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董某1與被告董某2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28日受理,由審判員獨任審判,于2018年9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董某1及其委托代理人鞠文華、被告董某2及其委托代理人崔鶴凡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訴稱:原、被告系親兄弟關系,都是被繼承人董某5和張某的子女,二被繼承人一共育有四個子女,長子董某3已經去世,董某3兒子董某6表示不參加訴訟,書面聲明放棄繼承,長女董某4同樣書面放棄繼承并表示不參加訴訟,被繼承人張某于2012年8月13日去世,被繼承人董某5于2017年8月26日去世,二被繼承人長子董某3于2011年7月25日去世。被繼承人董某5去世前將其購買的成某的坐落于團結街五道溝委二組68平方米的平房動遷后,用貨幣化安置了兩套房屋,該房屋需要繼承。被繼承的房屋系1990年左右董某5與張某婚姻存續(xù)期間購買,系二人夫妻共同財產,在母親去世時沒有分割,父親去世后,原告要求分割,被告反對,且不提供父親留下的回遷房屋憑證,原、被告均對房屋有平等的繼承權,故要求對兩處回遷房屋進行繼承,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依法繼承并分割董某5??張某留下房產兩處:東正奧園小區(qū)A10號樓3-202室、3-502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訴求,東正奧園小區(qū)A10號樓3-502室并非董某5、張某的財產,原告要求繼承沒有依據(jù)。被告與父母長期共同生活,盡到了主要的贍養(yǎng)義務,原告很少履行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故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在分割A10號樓3-202室時,應當適當多給被告分,對原告少分或不分。A10號樓3-202室的入住及裝修費用均是被告支付的,分割時應當對該部分費用予以分擔。被告保留反訴或另行起訴的權利,要求原告分擔董某5生前醫(yī)療費及去世后的喪葬費。經審理查明:被繼承人董某5、張某生前育有四個子女:董某3、董某2、董某4、董某1,二被繼承人的父母均早于其去世。董某3于2011年11月25日火化,其育有一子,董某6。董某5于2017年8月28日火化,張某于2012年8月14日火化。??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火化證明、戶口復印件、法院調取的房屋征收檔案及合同。原告針對自己的主張?zhí)峤坏钠渌C據(jù)及被告提交的證據(jù),本院不予評判。本院認為:原告主張繼承位于東正奧園小區(qū)A10號樓3-202室、3-502室,因該兩處房屋系以被拆遷征收房屋置換而來,而合同書中載明該被拆遷征收房屋的原產權人為“成某”,而非被繼承人董某5、張某,且原告并未提交被拆遷征收房屋的房屋所有權證明,故原告主張繼承的房屋屬于產權不明,原告的訴求證據(jù)不足,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钡诹鍡l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惫蕦υ娴脑V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董某1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2525.00元(系減半收?。稍尕摀?。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于慧燕
書記員:王延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