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肖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邯鄲市邯山區(qū)。
委托代理人趙文杰,河北盛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原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邯鄲市叢臺區(qū)人民東路350號嘉華大廈19層1902號。
法定代表人徐玉桃,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鐸良,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律師邯鄲分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趙艷偉,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律師邯鄲分所律師。
原告肖某與被告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業(yè)房地產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孟偉彬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肖某委托代理人趙文杰,被告新業(yè)房地產公司委托代理人趙艷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3年8月13日,原告肖某(××)與被告新業(yè)房地產公司(乙方借款人)簽訂借款協(xié)議,約定“甲方出資伍萬元整,按季結息,年利率24%,供乙方臨時使用。借款期限從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9月18日止。結算方式從收到款項之日算起,按實際天數(shù)算頭不算尾,按季度結息;每季末次月8日前為固定結息日,整年到期由財務直接匯入客戶提供的銀行卡上”。2013年9月18日,原告向被告支付5萬元。2013年10月11日,原告肖某(甲方)與被告新業(yè)房地產公司(乙方)簽訂委托投資協(xié)議書,約定“甲方委托乙方投資5萬元。使用期限為壹年,自2013年10月11日至2014年10月11日。投資收益為固定收益率,每年為委托投資本金的24%,計壹萬貳仟元整,乙方按季支付甲方利息”。同日,甲方向被告支付5萬元。
針對第一筆借款,被告分別于2014年1月6日、4月8日、7月3日向原告支付3000元,于2014年12月18日向原告支付1500元,于2015年2月14日向原告支付10000元。針對第二筆借款,被告分別于2014年1月11日、4月11日、7月11日向原告支付3000元,于2015年1月16日向原告支付1500元,于2015年3月10日向原告支付10000元。
另查明,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原名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根據(jù)原告提交的借款協(xié)議,結合收款收據(jù),可以證實被告分兩次共向原告借款10萬元的事實,對該兩筆借款,被告應予償還。被告辯稱2013年10月9日向原告支付利息3400元,2014年9月18日向原告支付利息2600元以及2014年10月11日向原告支付利息3500元,原告予以否認,且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約定年利率為24%,按季支付利息,被告辯稱上述付款均為利息,于日常生活經驗不符,對被告的辯稱,本院不予采納?!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原被告雙方未約定還款的性質,故被告向原告支付的款項均應為利息?!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jù)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shù))。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針對第一筆借款5萬元,成立于2013年9月18日,原、被告雙方約定月利率2%,被告分別于2014年1月6日、4月8日、7月3日支付的利息符合規(guī)定。從2014年7月4日至2014年11月21日,應還利息為4700元(6.00%×4÷360天×141天×50000),從2014年11月22日至2014年12月18日,應還利息為840元(5.60%×4÷360天×27天×50000),被告實際支付利息1500元,尚欠利息4700+840-1500=4040元。從2014年12月19日至2015年2月14日,應還利息為1804元(5.60%×4÷360天×58天×50000),被告實際償還10000元,對于超出部分10000-1804=8196元應折抵本金,折抵后本金為50000-8196=41804元。綜上,截至2015年2月14日,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41804元,利息4040元。對于2015年2月15日之后的利息,被告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同期貸款利率四倍向原告支付。針對第二筆借款5萬元,成立于2013年10月11日,原、被告雙方約定月利率2%,被告分別于2014年1月11日、4月11日、7月11日向原告支付的利息符合規(guī)定。從2014年7月12日至2014年11月21日,應還利息為4433元(6.00%×4÷360天×133天×50000),從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1月16日,應還利息為1742元(5.60%×4÷360天×56天×50000),被告實際支付利息1500元,尚欠利息4433+1742-1500=4675元。從2015年1月17日至2015年2月28日,應還利息為1338元(5.60%×4÷360天×43天×50000),從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0日,應還利息為297元(5.35%×4÷360天×10天×50000),被告實際償還10000元,對于超出部分10000-1338-297=8365元應折抵本金,折抵后本金為50000-8365=41635元。綜上,截至2015年3月10日,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41635元,利息4675元。對于2015年3月11日之后的利息,被告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同期貸款利率四倍向原告支付。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肖某借款本金83439元,利息8715元,并支付利息(其中第一筆以41804元為基數(shù),自2015年2月15日起至本判決確定履行之日止;第二筆以41635元為基數(shù),自2015年3月11日起至本判決確定履行之日止,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四倍計算);
二、駁回原告肖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00元,減半收取1150元,由原告肖某負擔90元,被告邯鄲市新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負擔10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孟偉彬
書記員:李曉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