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晉州市東里莊鎮(zhèn)西里莊村人。
委托代理人:陳志、張現(xiàn)超,河北照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聶春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晉州市桃園鎮(zhèn)郭家莊村人。
委托代理人王清凱,河北九州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王月學,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晉州市東里莊鎮(zhèn)西里莊村人。
上訴人王某某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晉州市人民法院(2015)晉東民初字第0008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綜合有效證據(jù)認定如下事實:被告王月學、王某某于2015年1月30日向原告借款80000元,原告通過其親戚趙擁軍農(nóng)業(yè)銀行62×××15賬號轉(zhuǎn)至被告王月學農(nóng)業(yè)銀行62×××19賬號76800元,借款后二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內(nèi)容為“今借聶春光現(xiàn)金80000元大寫捌萬元整借款人王月學王某某2015年1月30日”的借條,原告稱轉(zhuǎn)賬時按月息4分扣除了一個月的利息3200元,但未提交證據(jù)。后二被告未償還借款,導致訴訟。因被告王月學下落不明,本院依法公告送達。
原審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將款項借給二被告后,二被告亦應返還原告借款本金。原告稱借款時雙方約定月利率為40‰,借款期限為2個月,但不能提交相關證據(jù),應認定雙方未約定利息,原告實際給付被告借款76800元,而二被告給原告出具的借據(jù)上的借款金額為80000元,原告稱轉(zhuǎn)款時先行扣除一個月的利息3200元,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應認定原告借給被告本金為76800元(80000元-3200元),因雙方并未約定利率,現(xiàn)原告要求按月利率40‰自起訴之日支付利息超出了法律規(guī)定標準,可按年利率6%支付利息,二被告應償還原告借款本金76800元及利息。被告王某某辯稱其只是王月學借原告款的證明人,但未能提交相關證據(jù)且原告不予認可,對其辯解意見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王月學、王某某返還原告聶春光借款本金76800元并支付利息(利息按年利率6%自2015年9月21日起計算至判決確定履行之日止),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被告王月學、王某某負擔。
本院認為,上訴人王某某在原審被告王月學向出借人聶春光出具的借條右下角簽名捺印。上訴人在借條上的簽名,并不完全符合借款人簽名的習慣格式,但上訴人作為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對自己在借條上簽名的行為應當有明確的認識,如上訴人只是以證明人的身份在借條上簽名,其應當在借條上予以明示。由此,因上訴人在借條上簽名,原審法院將上訴人認定為與王月學共同向聶春光借款,并無不妥。出借人聶春光指定第三人趙擁軍將借款打給王月學,上訴人作為共同借款人依法應當承擔還款責任。原審原告聶春光稱借款利率為40‰,上訴人稱借款利率不明。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原審判決將借款按年利率6%計算利息,于法有據(jù)。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上訴人王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馬惠生 審判員 牛躍東 審判員 李坤華
書記員:喬秀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