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苗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間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偉,河北一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間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巧變,系李某之母。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間市。
原告苗某某與被告李某、李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苗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偉、被告李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巧變到庭參加訴訟;庭審中原告自愿撤回對被告李某某的起訴,本庭予以照準。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苗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借款1050000元并支付自2018年6月份至實際給付日止的債務利息(按月息2%計算);訴訟費、保全費等費用由二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8年2月14日,二被告共同向原告借款1200000元,雙方約定月息二分,利息每月支付,如被告中斷付息,原告有權要求被告支付全部本息。后二被告僅僅支付利息至2018年5月份、償還本金150000元后,就拒不再支付利息,故依法訴至貴院。請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李某辯稱,一開始借10000元給9000元,后來每次是借20000元給15000元,這樣累計借款下來一共是原告所說的借了120萬元。這其中包括本金和利息。
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zhí)峁┮韵伦C據(jù):證據(jù)1、自2017年2月15日至2018年2月5日給李某某微信轉賬記錄19張,金額共計142690元;自2017年1月9日至2018年2月9日,給李某微信轉賬記錄6張,金額共計59600元。證據(jù)2、自2017年2月2日至2018年1月23日,原告向李某銀行賬戶轉賬記錄88筆,金額共計969360元;2018年1月23日通過手機銀行轉賬給李某某中國建設銀行賬戶14700元;2017年11月19日通過銀行卡轉給李某某xxxx6賬戶三筆款共計117000元;2018年1月8日通過銀行卡轉給李某某xxxx6賬戶29400元;2017年11月7日通過銀行卡轉入李某某xxxx6賬戶15500元。證據(jù)3、原被告雙方于2018年2月14日簽訂金額為120萬元的借條一張;二被告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上面記載款項轉入賬戶及月息二分的約定。證據(jù)4、原告2018年6月9日與李巧變及郭健婷通話錄音一份,證實2018年6月9日李巧變向原告借款28800元,借款途徑為原告通過微信轉賬給郭健婷;原告微信轉賬給郭健婷的轉賬記錄三張,分別為10000元、10000元、8800元,證實借款已經支付給李巧變。5、2018年11月24日,原告與李某某的通話錄音一份,證實李某、李某某向原告所借120萬元款項確實實際發(fā)生,李某某予以認可,也證實該120萬元借款雙方約定了月息2分,只是因李某某一方因經濟困難要求不再支付利息。經庭審質證,被告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證據(jù)1,微信轉賬記錄無異議,但該款是以前的借款且已經償還,與這120萬元無關。證據(jù)2,上面的轉賬都是以前的借款,已經還清。原告所說的這120萬元是原告直接轉給的顏少藝,顏少藝是開時時彩賭博群的。證據(jù)3,借條是我出具的,錢沒給我,顏少藝是開群的,我在這個群玩錢,是我讓原告給顏少藝轉款的,但是因為利息太高,償還不起了,原告吃返利;對身份證復印件及上面記載的內容無異議,簽名和手印都是我的。證據(jù)4給郭健婷轉賬28800元,以3萬元計算。證據(jù)5,對通話錄音不知情,且與被告李某無關。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2中給被告李某的轉賬記錄,結合雙方陳述,能夠證實被告李某曾多次向原告借款,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或者微信轉賬方式給付被告被告,該證據(jù)能夠證實原告出借給被告李某款項情況,對其證明效力予以確認;對于給被告李某某的轉賬記錄,因原告撤回對李某某的情況,故本院不予處理。證據(jù)3,結合原告、被告庭審陳述,該借條系簽訂后并未實際履行,故不能作為本案的證據(jù)使用。證據(jù)4、5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
被告李某為證實自己的主張?zhí)峁┮韵伦C據(jù):證據(jù)1,被告李某的母親李巧變替李某償還原告苗某某的微信轉賬記錄20筆,分別為2017年3月20日14000元、2017年3月19日2萬元、2017年3月18日2萬元、2017年9月4日2萬元、2017年9月5日2萬元、2017年9月6日2萬元、2018年5月24日2萬元、2018年6月24日2萬元、2018年7月24日2萬元、2018年6月28日1萬元、2018年7月9日1200元、2018年9月10日600元、2018年8月10日1200元、2018年8月23日1萬元、2018年8月24日1萬元、2018年4月24日1萬元、2018年4月24日1萬元、2018年9月26日5000元。證據(jù)2,郭健婷替李某償還苗某某的微信轉賬記錄12筆,分別為2017年4月20日轉1萬元、2017年3月11日轉1萬元、2017年3月9日轉1萬元、2017年9月4日轉5000元、2017年8月2日轉5萬元、2017年5月23日轉1萬元、2017年5月17日轉1萬元、2018年10月26日轉1萬元、2018年9月27日轉1.5萬元、2018年10月26日轉1萬元。證據(jù)3,2018年3月14日被告通過手機銀行李某給XX偉轉賬102000元的轉賬記錄一份,證實被告李某償還情況。證據(jù)4,證人李某1的證人證言,證實李某借高利貸賭博。證據(jù)5,證人李某2的證人證言,證實其與被告一起玩過時時彩,被告輸了幾百萬元,當時在群里賭,李某、李某某輸了錢就跟微信群里叫富源易貸的借款。經庭審質證,原告發(fā)表以下質證意見:證據(jù)1、李巧變還款真實性無異議,關聯(lián)性有異議,雙方簽署借據(jù)的時間為2018年2月14日,2018年2月14日之后的償還數(shù)額原告起訴的數(shù)額中已經扣除,2018年2月14日之前的還款,在簽署借據(jù)時已經扣除。2、郭健婷的轉賬記錄轉賬時間為2018年10月26日14時09分28秒,收到時間是14時24分6秒的轉賬記錄有兩張,且賬單號碼也完全一致,應是重復提交。雙方簽署借據(jù)的時間為2018年2月14日,2018年2月14日之后的償還數(shù)額在原告起訴的數(shù)額中已經扣除,2018年2月14日之前的還款,在簽署借據(jù)時已經扣除了。3、李某給XX偉轉賬的記錄與原告無關。證據(jù)4,不能證實被告主張的債務系賭債,證人只是證實被告從手機上借錢,并不認識原告一方,說明原告方未在賭博現(xiàn)場。證據(jù)5,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證人證言證實其借款行為與玩時時彩的行為是分開的,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說明所借款項不是賭資,也不能說明其在玩時時彩行為所產生的借款與原告有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2能夠證實被告通過李巧變、郭健婷償還原告借款情況,對其證明效力予以確認;證據(jù)1中2018年2月14日之后,經核實李巧變償還數(shù)額為118000元,庭審中原告認可2018年2月14日之后李巧變替被告償還數(shù)額為140000萬元,故對原告認可的數(shù)額本院予以照準。證據(jù)2中郭健婷的轉賬記錄中轉賬時間為2018年10月26日14時09分28秒、收到時間是14時24分6秒的轉賬記錄共計二頁,系重復提交,故應按照其中一頁計算;原告主張上述款項起訴時均已扣除,無證據(jù)證實,不予采信。證據(jù)3與本案的無關聯(lián)性,對其證明效力不予確認。證據(jù)4、5不能證實原告對被告借款進行賭博的情況知情,對其證明效力不予確認。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苗某某與被告李某多次發(fā)生借貸關系。經核實,自2017年1月9日至2018年2月9日,原告苗某某通過微信轉賬方式給李某轉賬共計59600元;2017年2月2日至2018年1月23日,原告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給李某轉賬共計969360元。2017年3月18日至2017年9月6日,被告李某通過其母親李巧變償還原告114000元;2017年3月9日至2018年10月26日,被告李某通過郭健婷償還原告130000元;2018年2月14日之后,被告通過微信方式償還原告60000元;2018年2月14日之后,李巧變又替被告償還原告140000元。綜合計算,被告李某尚欠原告584960元至今未償還。
本院認為,被告李某尚欠原告苗某某借款584960元至今未償還,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及打款記錄予以證實,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故被告李某應當承擔償還責任。對于原告要求支付借款利息的主張,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币?guī)定,本案原告未提供證據(jù)證實借款時雙方對利息進行了約定,故對原告要求支付利息的主張不予支持。庭審中原告自愿撤回對被告李某某的起訴,且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被告李某應對李某某的借款承擔償還責任,故對于原告與李某某之間的民事行為本案不予處理。被告李某主張上述債務為賭債,未提供證據(jù)證實,不予采信。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償還原告苗某某借款584960元;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
二、駁回原告苗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訴訟費7125元、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苗某某負擔3156元,被告李某負擔8969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石寶山
書記員: 白艷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