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某某
原告夏清明
原告黎紅友
原告吳進良
原告廖宗紅
原告胡珊
原告胡仁林
原告張陽春
原告劉金會
原告胡夢榮
原告劉明亮
原告方萬龍
原告萬斌
原告張建
委托代理人周新華
委托代理人黎少云,湖北泰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咸運集團通城恒通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城恒通運輸公司)
法定代表人吳超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吳永勝,湖北泰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通城縣鐘亞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鐘亞電器公司)
負責人鐘亞,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鐘偉,該公司大中電器店負責人
原告胡某某、原告夏清明、原告黎紅友、原告吳進良、原告廖宗紅、原告胡珊、原告胡仁林、原告張陽春、原告劉金會、原告胡夢榮、原告劉明亮、原告方萬龍、原告萬斌、原告張建與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被告鐘亞電器公司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周新華、黎少云、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委托代理人吳永勝、被告鐘亞電器公司委托代理人鐘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胡某某、原告夏清明、原告黎紅友、原告吳進良、原告廖宗紅、原告胡珊、原告胡仁林、原告張陽春、原告劉金會、原告胡夢榮、原告劉明亮、原告方萬龍、原告萬斌、原告張建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兩被告之間簽訂的租賃合同無效;2、判令被告鐘亞大中電器店立即遷出該租賃門店;3、責令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賠償原告損失。事實及理由: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房改時將座落在雋水鎮(zhèn)城北街的老運輸公司宿舍樓變賣給職工,變賣后的住戶全部辦理了《房產(chǎn)證》及《土地使用證》。2011年10月該宿舍樓的業(yè)主經(jīng)與委托代理人周新華協(xié)商,委托周新華辦理危房改建事宜,約定:改建后,一樓為營業(yè)場所,歸委托代理人安排及處理,其他樓層歸還建戶所有,因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也有部分土地包括在其中,就以公司的名義報請批準改造建房。房屋改造成功后,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在沒有征得上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改建后的第一樓營業(yè)場所租給被告鐘亞電器公司,合同約定租期為5年,期滿后另加10年。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的行為顯然系越權行為,它無權處分該第一樓營業(yè)場所,被告鐘亞電器公司明知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非產(chǎn)權完全所有人,而與其公司訂立租賃協(xié)議,兩被告的行為侵害了上列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
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辯稱:我公司是該爭議營業(yè)場所的實際所有權人,有權出租該營業(yè)場所。2009年下半年,運輸公司老職工宿舍樓申請危房改造,我公司委托退休職工周新華與老宿舍樓的住戶洽談處理房屋改建的相關事宜,后來周新華又請羅春來幫忙辦理有關事務。2009年12月份,老宿舍樓住戶與羅春來訂立了危房改建協(xié)議書,羅春來只能代表我公司,該協(xié)議內容約定,改建后的樓房第一層營業(yè)場所歸我公司所有。事實上該宿舍樓改造工程,周新華系我公司聯(lián)系人,處理相鄰關系、繳納各種稅費、支付各種協(xié)調款、向承建商支付工程款等一切改建行為都是我公司在負責,上列原告與我公司都按協(xié)議履行了權利和義務,我公司按協(xié)議向承建公司支付了各住戶85平方米的款項,將該85平方米房屋還給了上列原告,上列原告也補交了超出85平方米面積的相應房款,并還在改建后的新房屋內居住多年,依協(xié)議一樓營業(yè)場所的所有權當然歸我公司所有,請求駁回上列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鐘亞電器公司辯稱:在我公司與通城恒通運輸公司簽訂協(xié)議時,我公司不知道有糾紛,只是在簽訂合同一年后才知道有糾紛,如果知道有糾紛,我公司是不會簽合同的,如果法院判令我公司與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通城恒通運輸公司應該賠償我公司的損失。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上世紀九十年代將座落在本縣雋水鎮(zhèn)民主路18號的老職工宿舍樓按當時房改政策變賣給部分職工,職工買到該樓房的套間房后,于2000年12月11日按戶辦理了房產(chǎn)證,2001年9月3日分戶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因該屋修建日期較長久,經(jīng)通城縣房管局鑒定屬危房C級,急待改建,因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在該樓房內也有小部分房產(chǎn),以公司的名義申報改建方便開展工作,遂以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的名義申報進行了危房改建。從2009年起上列原告(即該樓房住戶)委托周新華辦理該房屋危房改建事宜,周新華又聘請案外人羅春來協(xié)助辦理,在該房屋拆除過程中,上列原告與羅春來于2009年12月訂立協(xié)議書,約定該房屋改建后第一層為營業(yè)場所,歸被告恒通運輸公司所有,一層以上樓層返還給上列原告,羅春來既未受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委托,也為經(jīng)周新華授權。后2011年10月8日上列原告又與周新華訂立《危房改建協(xié)議書》,上列原告一致委托周新華代為辦理危房改建事宜,改建后的一樓屬經(jīng)營場所,由周新華安排處理,一樓以上樓層返還給上列原告。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根據(jù)上列原告與羅春來的協(xié)議約定,以被告公司的名義申報了危房改建,繳納了各種稅費、支付各種協(xié)調款、向承建施工單位支付了工程款等,上列原告也取得了一樓以上返還樓層套間房并支付了超出面積的相應房款居住多年。在開展上述工作過程中,周新華自始至終都參與其中。房屋建成后,2011年下半年,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與被告鐘亞電器公司訂立房屋租賃協(xié)議,將改建后的宿舍樓第一層整體出租給被告鐘亞電器公司經(jīng)營,先租用3年后又續(xù)訂15年,經(jīng)營第2年以后周新華多次找兩被告代上列原告主張權利,均協(xié)商未果。
同時查明,原雋水鎮(zhèn)民主路18號的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變賣給上列原告的老職工宿舍樓改建后至今未辦理有關產(chǎn)權登記手續(xù),以上事實有上列原告2000年12月11日取得的房屋所有權證,2001年9月3日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2009年12月與羅春來簽訂的委托協(xié)議書,2011年10月8日與周新華簽訂的《房屋改建協(xié)議書》所證實,亦有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被告座落在原雋水鎮(zhèn)民主路18號的老職工宿舍樓變賣給上列原告后,上列原告分別取得了《房產(chǎn)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后因該房屋修建期日長久,屬危房需改建,因該樓房尚有部分房產(chǎn)屬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所有,遂以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的名義申報改建,改建后的房屋第一樓屬經(jīng)營場所,在沒有確權登記之前,應屬上列原告與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共有;上列原告與羅春來簽訂的委托協(xié)議,不能視為與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簽訂協(xié)議,更不能因該協(xié)議剝脫上列原告對造建后樓房第一層經(jīng)營場所的所有權,被告鐘亞電器有限公司與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訂立房屋租賃合同沒有考察該租賃房屋的所有權歸屬,租賃第二年后上列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就提出有糾紛存在,第一輪租賃合同到期后,被告鐘亞電器公司又續(xù)訂15年,不能視為善意取得該房屋的租賃權,兩被告訂立的房屋租賃合同侵犯了上列原告的財產(chǎn)所有權,上列原告要求判令兩被告之間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被告鐘亞電器公司遷出該門店的訴求,事實清楚,理由充分,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上列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自己的損失的大小,要求被告賠償損失沒有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保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與被告鐘亞電器公司就座落在本縣原雋水鎮(zhèn)民主路18號被告恒通運輸公司老職工宿舍樓改建后樓房第一層營業(yè)場所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被告鐘亞電器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三個月內搬出該樓房第一層經(jīng)營場所,騰退房屋;
二、駁回原告胡某某、原告夏清明、原告黎紅友、原告吳進良、原告廖宗紅、原告胡珊、原告胡仁林、原告張陽春、原告劉金會、原告胡夢榮、原告劉明亮、原告方萬龍、原告萬斌、原告張建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00元,由被告通城恒通運輸公司、被告鐘亞電器公司共同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農行咸寧市金穗支行;賬號:17×××50。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游慶武
審判員 胡白浪
人民陪審員 吳忠明
書記員: 皮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