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赤壁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新貴,湖北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范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202民初20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范某某上訴請求:請求二審查清事實,駁回劉某的訴訟請求,并提出反訴,要求劉某返還其蘋果5S手機一部、蘋果iPAD4平板電腦一部。事實和理由:上訴人于2014年7月向被上訴人出具的25000元欠條是其所寫的,但事實是虛假的。當時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是情侶關系,在吵架后上訴人為緩和劉某的情緒才出具該欠條。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用其銀行卡刷卡消費10000元無證據(jù)證明,也與本案欠條無關。上訴人于2015年2月、3月通過支付寶向劉某共支付2200元,應當沖減本案欠款。
劉某辯稱:上訴人出具的欠條是真實的,本案的借款數(shù)額不大,應該按欠條來認定債權債務關系,上訴人出具借條后償還了4000元借款,實際欠款21000元。上訴人通過支付寶向被上訴人的民生銀行銀行卡兩次共轉入2200元錢屬實,但是被上訴人的該銀行卡自從激活后就一直由上訴人使用,刷卡消費情況被上訴人不知情,上訴人欠債較多,用被上訴人的銀行卡刷卡周轉,每次都是在還款日之前還最低還款額,還完最低額度又接著刷出去,所以該銀行卡一直處于欠款狀態(tài),直到2015年4月上訴人才將該銀行卡還給被上訴人,此后銀行卡內(nèi)的欠款是被上訴人慢慢償還的。上訴人上訴狀中提出的反訴不屬于本案二審審理范圍。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劉某一審訴訟請求:判令范某某償還其借款21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2014年3月,范某某向劉某借款用于償還購車貸款,劉某借其信用卡給范某某刷卡支付10000元,后范某某又向劉某母親劉金桂借款20000元。2014年7月,范某某償還借款5000元,并于2014年7月29日向劉某出具了25000元欠條。2015年4月、5月、6月、9月范某某分別向劉金桂的賬戶匯款1000元,共計還款4000元,剩余借款21000元至今未還,劉某催討無果,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規(guī)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原、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清楚,證據(jù)確鑿,范某某應償還所欠借款,對劉某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判決:范某某在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償還劉某借款21000元。案件受理費325元,由范某某負擔。
二審中,范某某提供了其銀行交易流水,證明其2014年8月20向劉某的弟弟劉亞匯款300元,2013年10月14日按劉某要求向劉某的同事周璇匯款800元,2015年2月21日向劉某的民生銀行卡匯款1100元,2015年3月31日再次向劉某的民生銀行卡匯款1100元。
劉某質證認為,范某某與劉亞之間的資金往來與其無關,其不認識周璇,也沒有指示過范某某向其同事匯款。2015年2月、3月兩次匯款共2200元交易記錄屬實,但當時其銀行卡在范某某手上使用,直到2015年4月范某某才將該銀行卡歸還給其。
本院認為,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規(guī)則,銀行卡是個人重要物品,銀行卡的密碼具有隱密性,辦卡人應當親自辦理并妥善保管。劉某對范某某2015年2月、3月通過支付寶兩次匯款到其民生銀行的銀行卡2200元的真實性無異議,其主張當時該銀行卡由范某某保管使用,未歸還其本人,對劉某該主張,范某某不認可,劉某對該事實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故可以認定范某某2015年2月、3月兩次匯款到劉某民生銀行卡償還欠款2200元的事實。范某某向劉亞匯款300元,向周璇匯款800元,劉某認為與其無關,范某某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該兩筆匯款與本案有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一審認定的其他事實正確,二審繼續(xù)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上訴人范某某與被上訴人劉某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有欠條及部分匯款轉賬憑證佐證,范某某多次償還部分欠款的行為也確認了欠款的事實。范某某主張欠款事實虛假與本案查明的事實不符。其2015年2月、3月兩次匯款給劉某2200元,可以沖減本案欠款。范某某在二審中提出反訴,要求劉某返還屬于其所有的貴重財產(chǎn)蘋果5S手機一部、蘋果iPAD4平板電腦一部。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規(guī)定: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對范某某在二審中提出的反訴請求,雙方無法達成調解協(xié)議,范某某可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因范某某在二審中提出的新證據(jù),導致認定的還款數(shù)額發(fā)生變化,上訴人范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相應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變更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202民初2010號民事判決為:限范某某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償還劉某借款188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一、二審受理費325元,均由范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何云澤 審判員 胡應文 審判員 陳繼高
書記員:羅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