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國年
程勝勇(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
湖北省楚某視訊網(wǎng)絡有限公司應城分公司
張鵬(湖北誠拓律師事務所)
陳軍(湖北誠拓律師事務所)
(2016)鄂09民終891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被告):艾國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應城市人,住該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勝勇,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一審被告、原告):湖北省楚某視訊網(wǎng)絡有限公司應城分公司。
住所地:湖北省應城市中街道蒲陽大道17號。
組織機構代碼:316419-5。
負責人:陳伏桃,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鵬、陳軍,湖北誠拓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參加開庭訴訟,代收訴訟文書等。
上訴人艾國年、湖北省楚某視訊網(wǎng)絡有限公司應城分公司(以下簡稱楚某公司)因勞動爭議一案,均不服湖北省應城市人民法院(2016)鄂0981民初33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10月1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艾國年及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勝勇、上訴人楚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鵬到庭參加法庭調(diào)查。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艾國年上訴請求:1.確認艾國年與楚某公司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對前述判決第二項和第三項判決進行改判:楚某公司支付艾國年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45000元;楚某公司為艾國年補繳1992年10月至2015年3月的社會保險(具體數(shù)額以社會保險機構核算的標準為準)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楚某公司承擔。
事實與理由:1.艾國年與楚某公司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雖然應城有線電視臺于2014年改制為楚某公司,但楚某公司和艾國年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艾國年也受楚某公司的勞動管理,從事楚某公司安排的有酬勞動;艾國年的勞動是楚某公司業(yè)務的組成部分。
艾國年與楚某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完全符合《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文第一條的規(guī)定,雙方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艾國年與楚某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楚某公司應當支付艾國年的經(jīng)濟補償金應當為45000元;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間的社會保險也應當補繳。
綜上所述,艾國年認為自己與楚某公司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請求二審法院支持艾國年的上訴請求。
楚某公司上訴請求:原判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序不當,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
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
1.一審認定艾國年于199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應城有線電視臺工作,形成事實勞動關系,與事實不符。
艾國年與有線電視臺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勞動關系,而是工程承攬關系。
應城有線電視臺將有線電視用戶安裝工程委托給艾國年等人承包施工。
雙方簽訂《有線電視安裝工程外包委托協(xié)議》。
艾國年等人完成工作任務后,與有線電視臺辦理結算憑證,開出完工證。
然后艾國年根據(jù)結算報酬數(shù)額到稅務部門依法納稅后,再領取承攬工程款或者報酬。
艾國年領取的是承攬工程的安裝報酬,并非工資。
一審錯誤的將工程承攬合同關系認定為事實勞動關系,從而導致整個判決錯誤。
2.一審認定艾國年每月平均工資2000元,無任何事實依據(jù)。
眾所周知,1992年,國家工作人員的工資只有三百元左右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到2000元/月。
一審認定艾國年的2000元/月工資標準無依據(jù)。
而且,艾國年既無調(diào)入手續(xù),也無檔案資料,從1992年至2014年,如果認定工資為2000元,遠遠高于應城有線電視臺的正式職工的工資。
二、適用法律錯誤。
1.2014年10月,應城市廣電局與其他縣市的廣電局作為共同的股東,將廣電局下屬的有線電視臺的資產(chǎn)量化投資組建楚某公司。
應城市廣電局是楚某公司的股東之一。
依合同法的規(guī)定,股東所負的債務與其入股的公司的債務是嚴格區(qū)分,且毫無關聯(lián)的。
假設艾國年的請求是勞動爭議,其原債務人是應城有線電視臺,在應城有線電視臺被撤銷后,則其債務應由其原出資人或主管機關即應城市廣電局來承擔責任。
一審將股東的責任判決由楚某公司來承擔,適用法律錯誤。
2.即使存在勞動關系,也不應計算雙倍工資。
依勞動法第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第一年不與勞動者簽書面合同,勞動者可請求2倍工資。
而超過一年后,因勞動者未主張權利,放棄2倍工資請求權,超過一年之后再請求2倍工資,人民法院不應支持。
3.解除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標準計算錯誤。
依據(jù)勞動部的規(guī)定,工作每滿一年,發(fā)一個月的經(jīng)濟補償費,但最長時間為12個月,一審計算22個月,計算錯誤。
三、程序錯誤。
1.應城市廣電局將國有的應城有線電視臺入股楚某公司是應城市人民政府甚至是湖北省政府用行政政策強制手段予以改制的結果。
不屬于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的”因企業(yè)自主進行改制引發(fā)的爭議”,受理此案明顯違反了受案范圍的規(guī)定,一審法院程序不當。
2.如前所述,艾國年的所謂”勞動爭議”為2014年10月以前的爭議,即與應城有線電視臺發(fā)生的爭議。
如應城有線電視臺被撤銷,依法律規(guī)定,應由注銷其法人資質(zhì)的原投資人或主管部門作為被告并在出資差額的范圍內(nèi)承擔責任。
依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追加應城市廣電局作為本案被告共同當事人參加訴訟,一審未追加共同被告,違反法定程序。
綜上所述,艾國年與應城有線電視臺之間是工程承攬合同關系,而非勞動關系;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序不當。
楚某公司對艾國年的上訴答辯如下:其與艾國年不存在任何勞動關系,不存在按照勞動法的規(guī)定支付補償金,原來應城有線電視臺與艾國年之間是工程承攬關系。
楚某公司成立之后,艾國年與楚某公司是勞務外包關系,不存在勞動關系,艾國年要求楚某公司按照勞動法的規(guī)定賠償經(jīng)濟補償金、社會保險金無事實依據(jù)。
請求二審駁回艾國年的上訴。
艾國年對楚某公司的上訴答辯如下:1.楚某公司陳述的事實錯誤。
(1)艾國年199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是勞動關系,一審提交銀行記錄的工資的流水證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年收入是31010元,每個月是2584元,每月2000元是事實。
楚某公司將此期間的報酬認為是1992年工資報酬,屬于理解錯誤。
2.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
(1)根據(jù)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安排到新的工作單位,原應城有線電視臺的資產(chǎn)由楚某公司接收,由該公司運營管理。
故楚某公司應承擔責任。
關于未簽訂勞動合同應支付雙倍工資的問題,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處理意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guī)定,中止勞動關系往前12個月平均工資計算,而不是從建立勞動關系開始計算。
同樣,關于解除勞動補償金也是同樣的規(guī)定。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第二款所規(guī)定的勞動補償金不超過12個月,是限制在勞動者的收入高于社會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企業(yè)。
3.楚某公司認為一審程序錯誤是其理解錯誤。
應城有線電視臺被撤銷后,其人、財、物及其債權債務全部上交楚某公司,楚某公司應當賠償解除勞動合同所造成的所有損失,一審適用法律正確。
總之,楚某公司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
艾國年一審起訴請求:1.確認艾國年與楚某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要求楚某公司支付未與艾國年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22000元;3.要求楚某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45000元;4.要求楚某公司賠償與艾國年建立勞動關系而未依法繳辦的養(yǎng)老保險的損失90000元;5.要求楚某公司賠償與艾國年建立勞動關系而未依法繳辦失業(yè)保險的損失15120元。
以上共計172120元。
楚某公司一審起訴請求:1.請求法院依法判決確認艾國年、楚某公司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2.駁回艾國年要求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的請求;3.駁回艾國年要求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的請求;4.駁回艾國年要求支付未辦理失業(yè)保險的損失的請求。
一審認定事實:1992年10月艾國年到原應城有線電視臺從事外線安裝工作,月平均工資2000元。
艾國年在應城有線電視臺工作期間,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亦未繳納社會保險。
2014年10月應城有線電視臺改制為楚某公司,艾國年向楚某公司提供勞務。
2015年7月28日艾國年向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提起仲裁申請,請求確認其與楚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支付未辦理養(yǎng)老保險的損失,支付未辦理失業(yè)保險的損失。
2016年2月24日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作出應勞仲案字(2015)154號裁決書,其內(nèi)容為:1.艾國年與楚某公司在199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間存在勞動關系;2.楚某公司向艾國年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44000元;3.楚某公司為艾國年補繳199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社會保險;4.駁回艾國年的其他仲裁請求。
艾國年對該”裁決書”不服,于2016年3月8日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艾國年與楚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22000元;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45000元;支付未辦理養(yǎng)老保險的損失90000元;支付未辦理失業(yè)保險的損失15120元。
楚某公司對該”裁決書”不服,于2016年3月17日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楚某公司與艾國年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不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不支付未辦理失業(yè)保險的損失。
審判長:劉錚
書記員:張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