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武昌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源源,湖北佳元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從政,湖北元申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江岸區(qū)惠濟一路14號3棟7層2室。法定代表人:黃皇斌,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秦克楚,該公司員工。被告: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住所地武漢市硚口區(qū)游藝路二號。法定代表人:劉南華,局長。委托訴訟代理人:胡希、柏文杰,該局民警。被告: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住所地武漢市武昌區(qū)友誼大道12號。負責人:馮崇湖,大隊長。委托訴訟代理人:陶源,民警。委托訴訟代理人:付文,湖北九通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范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三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失業(yè)保險領取手續(xù);2、判令三被告向原告支付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7日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的雙倍工資差額2927.81元;3、判令三被告向原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39800元。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第三項為“判令被告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向原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39800元”。事實和理由:范某某于2007年2月進入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從事協(xié)警工作,2017年1月17日,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通知范某某解除勞動合同。范某某的社保明細顯示從2012年之前都是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從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則是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范某某近一年的銀行流水顯示給其發(fā)工資的是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現(xiàn)范某某想辦理失業(yè)保險,但三被告不予配合。范某某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訴至法院,望判如所請。被告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辯稱,第一,范某某與武漢昌業(yè)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后,與本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其于2017年1月17日提出辭職,未滿一個月,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無須支付雙倍工資;第二,本公司為范某某繳納了2017年1月、2月社保并發(fā)放了1月份工資,但范某某以“家中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為由,提出辭職并提交申請辭職書,并于當日未上班,本公司并未違法解除勞動關系,因此無須支付賠償金;第三,本公司為范某某繳納了包含有失業(yè)保險的社會保險,但因其自己辭職,不符合申領失業(yè)保險金的條件。被告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辯稱,本單位與范某某不存在勞動關系,并非本案適格被告。被告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辯稱,第一,2017年1月17日,范某某主動申請辭職,本單位并未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與范某某所說不符。第二,2017年1月、2月的社保并非本單位替范某某繳納。第三,范某某不符合申請失業(yè)保險的條件,其系主動辭職,也不存在支付賠償金的問題。范某某與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與本單位沒有勞動關系,不應向本單位主張權利。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范某某與武漢昌業(yè)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在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每年均簽訂了一年期限的書面勞動合同,由武漢昌業(yè)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將范某某派遣至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工作。2017年1月1日開始,范某某由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派遣至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工作,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為范某某繳納了社會保險。2017年1月17日,范某某在書寫有“尊敬的領導,本人因家中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怕耽誤工作,特申請辭職,望領導批準!敬禮,感謝?!钡募垙埳虾炞郑笪丛俚綅徆ぷ?。上述事實,有社保繳費明細、勞動合同、代發(fā)工資委托書、2016年12月工資發(fā)放銀行付款回單、2017年1月工資發(fā)放銀行付款回單、2017年1-2月社保繳費明細、辭職申請書、保證書、武漢市武昌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昌勞人仲裁字[2017]第645號仲裁裁決書等及當事人陳述證明在卷佐證。本院查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武漢昌業(yè)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為范某某繳納社保,目前該公司已注銷。
原告范某某與被告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被告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被告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范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源源,被告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秦克楚、被告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胡希、柏文杰,被告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陶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訴訟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范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明系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向其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同時范某某在書寫有“本人因家中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怕耽誤工作,特申請辭職,”的內容下簽字。范某某稱該辭職申請書不是本人所簽,內容不是本人所寫,但其未提交證據(jù)證實,且其后范某某未上班。故對范某某提出三被告配合其辦理失業(yè)保險金領取手續(xù)及要求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2017年1月1日開始,范某某由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派遣至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qū)交通大隊工作,至2017年1月17日離職,武漢源全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與范某某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不足一個月,對范某某提出的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范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范某某負擔,本院予以免收。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