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蘇某。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quán)代理)何某。
被告某甲公司。
法定代表人柳某。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quán)代理)葉某。
被告某乙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某。
原告蘇某訴被告某甲公司(以下簡稱某甲公司)、某乙公司(以下簡稱某乙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原告蘇某于2013年8月22日訴訟來院。本案受理后,于2013年8月26日向被告某乙公司公告送達了民事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訴訟風險告知書、合議庭人員組成通知書、開庭傳票。本案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史雄斌擔任審判長,審判員陳立忠、人民陪審員朱雷參加的合議庭,于2013年12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蘇某的委托代理人何某、被告某甲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葉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某乙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原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因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建設(shè)需要資金,分多次向原告蘇某借款,于2010年8月3日,向原告蘇某出具借條一份“今借到蘇某現(xiàn)金壹佰貳拾萬元,用于鐘祥市東環(huán)路‘城東逸居’房地產(chǎn)開發(fā)項目建設(shè),月息百分之二,借款期限兩年,于2012年8月3日還清本息壹佰柒拾柒點陸萬元(1776000元)。(注:分多次累計已經(jīng)收到本金壹佰貳拾萬元)。二0一0年八月三日,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印某)”。2012年6月29日,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被依法注銷,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負責人劉某與他人依法成立了“某乙公司”。將原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依法競標獲取鐘某市金某江某(注:郢中街辦校場路東側(cè)),編號為2008-26地塊使用權(quán),項目名稱“城東逸居”,全部資產(chǎn)轉(zhuǎn)移到自己的名下后,項目名稱變更為“金御華府”。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期償還借款。原告多次索要還款及利息無果,于2013年8月22日向本院起訴,要求依法判令兩被告共同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1776000元及從2012年8月3日起至給付之日止的利息;案件受理費由兩被告負擔。
本院認為,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向原告借款用于“城東逸居”商品房開發(fā),出具了借條,約定了利率及還款期限,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據(jù),應當嚴格履行。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被依法注銷后,被告某乙公司將“城東逸居”開發(fā)項目轉(zhuǎn)移到自己名下,更名為“金御華府”繼續(xù)開發(fā)建設(shè),被告某乙公司承接了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的全部資產(chǎn),理應承擔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的債務。被告某乙公司未按期償還原告的借款本息,屬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故原告要求被告某乙公司承擔償還借款本息及本金逾期的利息(自2012年8月3日起至償還之日止,按月利率2%計算)的訴訟請求有理、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某甲公司在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注冊登記前均有約定,根據(jù)雙方的約定,被告某甲公司不承擔一切法律責任,且未接收某甲公司荊門分公司的財產(chǎn)?,F(xiàn)原告要求某甲公司償還借款本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某乙公司償還原告蘇某的借款本息1776000元;
二、被告某乙公司向原告蘇某支付借款本金120萬元的逾期利息(按月利率2%自2012年8月3日起至本金償還之日止);
三、駁回原告蘇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應付款項,限本判決十日內(nèi)付清,逾期支付,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辦理。
案件受理費20784元,由被告某乙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史某 審 判 員 陳某 人民陪審員 朱某
書記員:楊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