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現住天津市河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何極,黑龍江何極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常曉廣,黑龍江何極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五常市杜家鎮(zhèn)開發(fā)村。法定代表人:李守艷,職務,經理。被告: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現住五常市。被告:慈恒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現住五常市。被告:李守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現住五常市。被告:周萬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公司職員,現住五常市。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克友,黑龍江東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胡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及慈某某償還借款3,900,000元,逾期利息351,000元(從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11月10日15個月,按照月利率6厘計算),本息合計4,251,000元,其余利息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2、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及慈兆清承擔連帶責任。審理過程中,胡某某請求增加李守艷、慈恒偉、周萬富為本案共同被告,變更訴訟請求為: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慈某某、慈恒偉、李守艷、周萬富償還本金3,900,000元,利息1,029,600元,律師代理費40,000元,其余利息按月利率2.4分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五被告承擔連帶責任,訴訟費由被告方承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7月15日慈某某在胡某某處借款人民幣700,000元,約定于8月1日前還清。8月3日慈某某又在原告處借款3,200,000元,約定于2016年8月30日還清。因慈某某在8月30日沒有按約定還款,8月30日慈某某給原告出具了借條,雙方約定9月10日前將全部借款3,900,000元償還給胡某某,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在借條上加蓋了公章。但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及慈某某沒有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原告多次索要欠款,二被告拒不履行還款義務。變更訴訟請求的事實與理由:2017年2月25日雙方簽訂補充協議,此協議第四條約定“如果到4月10日前甲方(五發(fā)米業(yè)、慈某某)沒有歸還本金叁佰萬元,甲方要按照乙方(胡某某)投資總額按照銀行四倍利息賠付乙方,剩余的投入資金總額計算,另加分紅120萬,同時計算利息”,第六條約定“如補充協議不能履行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2017年4月10日前被告沒有按照約定履行償還借款3,000,000元的義務。從2017年4月10日起被申請人所欠3,900,000元應當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即月息2.4分給付利息,從2017年4月10日計算至2018年3月10日11個月3,900,000元本金的利息1,029,600元,扣除原告在起訴狀中要求的351,000元,本次增加678,600元,其余利息按照月息2.4分標準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給付律師代理費40,000元,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五被告承擔連帶給付責任,上述增加訴訟請求的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擔。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辯稱,公司從未向原告借過任何款項,公司與原告之間沒有任何借貸關系,公司從未在慈某某給原告出具的借據上蓋章,另外原告在起訴狀中已經自認,是慈某某向其借款,既然是慈某某向其借款,那么就與公司沒有關系,公司既不是借款主體更沒有收到此筆款項,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與公司沒有關系。慈某某辯稱,答辯人從未向原告借過任何款項,雙方之間從未發(fā)生過任何借貸關系,答辯人也從未給原告出過借據,雙方之間沒有借款合意,原告也從未給答辯人實際支付借款,答辯人也從未要求原告將款項打入其他人賬戶,原告所述事實完全是虛構的。另外答辯人更沒有向原告借款的必要,3,900,000元如此大的款項,如沒有特殊需要,如此之大的借款與常理不符,因雙方不存在借貸關系,更談不上利息的問題,原告所主張的利息更沒有事實和法律基礎,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李守艷辯稱,原告所述此筆借款,與我沒有任何關系,我從未向原告借過任何款項。慈恒偉辯稱,原告所述此筆借款,與我沒有任何關系,我從未向原告借過任何款項。周萬富辯稱,我沒有授權任何人在任何協議上簽字,其他人的代理簽字我均不認可,均不具有法律效力,原告所主張的補充協議,與我沒有任何關系。胡某某圍繞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證據如下:證據一、2016年7月15日被告慈某某出具的借據原件一份。擬證明2016年7月15日被告慈某某在原告處借款700,000元。證據二、2016年8月30日被告慈某某和被告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給原告出具的借條復印件一份。借條內容:“我兩次從胡某某借人民幣三百九十萬元整。第一次7月15日借700,000元,應在8月1日歸給胡某某。因資金緊張,二次在胡某某借人民幣三百二十萬元,答應8月30日歸給胡某某。因資金緊張沒有到賬,和胡某某商定在9月10日前給胡某某。”通過證據一、證據二擬證明被告慈某某和五發(fā)米業(yè)共同向原告借款3,900,000元,3,200,000元中200,000元是利息。證據三、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與胡某某簽訂的借款協議原件一份。擬證明2016年8月2日,被告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向原告胡某某借款3,500,000元,約定購買稻谷。證據四、銀行轉款憑證原件兩份。擬證明:1.被告慈某某于2016年7月15日收到原告通過平安銀行轉給其的700,000元;2.2016年8月2日,原告胡某某通過平安銀行為被告轉款3,000,000元,轉到被告指定的收款人王微微名下。原告說明兩份轉款憑證一筆是700,000元,一筆是3,000,000,外加200,000的借款利息總計3,900,000元,擬證明被告慈某某及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已經收到該款。證據五、協議三份。擬證明:1.2016年8月9日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與胡某某簽訂的合作協議原件一份,擬證明原、被告之間是借貸關系不是合作關系,因為在這份協議當中體現的主要內容是原告每年收取固定利潤2,168,000元。2.2016年9月28日胡某某與慈某某、慈恒偉、周萬富、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原件一份,擬證明原、被告之間名為合作實為借貸,原因基于協議約定“期滿甲方無條件全部退款”。3.2017年2月25日補充協議原件一份,擬證明原告與五被告之間屬于民間借貸關系,被告應當按照四倍銀行利息支付3,900,000元的利息和原告支付的律師費應由被告承擔。證據六、被告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守艷、監(jiān)事慈恒偉于2017年4月初為原告出具的承諾書原件一份。擬證明原、被告之間是借貸關系,被告沒有按約定在2017年4月10日前還款3,000,000元。證據七、五發(fā)米業(yè)工商登記檔案一套。擬證明被告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股權從2009年10月到2017年3月22日變動情況,證明被告沒有按照2016年9月28日簽訂的協議履行將原告變更為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股東,原告與被告之間沒有合作關系,屬于民間借貸的合同關系,原告提供的資金是借款,被告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性質已經變成李守艷獨資。證據八、胡某某與何極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委托協議及銀行交易清單原件一份。擬證明原告支付了8萬元的律師費。對胡某某的提交的證據,五被告質證認為:對于證據一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與本案沒有關聯,與原告所主張的數額不相符,不能證明是本案的借款證據;證據二是借條復印件,復印件不具有真實性,是偽造的,即使是真實的,也與五被告沒有任何關系,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沒有在任何借條上蓋過章,即使是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蓋章,原告在起訴狀中已經自認,是慈某某向其借款,另外也不能就此推定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及其他四位被告承擔連帶責任,因為承擔連帶責任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公司既不是借款主體,更不是擔保人,因此根據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21條規(guī)定,法院應不予支持;對證據三協議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首先從借款時間上來看,該協議的借款時間為2016年8月2日,與原告起訴中所述8月3日恰恰矛盾,另外該協議的主體為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與胡某某,雖然慈某某簽字,但是對慈某某并無必然約束力,另外該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協議明確約定,以借款方法人簽字為準,此協議生效,協議簽訂時即2016年8月2日,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法人為慈兆林,慈某某當時不是公司法人,因此該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協議有法律效力,與本案更是沒有關聯,該協議約定借款金額為3,500,000元與原告訴狀中所述3,200,000元完全矛盾,因此與該案沒有任何關聯;對證據四、平安銀行銀行轉款憑證原件兩份,原告擬證明1.被告慈某某于2016年7月15日收到原告通過銀行轉給其的700,000元;2.2016年8月2日原告胡某某通過銀行為被告轉款3,000,000元,轉到被告指定的收款人王微微名下。剛才舉證的兩份轉款憑證一筆是700,000元,一筆是3,000,000元,外加200,000元的借款利息總計3,900,000元,證明被告慈某某及五發(fā)米業(yè)已經收到該款;對證據五2016年8月9日原被告簽訂的合作協議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該協議恰恰證明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與胡某某之間是一種合作關系,此協議明確約定了合作期限為10年,即到2020年7月26日止,同時也明確約定了利潤的分配方式,因此該協議是一份典型的投資入股協議,應當受到《公司法》的保護,與借貸沒有任何關系,另外8月9日這份協議,已經被雙方于2016年9月28日所簽訂的協議所代替,因此8月9日這份協議已經不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在上次庭審時原告已經自認,原告投入的12,000,000元是履行協議內容,既然是履行協議就與借貸沒有任何關系;2016年9月28日的合作協議,根據合同法第77條規(guī)定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該協議恰恰是對8月9日雙方簽訂協議的變更,因為出資都是1,200,000元都是一個事,因此該協議視為變更協議,根據第2條胡某某出資1,200,000元,享有公司40%股權,同時已經享有了利益分成,同時結合第2條進一步證明否定了借貸關系存在,是投資入股關系;對2017年2月25日補充協議,對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協議內容為補充協議,無法證明補充的是哪個協議,該協議涉及的內容是1,200,000元糾紛,與原告起訴的兩筆借款3,000,000元和3,900,000元完全不一致,且主體也不相符,因此該協議不是對原告所主張的借款的補充,同時一個協議補充在兩個案子里自相矛盾,該協議是在原告起訴之前形成,原告在起訴時已經自認有兩個被告,該協議又增加被告也充分說明到底是誰欠原告錢,原告自己也說不清楚,同時協議明確約定,甲方給乙方1,200,000元利潤分紅,進一步印證了原告對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擁有股權的事實,因此協議約定退還3,000,000元本金是原告與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商定的股權退出計劃,協議主體為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其他自然人簽字是行使股東權的行為,權利義務應該歸屬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該協議與雙方2016年8月9日簽訂的協議相互沖突,這份協議簽訂之前,原告已經履行了股權投資的出資義務,完成了股權投資,擁有公司股權,因此該協議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時該協議還明確約定,管轄法院為天津市河北區(qū)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不應在五常院進行審查,同時被告認為該份協議在第一次庭審時并未出示,因為該協議的爭議糾紛是1,200,000元,被告認為原告是在規(guī)避級別管轄,因此更不應該被法庭予以采信。對證據六該協議真實性沒有異議,協議承諾在2017年4月10日前還款3,000,000元,與原告主張的數額及主體均不相符,該協議約定的是利潤分紅1,200,000元,證明原告收到了1,200,000元利潤分紅,同時進一步印證,2016年9月28日簽訂的協議真實合法性。另外對證據六李守艷、慈恒偉于2017年為原告出具的承諾書原件真實性有異議,因為該協議落款沒有時間,缺少法定要件,什么時間出具的不知道,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補充協議第二條雙方協商2016年10月1日起就已經產權利潤分紅,與原告所主張的10月14日發(fā)生借款完全矛盾,是利潤分成在先,借款時間在后,因此顯然不是一回事;對證據七公司章程真實性沒有異議,股東是否在工商進行了登記不影響股東資格的確定,根據協議胡某某成為五發(fā)米業(yè)公司隱名股東,同時該章程恰恰能夠證實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印證雙方在9月28日簽訂的協議合理合法性;對證據八委托代理合同是否真實不清楚,對轉賬協議有異議,并沒有轉入律師事務所賬戶,不能證明律師事務所收到了該筆代理費,同時如果收到了代理費應當向委托人出具正規(guī)發(fā)票,代理人沒有發(fā)票,因此不能證明該代理關系是否真實,如果真實的進一步說明涉嫌偷稅漏稅問題。以上證據本院認證意見如下:證據一、證據二、證據三及證據四,共同證明了胡某某與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之間發(fā)生的經濟往來及資金流動數額,并與證據五中第三份2017年2月25日的補充協議相互印證,證明胡某某與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之間因借貸關系及合作意向發(fā)生了資金往來,因此與本案相關聯,且證據間相互佐證,對證據一、證據二、證據三、證據四及證據五中的2017年2月25日的補充協議予以采信。證據五中的2016年8月9日胡某某與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慈某某簽訂的合作協議,由于2016年9月28日再次就合作問題重新簽訂了一份協議,2016年8月9日簽訂的合作協議已不再履行,故僅對2016年8月9日協議的真實性予以確認;2016年9月28日簽訂的合作協議反應了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由合同各方簽名或蓋章,被告方均無異議,與本案具有關聯性,予以采信;證據六中約定的于2017年4月10日前還款的承諾與2017年2月25日簽訂的補充協議內容具有一致性,并有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守艷與監(jiān)事慈恒偉簽名,本院予以釆信;證據七、五發(fā)米業(yè)工商登記一套,該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并由五常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檔案室蓋章,予以采信。證據八、委托協議及銀行轉賬單中所顯示的轉賬80,000元(兩起案件)[系(2017)黑0184民初4299號及(2017)黑0184民初4300號兩案件共計訴訟費]事實存在,且該部分律師費未超過《黑龍江省物價監(jiān)督管理局黑龍江省司法廳關于律師服務收費標準<黑龍江省物價監(jiān)督管理局、黑龍江省司法廳黑價聯[2015]25號>》文件中涉及財產關系案件分段比例累加收費標準,予以釆信。依據當事人陳述和采信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注冊資本500,000元,股東為慈某某、李守艷,法定代表人慈某某。2009年10月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為10,000,000元,股東仍為慈某某、李守艷,法定代表人慈某某。2014年9月4日李守艷與慈某某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投資3,200,000元轉讓給慈兆林春,2014年10月慈某某任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有限公司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股東、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冊資本30,000,000元。2016年9月29日慈某某與慈恒偉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公司股權以30,000,000元轉讓給慈恒偉,五發(fā)米業(yè)公司修訂公司章程,公司注冊資本50,000,000元,公司股東為慈恒偉出資40,000,000元占股80%,周萬富出資5,000,000元占股10%,慈兆林出資5,000,000元占股10%。慈恒偉為公司執(zhí)行董事,周萬富為公司法定代表人。2017年3月22日周萬富、慈恒偉、慈兆林與李守艷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周萬富、慈恒偉、慈兆林同意由李守艷接收全部股權,公司變更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約定“轉讓方周萬富、慈兆林、慈恒偉同意將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公司100%股份轉讓給李守艷,折現金5,000,000元,…股權轉讓價格及方式、支付期限:2017年3月30日前李守艷向周萬富支付現金500萬元;2017年3月30日前李守艷向慈恒偉支付現金4000萬元;2017年3月30日前李守艷向慈兆林支付現金500萬元;”同日,五常市市場管理局批準了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股東變更登記。五發(fā)米業(yè)公司任命李守艷為法定代表人,免去周萬富法定代表人職務,任命慈恒偉為公司監(jiān)事,免去李守艷監(jiān)事職務。2016年7月15日慈某某給胡某某出具借據一份,寫明“上記借款系借胡某某人民幣柒拾萬元。7月29日還貳拾萬元,8月9日還伍十萬元。借款人慈某某”。當日胡某某通過銀行轉款700,000元。2016年8月2日慈某某與胡某某簽訂協議,約定“經雙方友好協商,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借用胡某某叁佰伍拾萬元整,購買稻谷事宜,達成如下協議:一、借用期為25天,到8月31日為止。二、所得利潤,用于山莊建設(20萬元)。三、此協議雙方共同遵守,如有違約,按銀行的4倍利息歸還乙方,按借款日期為準,直至借款歸還日。以借款方法人簽字為準,此協議生效。收款人王微微農業(yè)銀行62×××75賬戶”。當日胡某某通過平安銀行轉款給王微微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哈爾濱五常市支行62×××75(稻谷)的流動資金。甲方負責按照乙方認可的價格實行包銷……雙方在每年7月26日結算,乙方每年收取固定利潤為人民幣貳佰壹拾陸萬捌仟元作為投資收益(凈收益),其余利潤全部歸甲方所有”。2016年9月28日又簽訂合作協議,甲方:慈恒偉、慈兆林、周萬富、五發(fā)米業(yè)公司,乙方:胡某某,協議約定:“1.甲方慈恒偉、慈兆林、周萬富是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的注冊股東,其中,慈恒偉出資4000萬、慈兆林出資500萬、周萬富出資500萬,現甲方決定乙方合作共同經營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2.甲、乙雙方確認,乙方胡某某出資1200萬元,享有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40%的股權,其余三方慈恒偉、慈兆林、周萬富合計享有60%的股權,甲乙雙方按此確認比例,享有權利,承擔義務,每年終結算一次(10月1日),雙方按此確認比例檢出成本后分配利潤。3.乙方派主管財務人員一名,擔任財務總監(jiān),全權負責公司全部財務工作……公司款項支出,需甲、乙雙方共同確認房可支付。4.甲、乙雙方按照約定持有股權的比例,共同到公司注冊地市場監(jiān)督管委,辦理股權登記事宜。5.雙方約定合作期限為十五年,合作期滿,甲方無條件退還乙方全部投資款,合作終止,合作期間,甲方如有損害一方全一行為,乙方有權解除合作,收回投資…8.甲方向乙方提供企業(yè)2年內的一切財務和貸款和外欠債務報表,以備乙方對企業(yè)發(fā)展做出計劃,乙方接管所有企業(yè)財務共同支付往來款?!缬袪幾h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到天津市河北區(qū)人民法院裁定。”此外還約定乙方派員全權負責公司財務工作及辦理股權登記等事宜。2017年2月25日由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與胡某某簽訂補充協議,約定“1.在2017年4月10日前,還本金叁百萬元整。2.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1日所投資金壹千貳百萬元,雙方商定甲方給乙方120萬元利潤分紅。3.歸還本金3000000元后,協商余下資金投入和利潤分紅。4.如果到4月10日前甲方沒有歸還本金叁百萬元,甲方要按乙方投資總額,按銀行的四倍息賠付乙方,剩余的投入資金總額計算,另加分紅120萬元同時計算利息。5.如補充協議不能履行,到天津市河北區(qū)人民法院裁定,裁定敗訴方承擔勝訴方的律師費、訴訟費和一切差旅費由敗訴方承擔。補充協議與原協議具有同的的效力”。慈某某、李守艷、慈恒偉在協議上簽名,周萬富沒有到場,簽名由他人代簽,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加蓋了公章。其后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守艷、監(jiān)事慈恒偉給胡某某出具一份還款承諾,“2017年4月10日還款3000000人民幣,雙方協商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4月10日為止利潤分紅120萬元”。到期后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未按約定歸還款。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一、簽訂合作協議之前的借款事實是否真實存在。慈某某辯稱,“其從未向原告借過任何款項,雙方之間從未發(fā)生過任何借貸關系。答辯人也從未給原告出過借據,雙方之間沒有借款合意,原告也從未給答辯人實際交付借款,答辯人也從
原告胡某某與被告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慈某某、李守艷、慈恒偉、周萬富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2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胡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何極、常曉廣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慈某某、李守艷、慈恒偉、周萬富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克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一、簽訂合作協議之前的借款事實是否真實存在。慈某某辯稱,“其從未向原告借過任何款項,雙方之間從未發(fā)生過任何借貸關系。答辯人也從未給原告出過借據,雙方之間沒有借款合意,原告也從未給答辯人實際交付借款,答辯人也從未要求原告將款項打入其他人的賬戶,原告所述事實完全虛構?!北驹赫J為,慈某某作為當時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分別于2016年7月15日向原告借款70萬元,于2016年8月2日借款320萬元,其中20萬元是利息,本院認為,慈某某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原告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兩筆款項已經轉帳交付,并由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守艷、監(jiān)事慈恒偉給胡某某出具一份還款承諾,故該兩筆借款的事實真實存在。又因胡某某與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及補充協議確認了胡某某向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投入資金12,000,000元的事實,胡某某亦自認現有證據證明的所有借款都包含于12,000,000元之中。雙方開始形成的借款合同關系因后簽訂的合作協議及補充協議而改變,對于原告投入到五發(fā)米業(yè)公司的12,000,000元本金及投資收益的償付應按照兩份協議約定履行給付義務。因原、被告于2016年9月28日簽訂的合作協議并非股權轉讓協議,原告沒有取得公司股權及股東資格,沒有被載入公司章程,沒有載入股東名冊及并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變更手續(xù),被告抗辯稱原告已經成為公司股東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被告抗辯稱原告已經成為公司隱名股東的主張,本院認為,原告并未購買本案中被告公司股東的股權,雙方亦沒有達成代持股權的協議,因此五被告沒有原告成為隱名股東的證據。原、被告之間的合同關系已被其后簽訂的補充協議所解除,雙方約定“歸還本金300萬元后,協商與下資金投入和利潤分紅。如果到4月10日前甲方沒有歸還本金叁百萬元,甲方要按乙方投資總額,按銀行的四倍息賠付乙方,剩余的投入資金總額計算,另加分紅120萬元同時計算利息。”故原告請求按照補充協議約定返還借款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二、關于原告主張債權數額的認定。依據雙方于2017年2月25日簽訂的補充協議雙方已解除了前期簽訂的合作協議,對于返還投資款及利潤分紅的數額及給付時間已約定明確,實際該投資款在約定期限內未付應視為欠款。但是胡某某要求五發(fā)米業(yè)公司償還欠款本金人民幣3,900,000元,并按照本金3,900,000元月息2.4分計算從2017年4月10日計算至2018年3月10日11個月的利息1,029,600元的訴訟請求,因庭審中原告自認此次起訴的3,900,000元借款其中已包含利息200,000元,故本院對胡某某的訴訟請求中要求投資款本金3,700,000元予以支持,對其主張的200,000元不予支持;對于12,000,000元投資款的利息,因其3,700,000元已包含在12,000,000元投資款中,2017年2月25日五發(fā)米業(yè)公司與胡某某簽訂的補充協議已作出了明確約定,“2016年10月1日—2017年4月1日所投資金壹千貳百萬元,雙方商定甲方給乙方1,200,000元利潤分紅……如果到4月10日前甲方沒有歸還本金叁百萬元,甲方要按乙方投資總額,按銀行的四倍息賠付乙方,剩余的投入資金總額計算,另加分紅1,200,000元同時計算利息?!币虼耍瑢τ谕顿Y款本金3,700,000元于2017年4月10日以前的利息就是固定的1,200,000元,3,700,000元在12,000,000元中占比部分應為370,000元,故對該部分利息予以支持;至于2017年4月10日以后的利息,胡某某與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之間于2017年2月25日補充協議中雙方約定“于2017年4月10日歸還部分欠款,如不能歸還欠款部分欠款,依照銀行四倍息賠付”。因該協議中未就“四倍息”確定具體利率,現胡某某主張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息四倍利息月利率2.4分計算,本院認為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本院按照雙方之前約定的投資收益率月息2分予以調整。三、還款責任主體的確定。胡某某的1,200,0000元投入到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慈某某、李守艷、慈恒偉出具借款手續(xù)屬于職務行為,應由五發(fā)米業(yè)公司承擔還款責任。雖然2016年9月28日周萬富、慈兆林、慈恒偉與胡某某簽訂了合作協議,按照協議約定周萬富、慈兆林、慈恒偉于2016年9月29日成為公司股東,但是該協議中對股東的違約行為沒有承擔保證責任的約定,胡某某要求周萬富、慈恒偉對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給付責任的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股東只有在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的情況下才能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慈某某、李守艷、慈恒偉以公司名義與胡某某簽訂協議時,慈恒偉是公司股東,李守艷是公司監(jiān)事,慈某某與公司沒有法律關系,簽訂的補充協議加蓋了公司公章,因此法律責任應由公司承擔。李守艷、慈恒偉在簽訂還款承諾時,李守艷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慈恒偉是公司監(jiān)事,出具的承諾雖未加蓋公司公章,但是仍是職務行為。因本案中慈某某、李守艷、慈恒偉、周萬富不具有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定情形,原告訴請上述四被告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關于五被告提出補充協議約定管轄的法院,本院不具有管轄權的抗辯主張,本院認為,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未提出管轄權異議并已應訴答辯的,視為本院具有管轄權,且該案不違反級別管轄的規(guī)定,故對五被告的該抗辯理由本院不予采納。原告主張的律師費在補充協議中有明確約定,且該部分律師費未超過收費標準,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七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給付胡某某借款本金3,700,000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付;二、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給付胡某某借款利息1,029,600元(按照借款本金3,700,000元計算,2017年4月10日前的利息按照370,000元計算,自2017年4月11日起至2018年3月10日止的利息810,4000元,以原告主張的數額為準),此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付;并同時給付自2018年3月11日起至本息全部還清之日止的利息;三、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給付胡某某律師代理費40,000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付;四、駁回原告胡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1,794元,由五常市五發(fā)米業(yè)有限公司負擔50,954.26元,胡某某負擔839.74元。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畢景新
審判員 楊子恩
審判員 李金龍
書記員:郎曉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