克縣分公司及松樹溝郵電支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林超、孫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撤銷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黑11民終117號民事判決及遜克縣人民法院(2016)黑1123民初955號民事判決;二、被申請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連帶賠償再審申請人董某減產損失8,776.99元(1059公斤×16公頃×70%×50%×1.48元),于本判決生效后立即履行;三、駁回再審申請人董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二審案件受理費2,830元,由董某承擔2,629.67元,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松樹溝郵電支局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黑龍江省遜克縣分公司共同承擔200.33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韓孟軻
審判員  孫東坡
審判員  蔡 敏

書記員:石瑩瑩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