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某某、女,生于1964年8月23日,漢族,大學本科文化,教師,湖北省恩施市人,現(xiàn)住恩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雷國平,湖北夷水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宣某某珠山鎮(zhèn)興隆大道18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25582465755Y。
法定代表人:曾強,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之一:周銳,湖北領匯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之二:黎偉,男,生于1981年2月14日,土家族,住湖北省宣某某,系該公司副總,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王坤谷,男,生于1968年5月13日,土家族,大專文化,退休干部,住湖北省恩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向興武、丁鳳橋,湖北聯(lián)信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胡某某訴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王坤谷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胡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雷國平,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銳、黎偉,被告王坤谷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丁鳳橋、向興武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胡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償還借款本金100萬元,支付利息55萬元,按年利率2分支付從2018年12月9日至實際付款之日止的利息。事實與理由:2014年6月7日、6月9日,原告丈夫吳承志分3次給被告王坤谷(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匯款100萬元,用于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營,2014年6月10日,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給原告出具了100萬元的收據,約定年利率為15%,2014年12月8日借款到期后,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給原告支付了75000元的利息,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為了生產經營需要,續(xù)借了原告的100萬元,2014年12月9日,被告王坤谷出具了借條,約定借期一年,利息按年息2分計息,一年到期后,被告未履行還款付息的義務。
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辯稱:1、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沒有收到這筆借款,2014年6月10日向原告出具的借款單加蓋的被告公司公章,是因為當時被告王坤谷是被告公司聘請的總經理,有機會使用公司公章,但使用這個公章沒有得到公司授權,也沒有公司股東會的決議,出具這個借款單屬于被告王坤谷的個人行為;2、被告王坤谷2014年12月9日完全以個人的名義向原告出具了100萬元的借條,更印證了被告王坤谷向原告借款100萬元屬于個人行為,原告與被告王坤谷之間的借款與被告公司無任何關聯(lián),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對萬和公司的訴訟請求。
被告王坤谷辯稱:1、2014年6月王坤谷擔任被告萬和公司貢茶苑項目負責人,為解決項目資金困難,向原告胡某某借款100萬元,所借款項存入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在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82×××13賬戶,有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公司銀行進賬的流水和公司財務入賬的財務憑證,上述借款的期限是半年(2014年6月8日—2014年12月8日),利息約定年利率15%,借款到期后,按照約定,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從82×××13賬戶支付利息7.5萬元,因為借款到期后,被告公司沒有資金償還,雙方協(xié)商對這筆借款進行展期,并重新向原告出具借條,約定年利率為20%,借款展期后,被告公司已經向原告支付利息35萬元,本金100萬元尚未償還。截止2018年12月8日,累計應向原告支付利息87.5萬元,已經支付42.5萬元,尚欠利息45萬元,本金100萬元尚未償還,王坤谷向原告胡某某借款100萬元是在擔任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貢茶苑項目負責人期間的職務行為,所借款項已全部用于貢茶苑項目開發(fā)建設,此款理應由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償還義務,不應由王坤谷個人承擔。
原告胡某某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胡某某身份證復印件,用以證明原告的主體身份。
證據二:原告丈夫吳承志給被告匯款100萬元的單據一份、原告與吳承志的結婚證一份、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收據一份、2014年12月8日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支付半年利息7.5萬元的銀行交易明細蓋章打印件一份、胡某某銀行卡(卡號:62×××83)復印件一份,用以證明原告與二被告的借款淵源,原、被告之間的借款關系成立。
證據三:被告王坤谷2014年12月9日出具的借條一份、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支付一年利息20萬元銀行交易明細蓋章打印件一份、被告王坤谷2018年2月14日向原告支付5萬元利息的銀行交易明細蓋章打印件、原告胡某某的銀行卡(卡號:62×××80)復印件一份,用以證明原告與二被告借款100萬元關系成立,借款本金被告未償還。
證據四:企業(yè)基本信息復印件一份,用以證明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的基本情況;被告王坤谷在公司的基本情況。
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一份證據:宣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萬寨分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一份,用以證明被告王坤谷在2014年12月12日前的行為均與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無關,其中原告所稱的貢茶苑項目有關聯(lián)的是被告公司的萬寨分公司,而萬寨分公司成立的時間是2014年12月12日,因此被告王坤谷在2014年6月10日和2014年12月9日的行為均與被告公司無關。
被告王坤谷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2014年6月11#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貢茶園項目會計憑證、2014年6月10日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收據、2014年6月10日農商行現(xiàn)金繳款單、2014年6月10日農商行現(xiàn)金繳款單對公通存?zhèn)€人回單、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的賬戶明細各一份,用以證明被告王坤谷在任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貢茶苑項目負責人期間,為了項目運行,向胡某某借款100萬元,所籌措資金全部存入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賬戶內,所借資金用于項目業(yè)務。
證據二:2014年12月31日4#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貢茶園項目記賬憑證、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在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的轉賬憑證存根、2014年12月8日業(yè)務申請書、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的賬戶明細各一份,用以證明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收到胡某某借款100萬元后,按照約定于2014年12月8日從公司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賬戶中支付胡某某利息7.5萬元。
證據三:2015年6月19日#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貢茶園項目會計憑證、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貢茶苑項目通過其公司賬戶向原告胡某某支付10萬元利息的交易明細各一份,用以證明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收到胡某某100萬元后,按照約定2015年6月15日從公司賬戶向原告胡某某支付了10萬元利息。
證據四:2015年12月8日#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貢茶園項目會計憑證、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在農村商業(yè)銀行轉賬15萬元的轉賬憑證存根、2015年12月18日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轉入胡某某農村商業(yè)銀行的進賬單,2015年12月18日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回單復印件、2018年12月18日胡某某農村商業(yè)銀行轉入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賬戶的對公通存收款人回單、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在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的賬戶明細各一份,用以證明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胡某某借款100萬元后,按照約定2015年12月18日從公司賬戶向原告胡某某支付利息10萬元
證據五:2016年9月30日#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貢茶園項目部會計憑證、2016年9月26日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從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轉入胡某某賬戶的業(yè)務申請書、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在宣恩農村商業(yè)銀行萬寨支行的賬戶明細各一份,用以證明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胡某某100萬元后,按照約定2016年9月26日前從公司賬戶中向原告胡某某個人賬戶支付利息10萬元。
證據六:王坤谷個人網銀流水一份,用以證明宣恩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收到胡某某100萬元后,被告王坤谷于2018年2月14日從個人賬戶中向原告胡某某個人賬戶支付利息5萬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
1、原告提交的證據一、二、三、四為原始證據,來源合法,具有證明力,本院予以采信;
2、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提交的營業(yè)執(zhí)照,來源合法,內容真實,本院予以采信;
3、被告王坤谷提交的證據一、二、三、四、五、六,庭后經過與原件核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內容客觀真實,且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原告胡某某及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原告胡某某的陳述,以及本院采信的證據,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胡某某與被告王坤谷系朋友關系,2014年6月,被告王坤谷在擔任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期間,因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向原告胡某某借款100萬元,2014年6月7日、6月9日原告胡某某的丈夫吳承志分3次給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轉款100萬元,用于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項下的貢茶苑項目生產經營,2014年6月10日,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被告王坤谷給原告出具了100萬元的收據,約定年利率為15%,2014年12月8日借款到期后,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給原告支付了75000元的利息,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為了生產經營需要,續(xù)借了原告胡某某的100萬元,2014年12月9日,被告王坤谷出具了借條,約定借期一年(2014年12月9日至2015年12月8日),利息按年息2分計息,借款到期后,被告未償還借款本息,故訴至法院。
另查明,庭后經對賬核查后,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自2014年12月9日起分三次向原告胡某某支付利息30萬元,被告王坤谷支付了利息5萬元,截止2018年9月8日共計支付35萬元,自2016年9月9日起未支付利息。
本院認為,民間借貸合同為實踐性合同,標的物的交付是合同成立的條件。2014年6月10日原告胡某某給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借款100萬元,有原告提交的收據、轉賬憑證為憑,且其收據上加蓋了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公章及公司總經理王坤谷的印章,借款到期后,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公司賬戶給原告支付了75000元的利息,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為了生產經營需要,續(xù)借了原告胡某某的100萬元,2014年12月9日,由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項下的貢茶苑項目負責人王坤谷出具了借條,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年(2014年12月9日—2015年12月8日),約定年利率為20%,利息半年一付。據此,原告胡某某與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依法可以確認,雙方的借貸關系成立并有效,雙方當事人應按照合同內容履行應盡義務。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以個人名義與出借人簽訂民間借貸合同,所借款項用于企業(yè)生產經營,出借人請求企業(yè)與個人共同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中被告王坤谷是作為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及貢茶苑項目的負責人,以其個人名義與原告胡某某簽訂的民間借貸合同,所借款項用于企業(yè)生產經營,其所借款項的利息亦由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向原告胡某某支付了30萬元,原告胡某某主張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王坤谷共同承擔責任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庭審中雙方對借款利息進行結算,自2014年12月9日至2016年9月8日支付利息共計35萬元,自2016年9月9日起未支付利息,根據法律規(guī)定,約定了借期內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原告要求被告按照年利率20%支付自2016年9月9日至借款還清之日止的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被告王坤谷向原告胡某某借款100萬元屬個人行為為抗辯理由,未向本院提交證據予以證實,故其抗辯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三條第二款、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判決如下:
一、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5日內償還原告胡某某借款本金1000000元,并按年利率20%支付自2016年9月9日起至欠款還清之日止的利息;
二、被告王坤谷對上述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750元,減半收取9375元,由被告宣某某萬和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被告王坤谷承擔連帶責任。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趙秀蓮
書記員: 向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