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葛某某(葛桂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復興區(qū),。
委托代理人袁宇光,河北張鳳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邯鄲市叢臺區(qū),。
原告葛某某與被告陳某某返還原物糾紛一案,原告于2015年7月9日向本院起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0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葛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袁宇光、被告陳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葛某某訴稱,2000年原告購買住房一套,位于叢臺區(qū)城內中街××號院,并辦理了房產證。2014年被告無理強占該房,并趕走了租房戶,經原告多次找被告交涉,被告以該房在原告購買之前是其父親所有為由,拒絕返還,強占行為至今,造成原告有家不能回,給原告造成重大損失。被告的強占行為已構成侵權,故訴至法院,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騰出侵占原告所有的房屋,并恢復原狀;2、本案一切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1、房產證一份,證明該房產所有權是原告葛桂平;2、陳洪恩與原告愛人陳建設簽訂的協(xié)議,證明陳洪恩把該房子轉讓給陳建設;3、1996年邯鄲市叢臺區(qū)法院民事調解書一份,證明原告與陳建設離婚;4、叢臺區(qū)中華街道辦事處南門里居委會證明,證明陳洪恩生前一直與陳建設生活,一切都是陳建設照顧;5、國有住房購房票據(jù),證明是原告交的購房款;6、陳建設書寫的證明,證明陳建設把該房產的所有權給了原告。
被告陳某某辯稱,叢臺區(qū)城內中街××號房子是我父親陳洪恩的,1977年我被判刑20年,2014年4月份出獄,出來以后到該房子居住,我父親去世了,房產證是我父親的名字,不清楚什么時間改的房產證,我母親與我一起居住,原告是我弟弟的前妻,該房子是北屋平房三間,現(xiàn)在不同意騰房,因為有我的份。
經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質證意見如下: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6均不認可,全部是假的。
經審理查明,原告葛某某與陳建設原系夫妻關系,陳建設與被告陳某某系親兄弟關系,原告葛某某是被告陳某某的前弟媳。位于叢臺區(qū)城內中街××號房屋原系房管局的公有住房,原承租人為被告之父陳鴻恩。1997年6月2日,原告前夫陳建設與其父陳鴻恩簽訂一份協(xié)議,約定叢臺區(qū)城內中街××號房屋由陳建設出資修繕,由陳建設居住使用,陳鴻恩隨陳建設居住。1996年原告葛某某與陳建設離婚。1999年9月陳鴻恩去世。2000年4月28日原告向邯鄲地區(qū)房產管理處交納購房款21335元,2000年8月7日原告葛某某取得涉訴房屋《產權證書》。該房屋一直由原告對外出租,收取租金。2014年4月被告居住在涉訴房屋內至今。原告為此訴至法院,請求被告騰出涉訴房屋,恢復原狀,并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本院認為,根據(jù)我國《物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物權是指權利人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fā)生效力。本案中,原告取得了涉訴房產的所有權,且經過產權登記機構的登記確認,故應認定涉訴房屋的合法所有權人為原告葛某某。我國《物權法》規(guī)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所有權人對其物權權能的實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對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被告陳某某雖居住在涉訴房屋內,但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實其對該房屋有合法的居住使用權,且此權利也未經所有權人同意,故其在所有權人主張權利的情況下,應當將其占有所有權人的房屋騰出,交還給所有權人。故原告葛某某請求法院判令被告騰出其侵占的房屋,本院予以支持。對于被告辯稱,涉訴房屋有其份額,但其未提交證據(jù),故對被告辯稱,本院不予采信。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條、第六條、第九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某自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內將位于叢臺區(qū)城內中街29號房屋騰出,交還給原告葛某某。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4383元,由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常美君
審判員 張毅
人民陪審員 李淑梅
書記員: 張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