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董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章彬,湖北今天律師事務(wù)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
委托訴訟代理人:鮑純,湖北今天律師事務(wù)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
被告:張某某。
原告董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5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董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章彬、鮑純,被告張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董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張某某返還原告董某某借款本金73000元(截止2016年5月11日,之后的利息以本金為基數(shù),自2016年5月12日至付清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2、被告張某某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親屬關(guān)系。2011年起,被告張某某先后以購車、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zhuǎn)為由,向原告董某某借款,原告董某某通過銀行轉(zhuǎn)賬或指令付款的方式向被告張某某支付款項207800元,其中100000元及40000元約定借期一年,并約定了24%的年利率,兩筆借款利息合計33600元。被告張某某做煙酒生意向原告董某某借款17800元,買車借款20000元,指令原告董某某向案外人吳霞賬戶打款30000元。上述款項本金及利息合計243400元。后被告張某某未按期還款,尚欠本金及利息73000元,原告董某某遂訴至本院,請求判如所請。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口頭訂立的借款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有效。雙方應(yīng)依據(jù)合同約定享有權(quán)利和履行義務(wù)。原告董某某支付借款后,履行了自己的義務(wù)。針對借款本金的數(shù)額,本院認為,被告張某某于2013年3月2日的借款30000元,雖然被告張永輝認為該款支付到吳霞賬戶,而不是向原告董某某借款,但其承認在一個月后實際返還了該款,故能夠認定該筆借款成立。對其他幾筆借款,雙方也不持異議,本院能夠確認被告張某某向原告董某某的借款總額為207800元。針對借款利息,被告張某某于2013年4月23日的借款40000元,依據(jù)錄音資料中被告張某某認可等額等息的約定以及每個月應(yīng)該償還4100元的陳述,結(jié)合被告張某某的三筆4100元的還款,可以推定雙方約定的年利率應(yīng)為23%(4100元乘以12個月,減去40000元后,再除以40000元),被告張某某三筆4100元的還款中每筆包含本金3333元及利息767元,其尚欠該筆借款30001元(40000元減去9999元);被告張某某于2013年7月12日的借款100000元,原告董某某主張約定年利率24%,其僅提供了錄音資料,沒有其他證據(jù)予以證實,應(yīng)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故本院對原告董某某主張40000元借款約定年利率23%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對其他借款的約定了利息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針對被告張某某的還款金額,本院認為,被告張某某作為還款義務(wù)方,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還款的金額,應(yīng)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但原告董某某當庭自認被告張某某還款170400元,故本院可以根據(jù)原告董某某的自認認定被告張某某的還款總額為170400元,其中包含利息2301元(767元乘以3個月),被告張某某尚欠原告董某某本金39701元。被告張某某逾期償還借款,已構(gòu)成違約,應(yīng)承擔相應(yīng)的違約責任。故原告董某某主張被告張某某償還本金及支付利息損失的訴請,在審查確認的金額范圍內(nèi)部分,本院予以支持,超出部分,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九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償還原告董某某借款本金39701元;
二、被告張某某支付原告董某某逾期利息(以30001元為基數(shù),自2013年10月29日至付清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3%標準計算);
三、被告張某某支付原告董某某利息損失(以9700元為基數(shù),自2015年11月27日至付清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標準計算);
四、駁回原告董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減半收取的案件受理費813元,由原告董某某負擔371元,被告張某某負擔442元(此款原告董某某已預(yù)付本院,被告張某某應(yīng)隨同上述判決款項一并支付原告董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軍華
書記員:袁毅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