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葛洲壩當陽水泥有限公司建材分公司,住所地當陽市玉泉辦事處穿心村六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82050017580J。
負責人:劉俊君,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閆紅兵,湖北弘發(fā)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梅,該公司工作人員。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猇亭區(qū)猇亭大道180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05971741254。
法定代表人:嚴永夫,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席紅國,湖北今天(宜昌)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葛洲壩當陽水泥有限公司建材分公司與被告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15日立案后,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本院于2017年6月20日裁定駁回被告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被告不服裁定,提出上訴,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0月9日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葛洲壩當陽水泥有限公司建材分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閆紅兵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葛洲壩當陽水泥有限公司建材分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支付貨款402293.6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5年9月12日,雙方當事人就原告向被告供應施工用骨料簽訂買賣合同一份。2015年12月25日,經雙方對賬,確認被告尚欠原告貨款402293.60元至今未付。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9月12日,本案原、被告簽訂《購銷合同》一份,約定由原告按40元/噸向被告提供10-20mm、21-31.5mm兩種規(guī)格的骨料,供貨期限為2015年9月12日至2016年9月25日,雙方每月26日至30日對賬并辦理結算,每月底支付貨款。合同還對其他事項進行了約定。嗣后,原告向被告供應施工用骨料。2015年12月25日,原告向被告發(fā)出《對賬單》,函稱截至該日被告尚欠原告貨款402293.60元,請求被告核對,被告在該對賬單上書寫核對無誤并加蓋財務專用章。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購銷合同、對賬單,以及原告的當庭陳述在卷佐證,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簽訂的購銷合同不違背法律規(guī)定,合同簽訂后,被告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貨款,屬違約行為,應當承擔本案的民事責任。因此,關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貨款402293.6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但本案事實已經查清,可以依法缺席判決。
據(jù)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支付原告葛洲壩當陽水泥有限公司建材分公司貨款402293.60元。
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334元,減半收取計3667元,由被告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熊龍祖
書記員:嚴雪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