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虎,湖北真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聶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宜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軍,湖北長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超,湖北長青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蔣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聶某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法院(2016)鄂0581民初11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蔣某某上訴請求:撤銷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法院(2016)鄂0581民初1124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事實及理由:一、依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guī)定》第三條不屬于工資的主要有以下幾類:社會保險費、勞動保護費、福利費、一次性補償費、計劃生育費、其他不屬于工資的費用。而一審法院則是全部按照工資表予以計算,顯然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應予剔除社會保險、餐費補貼費、話費補貼等相關福利費用。二、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保全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聶某訴訟保全凍結蔣某某的金額過多,給蔣某某造成了損失,一審法院對該損失并未予以計算。
聶某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請求二審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聶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蔣某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2831元(2倍);2、蔣某某支付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金2839元。3、蔣某某支付社保補貼400元(400元/月×1個月)。4、訴訟費用、保全費由蔣某某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蔣某某于2013年4月26日始經工商部門核準注冊成立宜都市張萬福珠寶首飾店,其企業(yè)類型: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蔣某某。2016年5月13日,因企業(yè)經營不善,經蔣某某申請,該店在工商部門注銷登記。在蔣某某經營期間,聶某入職為珠寶首飾店員工,蔣某某給聶某發(fā)放了2016年2月工資305元、3月工資2312元、4月工資2839元;2016年4月29日,宜都張萬福珠寶首飾店正式關門歇業(yè),聶某再未上班,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蔣某某未向聶某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一是聶某入職的具體時間;二是企業(yè)經營不善、注銷登記,是否應給聶某支付雙倍賠償金;三是聶某訴請社保補貼或辦理社會保險是否應予支持。一、關于聶某入職時間。因聶某提供了蔣某某2016年2-4月支付工資明細及金額,與蔣某某實際發(fā)放工資情況一致,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三條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蔣某某未能舉證證明聶某的入職時間,視為舉證不能,對聶某的陳述和證據(jù)應予采信。故聶某入職時間為2016年2月19日。二、關于企業(yè)經營不善、注銷登記,是否應該給聶某支付雙倍賠償金。因企業(yè)經營不善,蔣某某于2016年5月13日在工商部門注銷登記,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五項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勞動合同自然終止的情形,雙方勞動合同不屬違法解除,聶某訴請雙倍支付解除合同的賠償金,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但蔣某某應該支付聶某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按聶某入職時間2016年2月19日,工資實際為2016年2月305元(二月工資標準為305元÷9天×28天=949元/月)、3月工資2312元、4月工資2839元,聶某工作時間未滿六個月,經濟補償金為(949+2312+2839)÷3×0.5=1017元;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按照法律規(guī)定,蔣某某應在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應支付勞動者未簽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聶某請求雙倍工資2839元,應予支持。三、關于聶某訴請社保補貼或辦理社會保險,聶某請求蔣某某支付社會保險補貼400元,參照后期工資標準,但未提供社會保險機構征收標準和實際損失,且追繳社會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當事人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zhí)幚?。本案不予處理。基于上述理由,一審法院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四十四條、四十六條第六項、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蔣某某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支付聶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1017元,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2839元,兩項合計3856元。二、駁回聶某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法院并同時決定案件受理費10元,訴訟保全費103元,由蔣某某負擔。
經審理查明,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二審中,蔣某某向本院提交了工資表,擬證明聶某每月工資情況。
本院認為:蔣某某與聶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蔣某某因經營不善致使宜都市張萬福珠寶首飾店解散,蔣某某依法應向聶某支付經濟補償金及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二審中,蔣某某雖向本院提交了工資表,但本院認為蔣某某本應在一審舉證期限內即向法院提交,而蔣某某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交,該證據(jù)不屬于新證據(jù)。且該工資表沒有加蓋任何公章及其他相關證據(jù)予以佐證,不排除系蔣某某一審訴訟后單方制作而成,故對蔣某某在二審提交的工資表的真實性本院不予認定。相反,聶某在一審中提交的工資表有宜都市張萬福珠寶首飾店公章,雖聶某提供的工資表并非原件,但蔣某某在一審中并未反證其真實性,故一審法院按照聶某提交的工資表計算聶某的經濟補償金及雙倍工資數(shù)額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經濟補償?shù)脑鹿べY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之規(guī)定,社會保險、餐費補貼費、話費補貼等均屬于工資范疇,一審法院按聶某提交的工資表計算經濟補償金及雙倍工資數(shù)額并無不當。對蔣某某主張應從工資中扣減社會保險、餐費補貼費、話費補貼等項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此外,對聶某在訴訟保全中保全的金額雖大于一審法院判決的金額,但聶某在保全時并無惡意,且本案系因蔣某某拒不給付經濟補償金等款項而起,其保全費用應由蔣某某承擔,一審法院決定保全費用由蔣某某承擔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實體處理恰當,依法應予維持。蔣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蔣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朱紅洲 審判員 尹為民 審判員 關俊峰
書記員:張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