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某某
陳某某
皮云秀(京山縣新市法律服務所)
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
林生斌
何大林(湖北京源律師事務所)
鄧某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范某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某。
委托代理人皮云秀,京山縣新市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
負責人熊少琨,該行行長。
委托代理人林生斌,該行員工。
委托代理人何大林,湖北京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鄧某某。
原審被告祝安珍。
原審被告陳紅林。
上訴人范某某、陳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鄧某某及原審被告祝安珍、陳紅林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京山縣人民法院(2013)鄂京山民一初字第1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2月1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2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范某某、陳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皮云秀,被上訴人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的委托代理人林生斌、何大林,原審被告陳紅林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鄧某某、原審被告祝安珍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以下簡稱京山農行)于2013年11月14日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稱,2010年1月16日,鄧某某、范某某、陳紅林組成聯保小組,約定互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鄧某某以周轉為名向京山農行申請4萬元貸款,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陳某某在借款合同上簽名擔保。其按照合同約定于2010年1月22日向鄧某某發(fā)放貸款4萬元。借款到期后,鄧某某未償還借款,下欠本金4萬元、利息3670元(截止2013年8月30日止)。為此,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1.鄧某某償還借款本金4萬元、利息3670元;2.范某某、陳紅林、陳某某對鄧某某的上述借款本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原判認定,2010年1月22日,鄧某某、范某某組成聯保小組,鄧某某以周轉為名向京山農行申請貸款4萬元,并與京山農行簽訂了《農戶貸款借款合同》,合同約定:京山農行向鄧某某提供4萬元的借款,貸款額度有效期為2010年1月22日至2013年1月21日,在貸款額度有效期可循環(huán)借款,單筆借款的期限為一年,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浮30%,約定擔保方式為互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擔保的債務最高額為借款額度的一倍。陳某某在借款合同中擔保欄中簽名擔保。合同還約定了京山農行的放款途徑為鄧某某在銀行的具體銀行卡號碼。合同簽訂后,京山農行按照合同約定放款途徑于2012年6月6日向鄧某某發(fā)放貸款4萬元。借款到期后,京山農行經多次催收無果。為此,請求判令:1.鄧某某立即償還貸款本金4萬元、利息3670元(利息計算至2013年8月30日);2.范某某、陳紅林、陳某某對鄧某某借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京山農行未提供證據證明祝安珍與本案所涉借款之間存在合同關系或擔保關系。
原判認為,京山農行與鄧某某、范某某、陳某某簽訂的《農戶貸款借款合同》真實、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京山農行按照合同約定發(fā)放借款后,鄧某某沒有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償還借款及利息,逾期后經京山農行催收仍未償還,屬違約行為,應承擔償還借款,支付利息的民事責任。范某某、陳某某與京山農行約定對鄧某某的借款在合同約定的借款額一倍范圍內互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雙方之間的擔保關系成立,故范某某、陳某某應當對鄧某某的借款本息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京山農行要求范某某、陳某某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根據法律規(guī)定,上述各擔保人在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京山農行要求祝安珍、陳紅林承擔民事責任的訴訟請求,因在訴訟中其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祝安珍、陳紅林與本案所涉借款之間存在合同關系或擔保關系,故對京山農行要求祝安珍、陳紅林承擔還款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范某某、陳某某提出,聯保貸款的條件不成立、鄧某某向銀行出具虛假的資信證明、本案應移送公安機關的抗辯意見,因本案各方當事人系各自獨立的民事主體,鄧某某、范某某、陳某某在向京山農行申請借款中自行約定聯保貸款,自愿為對方貸款提供擔保,并無證據證明本案各方約定聯保貸款的條件不成立,故對范某某、陳某某的該項抗辯意見不予采納。關于本案是否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的問題,本案系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因范某某、陳某某并未提交相應的證據證明鄧某某向銀行出具的資信證明及證明內容為虛假證明,故其辯解意見因缺乏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一、鄧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償還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借款本金4萬元,利息3670(利息計算至2013年8月30日);二、范某某、陳某某對鄧某某上述第一項 ?確定的給付義務相互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駁回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山縣支行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90元,減半收取445元,由鄧某某負擔。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范某某、陳某某是否應對鄧某某于2012年6月6日向京山農行的借款4萬元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2010年1月22日,京山農行與鄧某某、范某某、陳某某共同簽訂的《農戶貸款借款合同》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該合同明確約定,借款采用自主可循環(huán)方式;貸款人在2010年1月22日至2013年1月21日的額度有效期內向借款人提供借款,單筆借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且到期日最遲不得超過額度有效期屆滿后6個月(即到2013年7月21日止);擔保期限為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即到2015年7月20日止)。因此,京山農行向鄧某某發(fā)放一年期貸款4萬元符合合同對借款方式、貸款額度有效期、貸款期限屆滿日的約定,且京山農行于2013年11月14日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也未超過合同約定的保證責任期間,故范某某、陳某某應按合同約定對鄧某某未向京山農行償還的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范某某、陳某某上訴稱鄧某某與京山農行惡意串通,騙取其為鄧某某擔保,范某某、陳某某未就該項抗辯理由提供相應證據證明,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80元,由上訴人范某某、陳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范某某、陳某某是否應對鄧某某于2012年6月6日向京山農行的借款4萬元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2010年1月22日,京山農行與鄧某某、范某某、陳某某共同簽訂的《農戶貸款借款合同》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該合同明確約定,借款采用自主可循環(huán)方式;貸款人在2010年1月22日至2013年1月21日的額度有效期內向借款人提供借款,單筆借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且到期日最遲不得超過額度有效期屆滿后6個月(即到2013年7月21日止);擔保期限為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即到2015年7月20日止)。因此,京山農行向鄧某某發(fā)放一年期貸款4萬元符合合同對借款方式、貸款額度有效期、貸款期限屆滿日的約定,且京山農行于2013年11月14日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也未超過合同約定的保證責任期間,故范某某、陳某某應按合同約定對鄧某某未向京山農行償還的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范某某、陳某某上訴稱鄧某某與京山農行惡意串通,騙取其為鄧某某擔保,范某某、陳某某未就該項抗辯理由提供相應證據證明,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80元,由上訴人范某某、陳某某負擔。
審判長:王小云
審判員:王曉明
審判員:馮杰
書記員:馬詠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