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蘆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無固定職業(yè),住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原告:蘆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黃石市造船廠退休干部,住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原告:蘆金桃,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黃石市第一針織廠退休職工,住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原告:盧洪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黃石市裝卸運輸公司退休工人,住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上列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楊駿,湖北多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徐美蘭,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武漢市三利織布工業(yè)公司退休工人,住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
原告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與被告徐美蘭、胡明力、胡怡婷物權保護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7日立案后,原告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于2017年12月1日向本院提交《撤銷部分被告申請書》,申請撤銷被告胡明力、胡怡婷,本院依法予以準許。2017年12月7日,原告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向本院提交申請書,申請評估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利濟北路24號房屋的月租金價格(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7日之間)。本院依法委托武漢岸房房地產(chǎn)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后,該公司于2018年3月15日向本院提交了《退案函》。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蘆某某、蘆金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駿,原告蘆某某、盧洪清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駿,被告徐美蘭到庭參加訴訟。因當事人申請本院給予其調(diào)解期限,本院予以準許,但當事人未能達成協(xié)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共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四原告房屋占有使用費105000元(按每月5000元的標準,計算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0月1日止,后續(xù)占用使用費依法計算至被告騰退之日);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3.被告騰退房屋。事實和理由:武漢市硚口區(qū)利濟北路24號房屋現(xiàn)系四原告共同所有。被告在政府接管該房屋期間曾被安排在此租住。2010年5月,武漢市硚房集團第五房管所同被告終止了租賃關系,但被告卻拒絕騰退房屋,非法占有四原告的房屋數(shù)年之久。四原告已依法取得該房屋的房產(chǎn)證、土地證,對該房屋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被告的行為已嚴重侵犯了四原告的合法權益。特請求依法維護四原告的合法權益。
被告徐美蘭辯稱,我是國家在1970年安排到訴爭房屋居住的,當時是頒發(fā)了住房證的,我一直居住至今。原告不止一次起訴我,因是歷史遺留問題,其關于騰退房屋的訴訟請求被駁回。原告所說的非法占有是子虛烏有的。訴爭房屋不是安排了我一家,是三家?,F(xiàn)訴爭房屋已列入拆遷范圍,其中蔡福階已與拆遷公司辦理相關手續(xù)并搬出,曾運祥因未與拆遷公司協(xié)商一致仍一直居住至今。原告要求的使用費過高。我在1989年辦理了個體營業(yè)執(zhí)照,做點小副食為生。即便原告辦理了訴爭房屋的產(chǎn)權證,但是我辦證在他們之前,我有居住使用權,原告無權干涉我的權利。國家有政策,即便房屋歸還給原房東,我們的房租也只能在原房租37元多的基礎上增加20%。同一門棟下三戶,為何原告只起訴我們一家?我認為是利益所趨。國家政策是由拆遷公司對我們雙方進行補償,我們只能耐心等待拆遷。綜上,我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利濟北路24號房屋原系丁美英所有,于文革期間被政府接管。武漢市硚口區(qū)解決私房歷史遺留問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2008年11月將該房屋的63.34平方米的產(chǎn)權發(fā)還給丁美英的繼承人吳義保(已去世),并決定因該房屋已經(jīng)劃入拆遷范圍,由拆遷單位按“雙重補償”的原則對于產(chǎn)權人和承租人進行補償。吳義保的子女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繼承享有該房屋后,于2015年9月到房地部門取得了該房屋的權屬證書。
胡明力(于2017年8月3日去世)、徐美蘭在政府接管該房屋期間被安排承租居住該房屋中承租面積為16.73平方米的房屋。承租期間,胡明力、徐美蘭將其承租居住的房屋改造成門面,領取了營業(yè)執(zhí)照,從事經(jīng)營活動。后胡明力、徐美蘭又居住使用了該房屋中承租面積為10.24平方米的房屋。2010年,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向本院起訴,請求徐美蘭、胡明力、胡怡婷立即騰退硚口區(qū)利濟北路24號房屋兩間,面積30平方米。2010年11月8日,本院認為該房屋的產(chǎn)權人與原政府安排承租的承租人之間的糾紛應屬于歷史遺留的落實政策性質(zhì)的房地產(chǎn)糾紛,不屬于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圍,做出(2010)硚民三初字第234號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的起訴。該裁定已發(fā)生法律效力。2012年,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向本院起訴,請求胡明力、徐美蘭按每月5000元的標準支付從2010年9月30日起至2012年4月30日止的房屋使用費。本院酌定房屋租金為每月1000元,于2012年6月做出(2012)鄂硚口民三初字第0005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胡明力、徐美蘭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支付2010年9月30日至2012年4月30日的房屋占有使用費共計19000元。該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胡明力、徐美蘭已履行該判決。2014年4月24日,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又起訴來院,請求胡明力、徐美蘭按每月3000元的標準支付從2012年5月1日起至2014年5月31日止的房屋使用費。經(jīng)本院調(diào)解,胡明力、徐美蘭共同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補付了從2012年5月1日起至2014年4月30日止的房屋使用費共計24000元。2015年9月14日,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起訴來院,請求胡明力、徐美蘭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補付從2014年5月1日起至2015年10月止的房屋使用費。經(jīng)本院調(diào)解,胡明力、徐美蘭共同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支付了從2014年5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的房屋使用費共計20000元。2017年11月7日,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再次起訴來院。2017年12月7日,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向本院提交申請書,申請評估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利濟北路24號房屋的月租金價格(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7日之間)。本院依法委托武漢岸房房地產(chǎn)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后,該公司于2018年3月15日向本院提交了《退案函》。該函的主要內(nèi)容為:“我公司接到案件后積極與雙方當事人取得聯(lián)系,得知產(chǎn)權人和承租人對估價對象的取得使用來源復雜,而且雙方當事人對估價對象的租金評估價值類型要求完全不一致,一方要求按市場租金評估,一方要求按房管所協(xié)議租金評估,我公司經(jīng)多次溝通,雙方當事人還是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致使我公司對案件價值類型無法確定,導致評估工作無法展開。現(xiàn)對該案件作退案處理?!币虍斒氯烁鞒旨阂?,調(diào)解未達成協(xié)議。
本院認為: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利濟北路24號房屋建筑面積63.45平方米系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共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對該房屋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徐美蘭一直未將該房屋交付給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且未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支付2016年1月1日以后的房屋使用費,侵害了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的合法權益?,F(xiàn)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請求徐美蘭向其補付2016年1月1日以后的房屋使用費,有理,本院予以支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雖然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請求徐美蘭按每月5000元的標準補付房屋使用費,但其未提出充分的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酌定徐美蘭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補付房屋使用費。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已于2010年起訴請求徐美蘭、胡明力、胡怡婷從該房屋內(nèi)騰退,本院已于2010年11月8日裁定駁回其起訴。該裁定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現(xiàn)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又請求徐美蘭騰退房屋,本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徐美蘭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支付自2016年1月1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費。
二、駁回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400元,減半收取計1200元,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共同負擔600元,徐美蘭負擔600元。(此款已由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預交,徐美蘭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蘆某某、蘆某某、蘆金桃、盧洪清支付6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毛麗
書記員: 吳麗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