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董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孫凌云,系遼寧法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
委托代理人:張忠錦,系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丁某某,男。
委托代理人:韓金玲,女。
原告董某某訴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簡稱保險公司)、丁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25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劉婧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董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孫凌云、被告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忠錦、被告丁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韓金玲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4年5月26日18時10分許,被告丁某某駕駛遼B590Y8號小型客車,從向陽路—水仙四期門前東側路邊駛出向南行駛時,與原告駕駛的無車牌號的普通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雙方車輛損壞,原告受傷的交通事故。本次交通事故經莊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事故認定,被告丁某某駕駛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未遵守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的規(guī)定,其行為的過錯及所起的作用是造成此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未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摩托車上路行駛,其行為的過錯及所起的作用是造成此起交通事故的次要原因,負此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當日入莊河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17天,支付醫(yī)療費17864.09元(其中非醫(yī)保用藥3736.30元)。原告住院期間由其妻子吳平護理。原告及其妻子吳平均系大連實達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原告系土建施工員,未提供受傷期間誤工損失情況。原告提供的護理人員工資表的日平均工資為130元,原告按月工資3500元標準主張護理費。原告與妻子吳平婚生兩名子女,長女董修妤(xxxx年xx月xx日出生),次女董美妤(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莊河市第二高級中學學生)。原告及其妻子、女兒雖系農業(yè)人口,但自2012年9月1日始在莊河市新華街道長征委楓林園40號1單元3層02號居住至今。根據原告的申請,莊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在本案事故處理期間委托大連衡泰法醫(yī)司法鑒定所對原告的傷殘等級、后期醫(yī)療費及誤工、護理時限進行鑒定,該鑒定中心于2015年1月21日對上述請求事項進行了鑒定,并于同年3月9日作出大衡(2015)臨鑒字第76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1、被鑒定人董某某2014年5月26日交通事故致右肩鎖關節(jié)脫位、右鎖骨遠端骨折,遺留右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構成十級傷殘。2、后期醫(yī)療費用約為6000元,或可按實際發(fā)生額處理。3、住院期間需1人護理;出院后需休息4個月,1人護理1個月;再次手術需休息1個月,1人護理2周。原告支付鑒定費2280元。依據司法鑒定意見,結合原告的訴請,參照大連市2014年度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主要數據計算,原告的合理經濟損失為:醫(yī)療費
17864.09元(其中非醫(yī)保用藥3736.30元)、誤工費25227.62元(4531.92元/月×5月+151.06元/日×17天)、護理費
7116.60元(3500元/月÷30天×(17天+30天+14天)]、住院伙食補助費850元(50元/天×17天)、交通費502.50元、殘疾賠償金60476元(30238元×20年×10%)、被撫養(yǎng)人董美妤生活費2251.60元(22516元×2年×10%÷2人)、后續(xù)治療費6000元,合計120288.41元。事故發(fā)生后,被告丁某某給付原告賠償款2000元。
另查,遼B590Y8號小型客車機動車行駛證登記所有人為周洪利。事故當天,被告丁某某借用該車駕駛發(fā)生本案交通事故。該車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簡稱交強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簡稱商業(yè)三者險),其中商業(yè)三者險保險金額為50萬元,并約定不計免賠率特約條款。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F(xiàn)原告持訴稱理由訴至本院。
本院所確認的上述事實,有當事人的陳述筆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醫(yī)療費、鑒定費、交通費收據、用藥明細、病志、戶口簿、勞動合同、工資表、停發(fā)工資證明、居住證明、房照、學生證、機動車行駛證、駕駛證、保險單、司法鑒定意見書等在案為憑,這些證明材料已經開庭質證和本院審查,可以采信。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依法受法律保護。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的過錯比例分擔責任。本案原告與被告丁某某各自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損害,原告與被告丁某某均存在過錯,應按各自的過錯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參照莊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交通事故認定,本院確定被告丁某某對原告的經濟損失承擔70%的賠償責任。因被告丁某某駕駛的遼B590Y8號小型客車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被告保險公司應首先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對原告的合理損失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被告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保險金額內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應由被告丁某某按70%的比例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guī)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原告系土建施工員,在大連實達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在其受傷期間單位停發(fā)工資,但因其未舉證證明收入情況,其誤工工資標準可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yè)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參照大人社發(fā)(2014)89號文件《關于發(fā)布2014年大連市人力資源市場部分職業(yè)(工種)工資指導價位的通知》中分工種企業(yè)工資價位第53項“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平均工資標準54383元/年,月平均工資應為4531.92元,日平均工資應為151.06元。原告雖系農業(yè)人口,但事故發(fā)生前在莊河市新華街道長征委連續(xù)居住已超過1年,并以在城鎮(zhèn)工作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關于原告長女董修妤是否喪失勞動能力,應由醫(yī)療鑒定機構或傷殘評定部門的鑒定結論為依據,原告提供住院病志及莊河市新華街道長征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不能證明原告長女董修妤已喪失勞動能力,故對原告主張被撫養(yǎng)人董修妤生活費之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因此次事故構成傷殘,給其精神上造成一定的痛苦,要求給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并要求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優(yōu)先給付,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確定給付6300元為宜。原告在交強險醫(yī)療費賠償限額項下的合理損失有:醫(yī)療費14127.79元(不含非醫(yī)保用藥3736.3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50元、后續(xù)治療費6000元,合計20977.79元,由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醫(yī)療費賠償限額內賠償10000元,不足部分10977.79元,由被告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保險金額內按70%的比例賠償7684.45元。原告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項下合理損失有:誤工費25227.62元、護理費7116.60元、交通費502.50元、殘疾賠償金60476元、被撫養(yǎng)人董美妤生活2251.6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300元,合計101874.32元,未超出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應由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死亡賠償限額內全額賠償。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共計應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
111874.32元;在商業(yè)三者險保險金額內共賠償原告經濟損失7684.45元。原告其余合理損失非醫(yī)保用藥3736.30元,不屬于保險公司賠償范圍,應由直接侵權人被告丁某某按70%比例賠償2615.41元。被告丁某某已付賠償款2000元,應從賠償總額中予以扣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六條、第十五條第一款(六)項、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董某某合理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6300元,共計
111874.32元。
二、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分公司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在商業(yè)三者險保險金額內賠償原告董某某合理經濟損失7684.45元。
三、被告丁某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賠償原告董某某合理經濟損失2615.41元(含已付賠償款2000元)。
四、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訴訟費3525元(其中案件受理費1290元,減半收取645元,鑒定費2880元),由原告董某某負擔846元,被告丁某某負擔2679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婧
書記員:王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