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永鋼(系原告丈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浙江省永康市。
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住所地上海市。
負責人:趙蓉,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美玲,上海才富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澤,上海才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胡某某訴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11日立案后,由審判員朱云華獨任審判,后本案轉(zhuǎn)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胡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胡永鋼,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顧美玲、宋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胡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賠償借記卡被盜刷的人民幣53,726.76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如下:2017年7月3日,原告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張中國銀行借記卡(卡號:XXXXXXXXXXXXXXXXXXX)從2017年6月19日起至2017年7月2日止發(fā)生20筆在英國境內(nèi)的ATM機盜刷取現(xiàn),盜刷金額加手續(xù)費共計人民幣53,726.76元。發(fā)生盜刷期間,原告自6月11日至6月23日在英國出差,6月23日至6月30日在美國出差,該借記卡一直在原告身上保管,并沒有授權(quán)他人進行這20筆ATM機交易。原告意識到自己的借記卡被盜刷,即于7月3日凌晨4點致電中國銀行客服電話掛失。7月5日上午,原告攜帶該卡到被告營業(yè)部辦理卡片柜面掛失、打印交易流水及辦理盜刷登記手續(xù),同日,又到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唐鎮(zhèn)派出所報案。
被盜刷的20筆交易中,有一筆6月25日下午16:44在英國倫敦北部的SLOUGH小鎮(zhèn)ATM機取現(xiàn),而同日上午10:10,原告本人曾用涉案借記卡在美國新澤西州取現(xiàn),兩次交易間隔6個多小時(庭審中更正為2個多小時),而從倫敦到新澤西最快航班飛行也要超過8小時,說明有非法復制的偽卡。
在2017年6月11日至7月2日原告出差期間,涉案借記卡共有25筆ATM機境外取現(xiàn)交易,其中5筆在美國的取現(xiàn)交易系原告本人操作,另外20筆集中發(fā)生在英國倫敦北部SLOUGH小鎮(zhèn)的ATM機取現(xiàn)交易均非原告所為。故認為,被告在保障原告借記卡交易安全方面存在過錯,未能保障卡片有足夠的安全性能,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全部經(jīng)濟損失。
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辯稱,原告主張的賠償無合同依據(jù);被告作為發(fā)卡行無過錯。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
原告胡某某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1、護照出入明細及行程單,證明原告于2017年6月11日從上海市浦東機場飛至倫敦希思羅機場,6月23日從倫敦希思羅機場飛至美國紐瓦克機場,6月30日從美國肯尼迪機場回上海市浦東機場;2、爭議借記卡美國交易明細,證明該5筆交易系原告在美國時本人操作,其中最后一筆交易完成后2個多小時在英國又有取現(xiàn),證明有偽卡存在;3、爭議借記卡英國交易明細,證明這些交易均非原告本人操作,其中大部分交易發(fā)生時原告人在美國,且原告人在英國時發(fā)生的盜刷取現(xiàn)與原告人到美國后發(fā)生的盜刷取現(xiàn)所用的ATM機是相同的;4、6月9日至7月15日招商銀行信用卡交易明細,證明原告公差期間,用的是公司規(guī)定使用的招商銀行信用卡及同時印證原告在英國及美國的時間;5、借記卡復印件,證明原告是持卡人,卡也一直在原告身邊;6、上海市公安局受案回執(zhí)、接報回執(zhí)單等,證明原告發(fā)現(xiàn)卡被盜刷后及時報案,當時卡也在原告身邊;7、中國銀行交易流水明細清單,證明標注A01-05是原告操作,D01-20均非原告交易;8、美國交易小票,證明上面的交易時間節(jié)點,在美國交易5次成功,該卡應該有日取現(xiàn)10000元人民幣額度,當時原告只取現(xiàn)不到人民幣6000元,原告致電被告客服詢問,但銀行風控管理欠缺,未進行相應提示;9、經(jīng)濟收入證明,證明原告收入穩(wěn)定,不需要貪圖這些錢;10、潤英聯(lián)(上海)添加劑有限公司開具的證明,證明6月19日下午3:30至4:30、6月21日下午3:30至5:00原告均在英國公司開會,不可能出現(xiàn)在爭議交易的ATM機的地點;11、英國公司開具的證明(內(nèi)容與證據(jù)10一致,系英文版),上面有2次會議的主持人MicheleThornhill高級技術經(jīng)理的簽名;12、地圖說明,證明從潤英聯(lián)英國有限公司到SLOUGH小鎮(zhèn)的時間,不同的交通方式,分別需要花費54分鐘(開車)、1小時47分鐘(乘巴士);13、東方航空錄音文稿,證明原告的三段航程。
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對原告胡某某提供的證據(jù)認為,對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2、3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證明發(fā)生了盜刷事實;對證據(jù)4真實性無異議,認為不能完全證明消費的地點;對證據(jù)5、6、7、9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6關聯(lián)性有異議;對證據(jù)8因不符合證據(jù)的三性,不予質(zhì)證;對證據(jù)10、11的真實性無法認可,證明內(nèi)容只有會議計劃,認為無法證明原告是否參加會議;對證據(jù)12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哪怕認可原告所提供證據(jù)顯示的車程時間,但涉案交易地點仍是原告在英國時的生活圈;對證據(jù)13無異議。
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1、《個人客戶短信服務協(xié)議書》及業(yè)務傳票,證明原告曾開通短信服務;2、Google地圖(車程及公交路線),證明系爭交易發(fā)生地與原告稱自己所在的公司之間,交通距離極近,行程在17-38分鐘;3、原告公司的官方網(wǎng)站截圖,證明原告公司所在地為MiltonHill;4、公司(MiltonHill)、倫敦機場(LHR)、系爭交易發(fā)生地三地的地理相對位置及交通情況,證明系爭交易發(fā)生在原告的日常活動區(qū)域之內(nèi);5、短信收費扣款不成功記錄,證明因扣款不成功導致短信通知服務關閉;6、錄音文稿整理,證明原告致電被告客服只詢問了兩筆轉(zhuǎn)賬是否有到賬信息,未告知銀行客服無法取款或余額不夠。
原告胡某某對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提供的證據(jù)認為,對證據(jù)1、5無異議,原告確實曾開通過短信服務,大概在一兩年前就停止了,且短信服務并非必選項,其是否開通與卡片被盜刷無必然聯(lián)系;對證據(jù)2認為,原告出差時住的酒店在公司附近,原告沒有去過事發(fā)地,也沒有在涉案的ATM機上取過款;對證據(jù)3、4認為,距離遠近不能說明原告曾去過那里;對證據(jù)6無異議,認為銀行客服一直在敷衍,原告查詢兩筆錢款到賬問題時,客服一直未正面回答到賬問題,一直說入賬的渠道,造成原告沒有及時詢問交易問題。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因出差于2017年6月11日從上海浦東機場乘飛機至倫敦希思羅機場,又于6月23日從倫敦希思羅機場乘飛機到美國紐瓦克機場,6月30日從美國肯尼迪機場乘飛機回上海浦東機場。從2017年6月11日起至7月2日間,原告一張中國銀行借記卡(卡號XXXXXXXXXXXXXXXXXXX)在英國發(fā)生20筆原告不認可的取現(xiàn)(詳見表1),金額加手續(xù)費共計人民幣53,726.76元。在美國發(fā)生5筆原告認可的取現(xiàn)(詳見表2)。
表1
編號
交易
日期
(倫敦)
時間
(倫敦)
金額
(英鎊)
記賬金額
(人民幣)
手續(xù)費(人民幣)
交易地點
D01
6月18日
16:50:43
400
3495.24
17.48
SLOUGHTRADING2SLOUGHGBR
D02
16:51:23
500
4369.05
21.85
D03
16:52:03
200
1747.62
15.00
D04
6月19日
16:06:00
500
4373.95
21.87
SLOUGHTRADING3SLOUGHGBR
D05
16:06:44
400
3499.16
17.50
D06
16:07:21
200
1749.58
15.00
D07
6月21日
16:49:01
200
1728.72
15.00
SLOUGHTRADING2SLOUGHGBR
D08
16:49:57
100
864.36
15.00
D09
16:50:32
50
432.18
15.00
D10
6月25日
16:44:46
200
1748.92
15.00
SLOUGHTRADING3SLOUGHGBR
D11
16:45:23
500
4372.30
21.86
D12
6月26日
16:13:20
200
1750.92
15.00
SLOUGHTRADING2SLOUGHGBR
D13
16:13:58
500
4377.30
21.89
D14
16:14:42
400
3501.84
17.51
D15
6月28日
16:15:35
200
1749.98
15.00
SLOUGHTRADING3SLOUGHGBR
D16
16:16:11
500
4374.95
21.88
D17
16:16:51
400
3499.96
17.50
D18
6月29日
16:58:56
200
1767.30
15.00
SLOUGHTOWN2SLOUGHGBR
D19
16:59:54
400
3534.60
17.67
D20
17:00:37
50
441.82
15.00
53379.75
347.01
表2
編號
交易
日期
(紐約)
時間
(紐約)
金額
(美元)
記賬金額
(人民幣)
手續(xù)費(人民幣)
交易地點
A01
6月24日
12:04:49
104
713.54
15.00
651KAPKOWSKIROADELIZABETHUSA
A02
12:06:43
804
5516.24
27.58
A03
6月25日
10:07:00
204
1399.64
15.00
A04
10:08:40
204
1399.64
15.00
A05
10:10:48
104
713.54
15.00
另查,原告胡某某6月19日倫敦時間下午3:30至4:30及6月21日倫敦時間下午3:30至5:00在潤英聯(lián)英國有限公司參加培訓。該公司到SLOUGH小鎮(zhèn)駕車需要1小時左右。
又查,本案爭議借記卡曾于2013年4月開通短信服務功能,2014年2月因扣款不成功被關閉該服務。原告在美國期間曾致電被告客服詢問6月19日丈夫存入的兩筆人民幣5000元是否到賬。被告客服回答,如果是從其他銀行轉(zhuǎn)入中國銀行的,如果現(xiàn)在還未到賬,要原告去問轉(zhuǎn)出的銀行,現(xiàn)在卡里沒錢,要到轉(zhuǎn)出銀行去查。
再查,2017年7月3日原告回國后發(fā)現(xiàn)借記卡有異常交易,于凌晨4時致電被告客服掛失,于7月5日到被告柜面辦理掛失手續(xù),同日到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唐鎮(zhèn)派出所報案。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提交的證據(jù)證實,經(jīng)雙方質(zhì)證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案爭議的焦點:
焦點一、原告胡某某在美國出差期間,發(fā)生在英國的11筆取現(xiàn)是否屬偽卡交易。
本院認為,紐約時間6月25日10:07:00、10:08:40、10:10:48,原告使用涉案借記卡在651KAPKOWSKIROADELIZABETHUSA取現(xiàn)3筆,而在倫敦時間6月25日16:44:46、16:45:23,該卡又出現(xiàn)在英國SLOUGHTRADING3SLOUGHGBR處分別取現(xiàn)2筆,兩地交易均為ATM取現(xiàn),而根據(jù)兩地實際空間距離,這么短的時間交易間隔實在無法由一張卡完成所有取現(xiàn),應認定為有偽卡交易。
焦點二、原告胡某某在英國出差期間,發(fā)生在英國SLOUGH小鎮(zhèn)的9筆取現(xiàn)是否屬偽卡交易。
本院認為,倫敦時間6月18日至6月21日,涉案借記卡在SLOUGHTRADING2SLOUGHGBR及SLOUGHTRADING3SLOUGHGBR處分三天9次取現(xiàn),原告出差地潤英聯(lián)英國有限公司距上述交易點車程約1小時,其中6月19日、6月21日這兩天的取現(xiàn)交易發(fā)生時,原告均在該公司參加培訓,被告目前也無證據(jù)證實原告有串通他人取現(xiàn)的事實,且原告人在英國期間發(fā)生的9筆取現(xiàn)和原告人在美國期間發(fā)生的11筆不認可取現(xiàn)中的8筆取現(xiàn),共計17筆取現(xiàn)均在上述2臺ATM機上完成,故可認定也屬偽卡交易。
焦點三、原告在美國期間,發(fā)現(xiàn)卡內(nèi)余額不足,致電被告客服詢問,是否屬未引起足夠重視,造成損失擴大。
本院認為,從被告整理的電話錄音材料來看,原告要求被告客服查詢其丈夫轉(zhuǎn)賬給爭議借記卡的錢款是否入賬,被告客服作為專業(yè)人員并沒有指導原告如何查詢,只告知如果卡內(nèi)沒錢,要到對方轉(zhuǎn)出銀行去查。因原告攜帶的招商銀行信用卡尚有使用額度,不影響日常生活所需,故未進一步詢問。所以,不能認定原告應承擔對損失擴大的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胡某某在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處辦理了借記卡并將資金存入卡內(nèi),原、被告之間建立儲蓄存款合同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第六條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quán)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在儲蓄存款合同關系中,被告作為商業(yè)銀行對作為存款人的原告,具有保障其賬戶資金安全的法定義務。為此,被告作為借記卡的發(fā)卡行及相關技術、設備和操作平臺的提供者,應當采取嚴格的技術保障措施,以增強防范銀行卡違法犯罪行為的能力?,F(xiàn)被告在儲蓄存款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xiàn)偽卡盜刷,對原告賬戶資金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又無證據(jù)證明原告存在違約行為可以減輕責任,被告對原告的賬戶資金損失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故原告有權(quán)要求被告賠償被盜刷的錢款。原告之訴,可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胡某某人民幣53,726.76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43.20元,由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金融法院。
審判員:馮??瑋
書記員:朱云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