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某房
李某某
杞偉(湖北薈才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肖某房。
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
委托代理人杞偉,湖北薈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肖某房與上訴人李某某因合同糾紛一案,均不服湖北省鄖西縣人民法院(2015)鄂鄖西民初字第0018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1月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妍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張洪、劉占?。ㄖ鲗彛﹨⒓拥暮献h庭,并于2016年1月2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肖某房,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杞偉到庭參加了訴訟。經(jīng)合議庭評議,并報請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肖某房在一審法院請求:依法確認其與李某某之間的口頭買賣倍子合同不成立,李某某返還其100000元,并自2008年10月1日起按月息2分支付資金占用利息。
一審法院認定:肖某房與李某某曾有倍子收購往來。2008年9月下旬,肖某房與李某某電話聯(lián)系,要求李某某再次為其收購倍子,李某某同意為其收購倍子,但要求肖某房先支付定金。2008年10月1日,肖某房收到李某某“今收到肖某房倍子定金十萬元,時間最長不超過七天,我的農行號95599-****,李某某,匯款后生效”的電話短信后,通過農業(yè)銀行給李某某匯款100000元。因未對倍子的價格、數(shù)量、質量、交貨地點、交貨時間給予明確約定,2008年12月,肖某房來到鄖西提貨時,雙方發(fā)生爭議。協(xié)議無果后,肖某房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某某返還定金100000元并支付違約金20000元。一審法院于2009年8月29日作出(2009)西民一初字第239號民事判決,認定肖某房與李某某之間的倍子買賣合同合法有效,且具有繼續(xù)履行的條件,雙方應繼續(xù)履行合同確定的義務,肖某房要求李某某返還定金100000元、承擔違約金20000元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駁回了肖某房的訴訟請求。肖某房不服,提起上訴,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0年2月24日作出(2010)十民三終字第1號民事裁定,裁定撤銷一審法院(2009)西民一初字第239號民事判決,案件發(fā)回一審法院重審。2010年7月28日,一審法院重審后作出(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之間口頭訂立的倍子買賣合同為有效合同,肖某房要求李某某返還定金、賠償損失的請求不能成立,駁回了肖某房的訴訟請求。肖某房不服該判決提出上訴,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0)十民三終字第554號民事判決,判決撤銷一審法院(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解除肖某房與李某某之間的買賣合同,李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肖某房返還貨款93750元。李某某不服該判決申請抗訴,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1年12月16日作出(2011)鄂民監(jiān)三抗字第44號民事裁定,裁定案件由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且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zhí)行。2012年12月5日,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判決撤銷了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十民三終字第554號民事判決,維持一審法院(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因糾紛未得到有效解決,肖某房于2014年7月16日,向一審法院遞交民事訴狀,要求確認肖某房與李某某之間的倍子買賣合同不成立,判令李某某返還其匯款100000元,并按月息2分支付其自2008年10月1日起的占用利息。一審法院審查后作出(2014)鄂鄖西民初字第00912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對肖某房的起訴不予受理。肖某房不服該裁定提出上訴,2014年12月12日,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4)鄂十堰中立民不終字第00019號裁定,認為肖某房的起訴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條件,裁定案件由一審法院立案審理。
一審法院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在給付、收受“倍子定金10萬元”時并未約定買賣倍子的數(shù)量、價款、交貨期限,之后雙方也未能就此協(xié)商一致,雙方之間交付、收受100000元的行為系締約過程中的準備行為,買賣合同因缺乏主要條款而未成立,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合同不成立不能歸責于任何一方,因此,締約過程中的損失各自承擔,李某某收受肖某房匯款100000元應予退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一、李某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退還肖某房匯款100000元。二、駁回肖某房的其他訴訟請求。上述事項,如逾期未履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李某某負擔。
上訴人肖某房、李某某均不服一審法院作出的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買賣合同糾紛曾經(jīng)過多次審理,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于2012年12月5日作出(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該判決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因就合同主要條款磋商未達成一致而未成立合同,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雙方買賣倍子合同不成立不能歸責于任何一方。因此,雙方之間交付、收受10萬元的行為系締約過程中的準備行為,肖某房要求按定金處理該10萬元的請求無法律依據(jù)。由于李某某已將收到的10萬元用于收購倍子準備賣給肖某房,在買賣合同最終未訂立的情況下,肖某房可要求李某某就10萬元已收購的倍子交付給他,雙方締約過程中的損失各自承擔。肖某房對本案法律關系認識錯誤,在一審法院向其釋明的情況下仍不變更訴訟請求,一審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處理結果正確,本院二審適用法律錯誤導致判決結果錯誤,依法應于糾正”,并據(jù)此撤銷了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十民三終字第554號民事判決,維持一審法院(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顯然,(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維持的是(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的結果,而非其說理部分。因(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生效,本案一審判決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之間的買賣合同不成立,且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合同不成立不能歸責于任何一方,因此,締約過程中的損失各自承擔,李某某收受肖某房匯款100000元應予退還,該認定與(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的說理部分保持一致,故,肖某房上訴要求李某某承擔賠償損失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另外,肖某房在一審法院的訴訟請求與其以往的訴訟請求均不相同,故,一審法院對本案予以受理并進行實體審理并無不妥,李某某的上訴理由亦不成成立,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實體處理得當。肖某房及李某某的上訴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雙方上訴請求本院均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432元,由肖某房負擔1132元,由李某某負擔23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李某某必須履行。如李某某拒絕履行,肖某房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本判決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本院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買賣合同糾紛曾經(jīng)過多次審理,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于2012年12月5日作出(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該判決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因就合同主要條款磋商未達成一致而未成立合同,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雙方買賣倍子合同不成立不能歸責于任何一方。因此,雙方之間交付、收受10萬元的行為系締約過程中的準備行為,肖某房要求按定金處理該10萬元的請求無法律依據(jù)。由于李某某已將收到的10萬元用于收購倍子準備賣給肖某房,在買賣合同最終未訂立的情況下,肖某房可要求李某某就10萬元已收購的倍子交付給他,雙方締約過程中的損失各自承擔。肖某房對本案法律關系認識錯誤,在一審法院向其釋明的情況下仍不變更訴訟請求,一審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處理結果正確,本院二審適用法律錯誤導致判決結果錯誤,依法應于糾正”,并據(jù)此撤銷了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0)十民三終字第554號民事判決,維持一審法院(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顯然,(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維持的是(2010)西民初字第548號民事判決的結果,而非其說理部分。因(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生效,本案一審判決認為,肖某房與李某某之間的買賣合同不成立,且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合同不成立不能歸責于任何一方,因此,締約過程中的損失各自承擔,李某某收受肖某房匯款100000元應予退還,該認定與(2012)鄂十堰中民再終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的說理部分保持一致,故,肖某房上訴要求李某某承擔賠償損失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另外,肖某房在一審法院的訴訟請求與其以往的訴訟請求均不相同,故,一審法院對本案予以受理并進行實體審理并無不妥,李某某的上訴理由亦不成成立,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實體處理得當。肖某房及李某某的上訴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雙方上訴請求本院均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432元,由肖某房負擔1132元,由李某某負擔2300元。
審判長:張妍
審判員:張洪
審判員:劉占省
書記員:劉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