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經(jīng)營場所:荊州市沙市區(qū)十號路93號十號路鋼材城一期北大街40-46號商鋪。
經(jīng)營者:鄧剛,男,1968年10月出生,漢族,住荊州市沙市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崇高,男,1964年12月出生,漢族,住荊州市荊州區(qū)。系鄧剛哥哥。
委托訴訟代理人:齊奇,湖北思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住所地:荊州市北京路219號廣源大廈七樓。
法定代表人:胡必升,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湯濤,上海市錦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以下簡稱恒旺建材)因與被上訴人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1002民初2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0月1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恒旺建材的經(jīng)營者鄧剛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鄧崇高、齊奇,被上訴人廣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湯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恒旺建材上訴請求:我的融資成本遠遠高于2.6%,廣源公司應當按2.6%支付遲延履行的違約損失。
上訴人廣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變更第一項為給付恒旺建材貨款2335537元,并自逾期之日起至還款之日止,以每批貨的貨款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逾期罰息利率分段計付違約金。事實和理由:一、我們是多份獨立的買賣合同關系,不是一份買賣合同下的聯(lián)系供貨關系;二、《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的只是400萬的特別約定,其他欠款不能按這個協(xié)議計息;三、本案為買賣合同關系,應當按照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方式處理,不能按民間借貸月息2%的規(guī)定付息和支持《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中的18萬和8萬的約定。
恒旺建材一審訴稱,被告廣源公司系建筑工程施工企業(yè),因承建湖濱小區(qū)、思源小區(qū)項目需要,向原告采購鋼材。2015年2月前,被告向原告采購鋼材均為現(xiàn)款現(xiàn)貨,貨到付款。2015年2月以后,原告向被告供貨,被告未能及時付清貨款,且拖欠貨款嚴重。2015年9月28日,經(jīng)雙方結算,截止到2015年6月1日,被告向原告采購鋼材總貨款13535537.34元,已付8200000元,未付5335537元。上述貨款經(jīng)原告多次催收,被告于2016年8月23日支付200萬元,2016年12月28日支付100萬元,迄今尚有貨款2335537元未付。根據(jù)原、被告2015年4月22日簽訂的《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之約定:“截止2015年4月22日廣源公司因湖濱小區(qū)、思源小區(qū)項目施工,向原告采購鋼材累計欠付貨款400萬元,經(jīng)雙方協(xié)商,2015年4月22日之前共計息18萬元,2015年4月22日至2015年5月31日應計息8萬元,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應付貨款(鄧剛鋼材貨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被告應按此約定承擔違約利息損失,截止到2017年1月31日共計利息損失為3164012元。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清償所欠原告貨款2335537元,從2015年4月22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止的利息3164012元,從2017年2月1日起至貨款本金清償之日止按約定利息付息。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一審認定,被告廣源公司在湖濱小區(qū)、思源小區(qū)項目建設施工時,向原告恒旺建材購買建筑鋼材,雙方未簽訂書面買賣合同。2015年4月22日,原告的經(jīng)營者鄧剛與被告廣源公司因貨款問題達成《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截止2015年4月22日,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因湖濱小區(qū)、思源小區(qū)項目施工,向鄧剛采購鋼材累計欠付貨款400萬元,經(jīng)雙方協(xié)商,2015年4月22日之前共計息18萬元,2015年4月22日至2015年5月31日應計息8萬元,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應付貨款(鄧剛鋼材貨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痹婧阃ú慕?jīng)營者鄧剛在該協(xié)議上簽字,被告廣源公司的經(jīng)辦人王愛民、胡必升親筆簽名并加蓋公司印章。2015年9月28日,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對賬確認,原告供貨總金額為13535537.34元,被告廣源公司已付貨款8200000元,欠付貨款5335537.34元。對賬單顯示,5月份欠付貨款230738元,6、7、8月份欠貨款89497元,其余貨款(5015302.34元)為5月份之前的欠款。被告廣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必升在對賬單上簽字確認,股東王愛民2016年1月29日在對賬單上簽字確認,并注明“同意2016年3月底付款”。2016年8月23日,被告廣源公司付貨款200萬元,2016年12月28日付貨款100萬元。截止2016年12月28日,被告廣源公司向原告恒旺建材支付貨款1120萬元,尚欠2335537元至今未付。原告恒旺建材向被告廣源公司委托付款單位湖北精盛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開具增值稅發(fā)票5700000元,開具收款收據(jù)5500000元。被告廣源公司支付原告恒旺建材收據(jù)收款時,按照5%的稅率扣減285000元稅款,實際向原告恒旺建材支付貨款5215000元。
以上事實有原告恒旺建材提交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復印件、鄧剛身份證復印件、《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對賬單》、銀行交易清單、《湖北省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以及庭審筆錄在卷佐證,被告廣源公司對上述事實沒有異議。
一審認為,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1、《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遲延支付貨款按月3%計息,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2、《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計息的約定,是否對欠付的全部貨款產(chǎn)生約束力。
原告恒旺建材認為:1、《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計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理由是:該約定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背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和強制性規(guī)定,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利息的約定做出了強制性規(guī)定,但本案系買賣合同糾紛,合同法規(guī)定違約金明顯高于損失的時候,以守約方實際受到的的損失為基礎,法院可以作出適當調整;由于原告向被告供貨的融資方式主要是民間借貸,被告長期大量占用原告民間借貸的流動資金,造成原告重大損失,按月3%計息與原告方的損失基本相當;違約金具有一定的懲罰性,即使略高于實際損失,人民法院也應該支持。2、2015年4月22日雙方簽訂《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時,未對買賣合同應付欠款對賬,簽訂該協(xié)議時,實際累計欠款本金530萬元,并非400萬元;該協(xié)議中約定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應付款(鄧剛鋼材貨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應包括簽訂該協(xié)議時未結的掛賬和之后的供貨未付貨款。
被告廣源公司認為:1、月3%計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而且明顯過高;按照法律規(guī)定,我們只承認按照原告損失承擔違約金,原告沒有提交證據(jù)證明存在損失,所以不存在損失問題。2、對于計算利息的本金,應該按照2015年4月22日的約定,以400萬元本金計算相應利息,對于4月22日前后的相應貨款,雙方?jīng)]有約定利息,不應計息;協(xié)議簽訂后被告先后支付了300萬元本金,應從400萬本金中扣除后計算相應利息。
一審認為:
一、原告恒旺建材將建筑鋼材送到被告廣源公司建筑工地,被告廣源公司支付鋼材款,雙方成立買賣合同法律關系。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nèi)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xié)議補充。由于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未簽訂書面鋼材買賣合同,對遲延付款違約責任沒有約定,雙方于2015年4月22日簽訂《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對遲延付款違約責任進行了約定,故該協(xié)議是對買賣合同中違約責任的補充約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薄稇顿~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應付貨款(鄧剛鋼材貨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笔菍t延付款違約損失計算方法的約定,該約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
1、該約定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恒旺建材作為買賣合同的供貨方,在完全履行供貨義務后,要求購貨方廣源公司履行付款義務,雙方經(jīng)過協(xié)商達成了《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了支付貨款的時間,違約損失的起算時間,金額以及違約損失的計算方式。該協(xié)議意思表示清楚,供貨方恒旺建材經(jīng)營人鄧剛,采購方廣源公司經(jīng)辦人王愛民、胡必升簽字并加蓋了廣源公司的公章。該協(xié)議內(nèi)容是雙方內(nèi)心的意思表示,符合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因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之間為買賣合同法律關系,不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故該協(xié)議關于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的約定,是對違約損失計算方式的約定,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調整的范圍。
2、該約定具有敦促違約方及時履行合同義務功能,約定損失計算方式帶有一定懲罰性。該協(xié)議約定“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應付貨款(鄧剛鋼材貨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睆膮f(xié)議簽訂之日起至違約損失起算之日,預留了8天履約時間,具有敦促違約方在一定期限內(nèi)履行合同義務意思表示;該協(xié)議約定的違約責任具有確定性、預防性、和預測性,違約方有足夠的時間履行合同約定,違約方對違約所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是明知的,雙方在簽訂該協(xié)議時已經(jīng)充分考慮了違約的法律后果。違約法律后果的發(fā)生屬于被告廣源公司的過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痹撘?guī)定突破了違約責任補償性原則,賦予了違約責任懲罰性輔助功能。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關于遲延支付貨款,按照月3%計息的約定,顯然屬于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違約責任形式。
3、該約定不存在道德風險;所謂道德風險,是指當事人一方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訂立高于合理范圍的違約金、損失計算方式,或者采取不當手段惡意造成對方違約,達到獲取高額違約金目的,導致合同自由原則和嚴守合同原則與合同公平、正義原則嚴重沖突的社會風險。本案原告恒旺建材已經(jīng)完全履行合同義務,不屬于強勢地位一方,違約損失計算方式是雙方經(jīng)過協(xié)商后確定的,不存在以強凌弱情形;協(xié)議簽訂時,原告恒旺建材作為守約方給予了被告廣源公司一定期間履約時間,并積極爭取違約方在履行期間內(nèi)履行該約定的義務,不存在惡意造成對方違約的情形。
4、該協(xié)議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應依被告廣源公司的請求適當調整?!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了違約金調整規(guī)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對違約金調整規(guī)則進行了具體解釋,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認定為‘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約定違約金或者違約損失計算方式,具有規(guī)避守約方損失舉證責任的法律價值,在民商事活動中被廣泛采用。被告廣源公司作為違約方,主張約定月3%計息過高,應承擔舉證責任。被告廣源公司以原告恒旺建材未提交證明損失的證據(jù),應認定沒有損失,不應支付違約損失的意見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紤]到被告廣源公司舉證證明約定的違約損失過高存在客觀困難的現(xiàn)實,本院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8條關于“人民法院要正確確定舉證責任,違約方對于違約金約定過高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非違約方主張違約金約定合理的,亦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的規(guī)定,要求原告恒旺建材對月3%計息的合理性予以說明。原告恒旺建材稱,向被告供應建筑鋼材需要大量流動資金,流動資金的來源大多數(shù)通過民間融資,融資成本在月3%左右,最高達到月4%,被告遲延履行付款義務,造成巨大經(jīng)濟損失。本院認為原告恒旺建材作為個體工商戶,通過民間融資方式向被告廣源公司供應建筑鋼材是合法的經(jīng)營行為,但其民間融資成本應該控制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規(guī)定的月2%范圍內(nèi),超過部分通過違約金的方式轉嫁合同當事人,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本院參照最高人民法院規(guī)定的民間借款利率不超過月2%的規(guī)定,確認原告恒旺建材融資成本為月2%。故該協(xié)議約定按照月3%計算違約損失,超過了原告恒旺建材民間融資成本的50%,應屬于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情形;被告廣源公司主張適當減少違約損失的意見本院予以采納。本院認為,將雙方約定的月3%計算遲延付款違約損失,調整為按月2%計算遲延付款違約損失,足以彌補被告廣源公司遲延支付貨款造成原告恒旺建材損失。
二、該協(xié)議約定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計息,對被告廣源公司遲延支付的所有貨款具有約束力。原告恒旺建材、被告廣源公司關于遲延付款違約損失是以4000000元為基數(shù),還是以5335537元為基數(shù)的爭議,實際上是雙方對《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存在不同理解造成的,正確理解該協(xié)議是解決爭議的關鍵。《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br/>1、協(xié)議中表述的“累計欠付貨款400萬元”與實際不符。本院庭審查明,2015年9月28日,經(jīng)過對賬雙方確認買賣按合同總金額,已付貨款總金額,欠付貨款總金額;對賬單明細顯示,5月份之前已欠貨款5015302.34元,5月份欠貨款230738元,6、7、8月份累計欠貨款89497元。雙方于2015年4月22日簽訂的協(xié)議內(nèi)容為:“截止2015年4月22日,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因湖濱小區(qū)、思源小區(qū)小區(qū)項目施工,向鄧剛采購鋼材累計欠付貨款400萬元,經(jīng)雙方協(xié)商,2015年4月22日之前共計息18萬元,2015年4月22日至2015年5月31日應計息8萬元,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應付貨款(鄧剛鋼材貨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向鄧剛計息?!笨梢姡瑓f(xié)議中表述的“截止2015年4月22日累計欠付貨款400萬元與事實不符,該數(shù)據(jù)是雙方認可大概數(shù)據(jù)。
2、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訂立的《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非格式合同,對該協(xié)議的理解應以普遍認同為基礎,符合一般認知邏輯;該協(xié)議的標題為《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從字面上理解,是對鋼材買賣貨款應付而未付的款項作出的約定。如果只針對400萬元未付貨款作出,應該在協(xié)議中作出特別約定;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鋼材買賣民事行為是連續(xù)發(fā)生的,所欠貨款總金額是逐步積累的,被告廣源公司將該協(xié)議理解為所欠貨款400萬元不按約定時間付清才按照月3%付息,協(xié)議之后的到期貨款不承擔遲延付款違約責任(月3%付息),不符合一般認知邏輯,亦違反誠信原則,本院不予采納。被告廣源公司拖欠原告恒旺建材應付的鋼材款,有少量是2015年5月至8月發(fā)生的,在雙方簽訂協(xié)議時這一部分拖欠貨款的事實還沒有發(fā)生,如果從2015年6月1日起以5335537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違約損失,顯然不符合公平原則。本院依法對《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作如下理解:截止2015年4月22日,被告廣源公司累計欠原告恒旺建材未付鋼材款約400萬元,經(jīng)雙方協(xié)商,被告廣源公司給付原告恒旺建材2015年4月22日之前遲延付款損失(利息)18萬元,2015年4月22日至2015年5月31日遲延付款損失(利息)8萬元,2015年5月31日之前不能付清400萬元應付貨款,雙方協(xié)商從2015年6月1日之后按月3%計算遲延付款損失(利息),原告恒旺建材鋼材到工地一個月內(nèi)掛賬,從下一個月開始按月3%計息。
3、按照本院對該協(xié)議的理解,被告廣源公司遲延支付貨款給原告恒旺建材造成的損失,應從2015年6月1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止,按照月2%分五段計算。
第一段從2015年6月1日至7月1日,以雙方約定的400萬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80000元(400萬元×2%×1個月);第二段,4至5月份的掛賬1246040元到期,從7月1日至9月1日以5246040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209842元(5246040元×2%×2個月);第三段,6、7、8月份的掛賬89497元到期,從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22日以5335537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1248516元(5335537元×2%×11個月+2%÷30×5335537元×21天);第四段,被告廣源公司于2016年8月23日支付貨款200萬元,從2016年8月23日起至12月28日以3335537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277961元{3335537元×2%×4個月+(3335537元×2%÷30×5天)};第五段,被告廣源公司于2016年12月28日支付貨款100萬元,從2016年12月29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以2335537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52939元{2335537元×2%×1個月+(2335537元×2%÷30×4天)}。從2015年6月1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被告廣源公司應向原告恒旺建材支付的遲延付款損失為2129258元。
開具發(fā)票是法定的附隨義務,不具有可訴性,不構成同時履行抗辯權。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恒旺建材向被告廣源公司委托付款單位湖北精盛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開具增值稅發(fā)票5700000元,開具收款收據(jù)5500000元。被告廣源公司支付原告恒旺建材收據(jù)收款時,按照5%的稅率扣減285000元稅款,實際向原告恒旺建材支付貨款5215000元。現(xiàn)有應付貨款2335537元未開具發(fā)票?!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規(guī)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原告恒旺建材轉移買賣標的物所有權于被告廣源公司,被告廣源公司向原告恒旺建材支付價款,是原被告各方所負主給付義務。被告廣源公司沒有證據(jù)證明與原告恒旺建材建立買賣關系時,明確約定了必須以出具增值稅發(fā)票為付款條件,開具發(fā)票不屬于合同約定的主給付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钡诰攀l規(guī)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發(fā)票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jīng)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fā)生經(jīng)營業(yè)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fā)票;”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在訂立買賣合同時雖然沒有約定開具增值稅發(fā)票的合同義務,依照上述法律規(guī)定,原告恒旺建材仍然負有向被告廣源公司開具增值稅發(fā)票的義務,這一義務屬于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該義務不具有確定性、獨立性和可訴性,不能成為訴訟請求的客體,與被告廣源公司向原告恒旺建材履行支付所欠貨款的主給付義務不能構成相應的對價關系,因而不構成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故,被告廣源公司關于原告恒旺建材出具發(fā)票后再支付所欠貨款及違約損失的意見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被告廣源公司在給付所欠貨款后,原告恒旺建材應依法履行開具發(fā)票的附隨義務,若拒絕履行該附隨義務,被告廣源公司可向有關稅務機關投訴,也可以就原告恒旺建材不履行開具發(fā)票義務給其造成的積極損害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原告恒旺建材將采購的建筑鋼材出售給被告被告廣源公司,廣源公司向恒旺建材支付建筑鋼材款,雙方成立買賣合同民事法律關系。2015年4月22日原告恒旺建材與被告廣源公司訂立《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是雙方對實際發(fā)生的買賣合同作出的書面補充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了被告廣源公司支付貨款時間、金額,以及遲延支付貨款違約損失計算方式。該協(xié)議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應受法律保護。該協(xié)議約定的遲延支付貨款違約損失計算方式,除2015年4月22日之前和2015年4月22日至5月31日作出特別約定之外,應適用于被告廣源公司拖欠原告恒旺建材的所有貨款。被告廣源公司關于該協(xié)議僅適用于協(xié)議中約定的400萬元的抗辯意見,不符合一般認知邏輯,亦違反誠信原則,本院不予采納。因該協(xié)議約定的按照月3%計息的遲延付款損失計算方式,超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規(guī)定》確定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2%)的50%,屬于過分高于實際損失情形。故被告廣源公司主張降低違約損失計算標準的意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納。《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原告恒旺建材將出售的建筑鋼材交付給被告廣源公司后一個月內(nèi)掛賬,應理解遲延付款一個月免責的特別約定;對賬明細顯示,《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恒旺建材仍然在向被告廣源公司供貨,故遲延付款違約損失應分段計算。本院分段計算被告廣源公司從2015年4月22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遲延支付貨款,造成原告恒旺建材損失為2129258元;原告恒旺建材主張被告廣源公司從2015年4月22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承擔遲延支付貨款損失3164012元,高于本院測算的損失金額,對于超過部分本院不予支持。按照法律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違約后,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并賠償違約損失的責任,故原告恒旺建材關于判令被告廣源公司立即支付貨款本金并賠償違約損失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廣源公司要求原告恒旺建材先出具增值稅發(fā)票,然后支付貨款及違約損失賠償金,經(jīng)本院與原告恒旺建材溝通,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由于被告廣源公司的要求沒有可訴性,本院不予審理,被告廣源公司可以按照本判決(三)所述程序維護自己的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給付原告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購買鋼材貨款2335537元,賠償遲延支付貨款違約損失2129258元,兩項合計4464795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
二、被告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從2017年2月1日起至貨款付清為止,以未付貨款金額為基數(shù),按月2%向原告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給付遲延付款違約損失;
三、駁回原告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沒有新證據(jù)向法庭提交,二審認可一審查明的本案事實。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是: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是否過高。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對本案欠貨款和簽訂《應付賬款計息協(xié)議》的基本事實沒有爭議,該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全面履行該協(xié)議。協(xié)議中注明欠款金額為400萬,同時又注明2015年5月31日之前如不能付清累計掛賬,經(jīng)本院當庭詢問,均稱400萬是估算金額,實際累計掛賬為5246040元,應以實際累計金額5246040元為本金計息?!稇顿~款計息協(xié)議》約定的計息方式為每月2%,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屬于過高的情形,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因雙方僅約定2015年5月31日之前的累計欠款按每月2%計息,該時段之后發(fā)生的6、7、8月份的掛賬89497元不應作為本金計息,原審核定損失計算有誤,本院核定如下:第一段從2015年6月1日至7月1日,以雙方約定的400萬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80000元(400萬元×2%×1個月);第二段,4至5月份的掛賬1246040元到期,從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8月22日以5246040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1437414.96元(5246040元×2%×13個月+5246040×2%÷30×21天);第三段,被告廣源公司于2016年8月23日支付貨款200萬元,從2016年8月23日起至12月28日以3246040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270503.33元{3246040元×2%×4個月+(3246040元×2%÷30×5天)};第四段,被告廣源公司于2016年12月28日支付貨款100萬元,從2016年12月29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以2246040元為基數(shù)計算遲延付款損失,金額為50910.24元{2246040元×2%×1個月+(2246040元×2%÷30×4天)}。從2015年6月1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被告廣源公司應向原告恒旺建材支付的遲延付款損失為1838828.53元。加上協(xié)議約定的2015年4月22日之前共計息18萬元和2015年4月22日至2015年5月31日應計息8萬元,遲延付款損失共計2098828.53元。2015年6、7、8月份的掛賬89497元計入本金,本金共計2335537元。
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一審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計算有誤,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1002民初207號民事判決;
二、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給付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購買鋼材貨款2335537元,賠償遲延支付貨款違約損失2098828.53元,兩項合計4434365.53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
三、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從2017年2月1日起至貨款付清為止,以2246040元為基數(shù),按月2%向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給付遲延付款違約損失;
四、駁回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案件受理費32208元,由湖北省荊州市廣源建設有限公司負擔22800元,荊州市沙市區(qū)恒旺建材負擔9408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謝成勇 審判員 韓秀士 審判員 陶齊學
書記員:程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