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住址湖北省丹江口市。法定代表人:范某某,男,生于1945年4月16日,漢族,農民,丹江口市人,住湖北省丹江口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范茂軍,男,生于1980年6月17日,系范某某之子,漢族,丹江口市人,住湖北省丹江口市,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調解,申請執(zhí)行,代為簽收法律文書等。委托訴訟代理人:朱曉晶,湖北延津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被告:陳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住址湖北省丹江口市。法定代表人:陳某某,男,生于1964年8月16日,漢族,農民,丹江口市人,住湖北省丹江口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富龍,湖北三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退還2004年至今國家糧食補貼,退耕還林款共計10528元。糧食補貼款:80元/畝×5.6畝×12年=5376元、退耕還林款:230元/畝×2.8畝×8年=5152元,后續(xù)幾年也分文未領。2、退還二輪承包5.6畝土地。事實與理由:土地下戶時,我家分得耕地7.8畝,中途國家土地變更確定耕地為7.6畝,2005年我和老伴到廣東照顧孫子一年多,2006年回家后才知道我家的耕地在2005年第二輪延包時,未經我本人同意被當?shù)匦氯胃刹口w玉明以村委會名義與原村委會干部陳某某簽訂合同。從2004年至今糧食補貼、退耕還林款我分文全無,而我的耕地就這樣說沒就沒了。近十年來經本人和政府等有關部門協(xié)調無效。只退給我2畝耕地,其余陳某某霸占不退,特提出訴訟。經審理查明: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代表人范某某是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易家溝村二組村民,其于1994年與丹江口市柳林鄉(xiāng)易家溝村村委會簽訂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同年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向其頒發(fā)《農戶承包土地使用證》,以家庭承包的方式承包了丹江口市柳林鄉(xiāng)易家溝村(現(xiàn)更名為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柳林村村委會)集體耕地7.87畝(包括白果樹、娘娘廟、老墳洼、曹家墳、塘凹等共8塊),2003年,原告范某某私下將其承包土地交由陳某某代耕。2005年土地二輪延包時,丹江口市柳林鄉(xiāng)易家溝村(現(xiàn)更名為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柳林村村委會)將原告的承包地登記在被告名下,并于2005年9月20日和被告簽訂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將西凹、螞蚱廟、白果樹、大石巖、窖、小溝、石渣坪、斷石巖等九塊地共計16.5畝交給被告承包經營。后在范某某多次討要下,陳某某在2014年將白果樹這塊地還給了范某某。2014年12月20日,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分別為原告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和被告陳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頒發(fā)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原告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的經營權證確定原告承包的地塊分別為羊別洼、白果樹、曹家墳和塘凹四塊地共3.58畝;被告陳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的經營權證確定被告承包的地塊分別西凹、畝地、螞蚱廟、大石巖、窖、小溝、石渣坪、斷石巖、八畝地九塊共計18.37畝。后原告多次要求被告退還其交由被告代耕的全部耕地,經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柳林村村委會、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財政所、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范某某為此多次上訪,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查辦公室的復查意見為:1.范某某要回耕地的訴求予以支持。2.由石鼓鎮(zhèn)人民政府監(jiān)督柳林村收回2015年向陳某某、范某某頒發(fā)的經營權證,待糾紛化解后再重新核發(fā),并完善承包合同。但被告至今未將耕地交還原告,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分別為原告和被告頒發(fā)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也未收回,原告遂訴至法院。
原告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訴被告陳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物權保護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7日立案后,依法進行審理。
本院認為,本案實質上是土地使用權權屬爭議,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xiàn)狀。由此可知土地使用權權屬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的收案范圍。本案中相關行政機關并沒有對爭議土地的權屬作出裁決和認定,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柳林村委會、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財政所、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意見、丹江口市石鼓鎮(zhèn)人民政府信訪辦公室的信訪事項的處理意見書和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查辦公室的信訪事項復查意見書也僅僅是建議性質的處理方法,不符合行政處理的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沒有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的要求。因此,本案訴爭土地的使用權權屬爭議,當事人協(xié)商不成的仍需由相關有權機關先行依法處理,作出裁決和確認認定,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對于原告要求被告退還2004年至今國家糧食補貼,退耕還林款共計10528元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在沒有確定原告擁有訴爭土地承包經營權之前,原告的該項訴請沒有法律依據(jù)。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范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戶的起訴。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迪
書記員:丁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