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人劉海燕,秦皇島燕海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董乃如,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秦皇島市盧龍縣,系肖某某系丈夫。
再審被上訴人(一審原告)惠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秦皇島市海港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劍,河北吳秀萍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有限公司(原名稱: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海港區(qū)青龍酒店院內。
法定代表人:朱福辰,董事長。
惠某與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辰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于2007年4月24日作出(2006)海民初字第2891號民事判決書,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肖某某不服,向本院提出再審申請,本院于2011年4月19日作出(2009)秦民監(jiān)字第92號民事裁定,指令海港區(qū)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再審。該院在審理期間,依法追加肖某某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并于2014年1月2日作出(2012)海民再字第00007號民事判決,肖某某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肖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海燕、董乃如,惠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劍到庭參加了訴訟。福辰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惠某于2006年11月14日訴稱,2001年4月12日,經其本人與福辰公司及秦皇島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協(xié)商,福辰公司同意以坐落于秦皇島市電子玻璃廠廠北福濤公寓1號樓2棟3單元4層3號,面積70.37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套替秦皇島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償還其本人154767.3元的債務,并于當日雙方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一份,該合同約定該房屋交付使用日期為2001年7月30日,未約定辦理產權證的日期。合同簽訂后福辰公司向其出具收據(jù)一份,證實其本人向福辰公司交付購房款154767.3元,債務承擔行為完成。2001年7月30日,福辰公司如約向其本人交付了該套房屋,其自交付之日起至今一直在該套房屋中居住。但其多次要求福辰公司出具相關手續(xù)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福辰公司一直未能辦理。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求法院確認訴爭房屋歸其所有并判令福辰公司給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并要求福辰公司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福辰公司未答辯。
原審法院一審查明,惠某與福辰公司于2001年4月12日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臨時)》一份,合同約定:商品房經營單位秦皇島福辰置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為合同甲方,購房者惠某為合同乙方,乙方購買甲方商品房,坐落在秦皇島市電子玻璃廠廠北福濤公寓1號樓2棟3單元4層3號,住宅樓面積70.37平方米,單價為2190元每平方米,金額為154767.3元,抵二建國貿工程欠款154747.3元,商品房交付使用日期為2001年7月30日,乙方交完購房款后辦正式合同,產權歸乙方所有;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簽字后具有法律效力。該合同經惠某、福辰公司雙方簽字生效。合同簽訂后,惠某于當日依合同約定向福辰公司交付購房款154767.3元,福辰公司向惠某出具收據(jù)一份。2001年7月30日,福辰公司依合同約定向惠某交付了該套房屋,惠某自交付之日起至今一直在該套房屋中居住?;菽骋蟾3焦境鼍呦嚓P手續(xù)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福辰公司一直未能辦理。為此,惠某訴訟來院,要求法院確認訴爭房屋歸其所有并判令福辰公司給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并要求福辰公司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原審法院一審認為,2001年4月12日,惠某與福辰公司簽訂的《商品房銷售合同(臨時)》合法有效?;菽嘲春贤s定履行了自己的義務。福辰公司雖然依合同約定向惠某交納了房屋,但一直未出具相關手續(xù)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因此對惠某要求確認訴爭房屋歸其所有并判令福辰公司給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遂缺席判決,一、秦皇島市福濤公寓1號樓2棟3單元4層3號房屋歸惠某所有;二、被告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為惠某辦理房屋權屬證書。案件受理費7608元,由福辰公司擔負。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肖某某申請再審稱,海港區(qū)法院依據(jù)殘缺證據(jù)而判決是錯誤的,嚴重的違反了程序法和實體法,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海港區(qū)法院依法撤銷(2006)海民初字第2891號民事判決書。要求判決訴爭房屋紅衛(wèi)里36棟3單元7號歸其所有。
惠某辯稱,1、本案由案外人肖某某提起再審違反法律規(guī)定。2、惠某對訴爭房屋擁有合法的所有權。3、本案第三人肖某某與福辰公司惡意串通、損害原告合法利益所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無效。4、堅持原一審的訴請。
原審法院再審查明,1998年11月16日,秦皇島市電子玻璃廠與福辰公司簽訂土地開發(fā)合同書,秦皇島市電子玻璃廠只出土地(土地使用權),福辰公司投入全部建設資金,包括辦理各項手續(xù)及應交納的所有費用,雙方擬興建商場、住宅、寫字樓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yè)樓,通過開發(fā)雙方獲取利益。雙方在房產銷售問題上,應本著各自銷售各自所分得的房產,任何一方不得銷售對方的房產,但在房產銷售時雙方必須通過聯(lián)合開發(fā)辦公室辦理登記手續(xù),在以福辰房地產開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辦理售房手續(xù)。
2000年7月5日福辰公司名稱由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有限公司變更為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經惠某與福辰公司、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協(xié)商,福辰公司同意以坐落在秦皇島市電子玻璃廠廠北福濤公寓1號樓2棟3單元4層3號(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紅衛(wèi)里36棟3單元7號)面積7O.37平方米的商品房一套替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償還欠惠某154767.3元的債務,后惠某與福辰公司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臨時)》一份,該份合同未標注合同簽訂日期,合同約定:商品房經營單位福辰公司為合同甲方,購房者惠某為合同乙方,乙方購買甲方商品房,坐落在秦皇島市電子玻璃廠廠北福濤公寓1號樓2棟3單元4層3號,住宅樓面積70.37平方米,單價為2190元每平方米,金額為154767.3元,合同付款方式注明,“抵二建國貿工程欠款154767.3元”,商品房交付使用日期為2001年7月30日,乙方交完購房款后辦正式合同,產權歸乙方所有;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雙方簽字后具有法律效力。該合同經惠某、福辰公司雙方簽字生效。福辰公司于2001年4月12日向惠某出具今收到惠某交來購房款154767.3元收據(jù)一張,2001年7月30日后不久,福辰向惠某交付了該套房屋。
肖某某與福辰公司于2001年3月18日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出賣人為福辰公司,買受人為肖某某,合同約定,出賣人福辰公司將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紅衛(wèi)里36棟3單元7號商品房賣給肖某某,房款為137629元。肖某某于2004年12月20日交付購房款137629元,并取得不動產專用發(fā)票,肖某某于2004年8月18日從福辰處取得房屋兌現(xiàn)通知書,于2008年11月13日取得秦私房字第××號房產證,同年11月26日取得秦籍國用2008第002-142895號土地使用證。
原審法院再審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本案中惠某與福辰公司簽訂的《商品房銷售合同(臨時)》和肖某某與福辰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均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均應為有效合同,合同當事人應當恪守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義務。在合同簽署后,惠某和肖某某均按約履行支付房款義務,福辰公司應承擔合同項下義務。在惠某和福辰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臨時)》后,福辰依照合同約定將訴爭房屋交付惠某且惠某居住至今,惠某對訴爭房屋系合法占有,依法確認秦皇島市紅衛(wèi)里36棟3單元7號房屋物權屬于惠某所有。惠某要求確認訴爭房屋歸其所有并判令福辰給其辦理房屋權屬證書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該院作出的(2006)海民初字第2891號民事判決書應當依法予以維持。肖某某和福辰公司之間簽署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不適合繼續(xù)履行也無法履行。對肖某某的訴訟請求應當依法予以駁回,肖某某的辯解不成立,肖某某和福辰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可另行解決。遂判決,一、維持該院(2006)海民初字第2891號民事判決書。二、駁回申請再審人肖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本案中惠某與福辰公司簽訂的《商品房銷售合同(臨時)》和肖某某與福辰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均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均應為有效合同,合同當事人應當恪守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義務。在合同簽署后,惠某和肖某某均按約履行了支付房款義務,福辰公司應承擔合同項下義務。福辰公司依照合同約定將訴爭房屋交付惠某且惠某居住至今,惠某對訴爭房屋系合法占有,應依法確認秦皇島市紅衛(wèi)里36棟3單元7號房屋物權屬于惠某所有。肖某某和福辰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可另行解決。綜上,肖某某上訴理由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原一審案件受理費7608元、再審二審案件受理費7608元共計15216元由秦皇島市福辰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崔冠軍 審 判 員 史林波 代審判員 可小平
書 記 員 杜禹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