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住所地:銀川市金鳳區(qū)正源南街422號鹿鳴苑小區(qū)21-5號。
法定代表人:陽東明,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桂平,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何茂輝,公司職員。
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盛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qū)北湖農場27號。
法定代表人:楊允建,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熊惟蛟,湖北獬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范某某,系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業(yè)主。
委托代理人:沈東興,河北林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蘭芳,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員工。
上訴人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某某公司)、上訴人湖北盛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范某某建筑設備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武強縣人民法院(2014)武民二初字第3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6月1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明某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桂平、何茂輝,上訴人盛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熊惟蛟,被上訴人范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沈東興、劉蘭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范某某起訴稱: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共同租用我的建筑器材,于2011年9月1日簽訂了建材租賃合同并建立合作關系,后我按合同約定把租賃器材送至承租人指定地點,但承租人未按約定支付租賃費。自2011年9月4日至2011年11月15日欠租賃費140638.51元,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11月15日欠租賃費837933.23元,2013年3月15日至2013年11月15日欠租賃費994268.29元,其中承租人給付原告租賃費9萬元。庭審中我方增加2014年3月15日至2014年5月31日欠租賃費315255.81元的訴訟請求,因此承租人尚欠我租賃費2198095.84元。另外,根據合同第七條約定,逾期未交付租賃費在原來約定價格基礎上上調兩倍,按此計算過高,我方僅主張130000元,以上款項經我方多次催要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二承租人給付我方租賃費2198095.84元,給付我方違約金130000元,未退還的租賃器材退還我方或折價賠償,本案訴訟費用由二承租人全部承擔。
原審被告明某某公司答辯稱:2011年9月與范某某方人員劉浩浩簽訂的合同,約定鋼管每米日租賃費0.018元、扣件每套日租賃費0.014元。2011年年底辦理結算時租賃費為140638.51元,雙方認定無誤。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7月底一直停工,7月底盛某公司通知我方開工。同時我公司也在同一時間通知了范某某的經辦人劉浩浩,盛某公司承諾開工后給60萬元,給劉浩浩4萬元,同時告知其鋼管租賃費為0.014元、扣件租賃費為0.01元,劉浩浩沒有提出異議。后一直施工到2012年11月份停工,在同年10月份退還了范某某部分材料,最后有2萬多米鋼管沒有還。2013年又未通知開工,我方也找過范某某租賃站想退還租賃器材,但一直拖到2014年3月20日盛某公司才要求我公司還鋼管,由于東勝沒有場地我方沒能還成。對2011年的租賃費沒有異議,2012年7月31日屬于停工階段,租賃費的計算對我公司顯失公平,2012年8月15日以后的租賃費價格應按下調的價格計算。
原審被告盛某公司答辯稱:1、本案的訴訟時效已過法定期限,《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有明確的規(guī)定,針對租賃費的訴訟時效是1年,根據提供的證據看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請求法院依據證據駁回范某某的訴訟請求。2、關于本案的實際承租方和租賃費的實際給付方,我公司與明某某公司在2012年簽訂建設工程分包合同,明確了明某某公司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進行,這與范某某的合同相對應,所以實際的承包人是明某某公司而不是我公司,所以我公司認為本案的實際承租人、辦理承租手續(xù)、給付租費都是明某某公司,我公司與明某某公司之間是涉及工程款而不是租賃費,根據上述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請法院駁回范某某的訴訟請求。
原審法院查明:2011年9月1日,范某某以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的名義與明某某公司第二項目部、盛某公司鄂爾多斯市東奎小區(qū)項目部共同簽訂租賃合同一份,合同約定:1、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分別下屬的項目部從范某某經營的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租賃鋼管、扣件、油托等建筑器材。2、租賃單價為:鋼管0.018元/天/米;扣件0.014元/天/套;油托0.04元/天/套。賠償價:鋼管25元/米;扣件8元/套;油托30元/套。3、承租方在每月1日-5日前向出租方交納上月租賃費。4、乙方不得拖欠租賃費,逾期未交,所有租賃器材從發(fā)貨之日起,租賃費從原來約定價格基礎上上調兩倍。合同落款處均有三方人員的簽字,并加蓋印章予以確認。合同簽訂后,范某某自2011年9月4日至2012年10月15日分61次向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提供租賃器材鋼管150910米、十字扣件83808套、接頭扣件9260套、轉向扣件3160套、油托9609根,后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自2012年10月12日至2014年8月12日退回范某某租賃器材鋼管143936.5米、十字扣件79868套、接頭扣件1350套、油托8612根。對于上述租賃器材據實核算2011年9月4日至2011年11月15日產生租賃費140638.51元,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11月15日產生租賃費837933.23元,2013年3月15日至2013年11月15日產生租賃費994268.29元,2014年3月15日至2014年5月31日產生租賃費315255.81元。其中2011年9月4日至2011年11月15日租賃費結算清單上,明某某公司工作人員宋其榮簽字確認其數額,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11月15日的租賃費結算清單上,明某某公司工作人員宋其榮、王忠對所租器材數量核實確認。以上截止至2014年5月31日共產生租賃費2288095.84元,承租人給付范某某租賃費90000元,尚有租賃費2198095.84元未能給付。另外,經核對,在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處尚有鋼管6973.5米、十字扣件3940套、接頭扣件7910套、轉向扣件3160套、油托997根未退還范某某。而范某某主張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尚未退還的租賃器材為鋼管6120米、十字扣件3940套、接頭扣件7910套、轉向扣件3160套、油托320根。對此,范某某在訴狀及對訴狀的補充變更中均未提及?,F范某某起訴,要求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支付剩余租賃費2198095.84元及違約金130000元,并將未退租賃器材退還或按照合同約定價格賠償。
另查明,在案涉租賃合同落款承租方委托代理人處簽字的為陽福明、陳克強二人,其中陽福明為明某某公司工作人員,庭審中盛某公司認可陳克強為其公司項目經理。明某某公司第二項目部、盛某公司鄂爾多斯市東奎小區(qū)項目部均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原審法院認為:范某某經營的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與明某某公司第二項目部、盛某公司鄂爾多斯市東奎小區(qū)項目部于2011年9月1日簽訂的《租賃合同》,是三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應屬有效合同。而明某某公司第二項目部、盛某公司鄂爾多斯市東奎小區(qū)項目部均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二者與范某某簽訂合同的內容看,簽訂建筑器材租賃合同顯然是履行職責進行工程施工的需要,二者在其職責范圍內代表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就工程相關事宜進行相關民事活動,相關合同權利義務應由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承擔。明某某公司與盛某公司之間雖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但該合同是對明某某公司與盛某公司之間權利義務的約定,從租賃合同承租方來看,承租方為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合同落款處由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工作人員共同簽名并分別加蓋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項目部印章,因此,盛某公司稱其并非本案案涉合同主體,無事實及法律依據,不予采信。合同簽訂后,范某某依約向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提供了租賃器材,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應依合同約定向范某某即時支付租賃費。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未即時支付租賃費,且有部分租賃器材至今未退還,已構成違約,故范某某要求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給付剩余租賃費,返還租賃器材或對未退租賃器材按合同約定價格予以賠償的請求,合理合法,應予支持。明某某公司主張部分租賃期間停工,不應計算租賃費,部分租賃期間及部分存在質量問題的租賃器材應按照調低后的價格計算租賃費,均未提交證據予以證實,不予采信。范某某主張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未退租賃器材鋼管為6120米,油托為320套,經核對,實際未退數鋼管為6973.5米,油托為997套,對此范某某在審理過程中并未提出變更請求,故采信范某某請求的數量。對于范某某要求明某某公司及盛某公司支付違約金的主張,不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至于范某某所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本案租賃合同尚有部分租賃器材未退還范某某,租賃合同仍在履行,雖然合同約定每月1日繳納租金,但在欠付租金的情況下,承租人支付后續(xù)租金或繼續(xù)使用租賃物都可以認定為是對租金債務的認可,可以作為訴訟時效重新起算的依據,故范某某所訴并未超過訴訟時效。綜上,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湖北盛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范某某截止至2014年5月31日的租賃費2198095.84元,違約金130000元;二、被告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湖北盛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退還原告范某某租賃器材鋼管6120米、十字扣件3940套、接頭扣件7910套、轉向扣件3160套、油托320根。二被告如逾期未退還,則依合同約定按鋼管每米25元,扣件每套8元,油托每套30元的價格賠償原告。
本院認為:關于訴訟時效問題。案涉租賃合同并未約定履行期限,雖然合同約定了每月1-5日繳納租金,但在租賃合同實際履行過程中,發(fā)送租賃物、接收租賃物、退還租賃物的行為持續(xù)發(fā)生,承租人亦給付了部分租金,且至今尚有部分租賃物未予退還出租人,至出租人方提起訴訟,案涉租賃合同尚在履行過程中,故本案的起訴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
關于訴訟主體資格及責任承擔問題。上訴人盛某公司對其責任主體資格及范某某的原審原告資格均提出了異議。經查,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系由范某某個人經營,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原審法院已將武強縣博華建筑器材租賃站營業(yè)證照復印件及范某某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入卷;在案涉租賃合同首部承租方處已注明“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和湖北盛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租用”,合同尾部承租方處亦同時加蓋有“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第二項目部”及“湖北盛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東奎小區(qū)項目部”的印章,盛某公司委派的項目負責人陳克強在合同尾部簽字。在范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劉蘭芳與盛某公司東奎小區(qū)項目負責人陳克強的通話錄音中,雙方雖未達成給付租金的還款計劃,但陳克強作出的盛某公司愿意給付租金的意思表示是清晰、明確的。綜上,被上訴人范某某是本案的適格原審原告,盛某公司亦是適格的租金給付責任承擔主體。
關于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及租金計算期間應否調整問題。上訴人明某某公司主張資金標準應根據市場行情予以下調,且被上訴人范某某的聯絡人亦已同意下調。對此主張,明某某公司一、二審中均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出租方同意下調租金標準,并且雙方已達成了合議;上訴人明某某公司上訴所稱工地停工三年多,與其在原審答辯中的陳述不符,且其在停工期間并未及時與出租方協(xié)商租金的減免問題,亦未及時將租賃物退還出租方,以減小雙方的損失。綜上,上訴人明某某公司主張調整租金計算標準及計算的期間無事實與法律依據,租金標準及計算期間仍應按照租賃合同的約定履行。
關于租賃物的退還問題。案涉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物退還方式為承租方負責將租賃物運輸到出租方設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的租賃站。上訴人明某某公司稱出租方設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的租賃站于2013年搬遷至甘肅省蘭州市,且其曾于2014年3月通知出租方前來接收租賃物,但出租方拒絕前來接收。對于上述主張,上訴人明某某公司一、二審中均未能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明,且前述上訴主張與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物退還方式不符,亦與承租方曾于出租方向原審法院起訴后的2014年6-8月份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退還大量租賃物的事實不符,故本院對上訴人明某某公司要求被上訴人范某某自行承擔2014年租金損失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關于不能退還租賃物的賠償問題,租賃合同明確約定了各種租賃物的賠償標準,上訴人明某某公司主張按此標準賠償價格過高,但其未能提交下調賠償標準具有合理性、合法性的相關證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本案的起訴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被上訴人范某某要求上訴人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給付租金2198095.84元、違約金130000元及退還相應租賃物(或按約定價格賠償)的訴訟請求理據充分,應予支持;上訴人明某某公司、盛某公司的上訴理由證據不足,且與事實不符,依法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7686元由上訴人銀川明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負擔13843元,上訴人湖北盛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擔13843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江豐 審判員 楊建一 審判員 劉 茹
書記員:徐佳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