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綏芬河市勃源進出口有限公司,住所地牡丹江市綏芬河市邊境經(jīng)濟合作區(qū)。
法定代表人:吳某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傳東,黑龍江昂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哈爾濱展某裝飾有限公司,住所地哈爾濱市道外區(qū)紅河五街區(qū)515棟6單元4層11號。
法定代表人:魏波,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立生,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莉,黑龍江強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一審被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綏芬河市勃源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傳東,黑龍江昂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綏芬河市勃源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勃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哈爾濱展某裝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展某公司)、一審被告吳某某裝飾裝修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牡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勃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宋傳東,被上訴人展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立生、李莉,一審被告吳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宋傳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勃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法院(2015)牡民初字第3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中關于給付46.5萬元質保金及利息的部分,或發(fā)回重審,案件訴訟費用由展某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案涉質保金是雙方約定從應付合同價款中預留,當標的物出現(xiàn)質量問題用于支付修理費用的資金,因案涉工程仍在保修期內,展某公司對質量問題拒絕維修,而勃源公司撤回對不合格工程進行修復的反訴請求,不等同于免除了展某公司對其施工工程承擔保修責任的義務,展某公司在保修期內仍應承擔相應的保修責任。故應認定質保金一年返還條款無效,在保修期屆滿時再返還質保金,一審判決給付質保金及利息的計算起點錯誤。
展某公司辯稱,勃源公司混淆了工程質量保修期、缺陷責任期及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三者的關系,主張質保金的返還期限等同于保修期的理由錯誤。本案的缺陷責任期即質保金返還的期限一審法院認定為2014年8月末,因而一審法院判決返還質保金于法有據(jù),適用法律正確。一審法院認定質保金返還期限合理合法,因而判決給付質保金及利息部分計算起點正確,應予維持。勃源公司稱其撤回反訴請求,不等同于免除了展某公司在保修期內應當承擔相應的保修責任,該理由不成立。
展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勃源公司、吳某某共同給付工程款5,217,255.79元及利息(自2014年12月1日起至給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展某公司為勃源公司裝修的綏芬河豐澤園酒店的工程款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訴訟費用由勃源公司、吳某某承擔。
勃源公司反訴請求:展某公司對其施工不合格工程進行修復或支付修復費用50萬元。2016年5月26日,勃源公司申請撤回對展某公司的反訴。同日,一審法院作出(2015)牡民初字第3-7號民事裁定,準許勃源公司撤回反訴。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勃源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為吳某某。2013年12月7日,展某公司與勃源公司簽訂了《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采取展某公司包工、包全部材料(勃源公司指定材料品牌價格);開工日期2013年12月10日,竣工日期2014年5月1日;合同造價為780萬元……完工后,展某公司應通知勃源公司驗收,勃源公司自接到竣工驗收通知單后三日內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雙方辦理移交手續(xù),余5%工程質保金,待工程完工后,一年期滿一次性結清;雙方未辦理驗收手續(xù),勃源公司不得入住,如勃源公司擅自入住視同驗收合格,由此造成的損失由勃源公司承擔;工程自驗收合格雙方簽字日起,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室內裝飾裝修工程保修期限為一年。一方當事人未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同時查明:展某公司于2013年12月10日進行了施工。展某公司認為工程交付時間是2014年7月22日。勃源公司認為2014年7月12日一樓有臨時婚宴,工程實際交付時間是2014年8月末。雙方均未出示證據(jù)證實工程的交付時間。工程未經(jīng)竣工驗收。之后吳某某為展某公司出具多份欠據(jù)等書面材料,2014年11月29日,吳某某為展某公司出具1份欠據(jù),內容為:“欠據(jù):2014年11月29日,人民幣壹佰伍拾萬整,上款系裝修展某公司說的追加部分在造價公司審計后,雙方確認價格為準,在說明付(附)在一起。欠款人:吳某某”。同日,吳某某為展某公司出具1份說明,內容為:“說明:吳某某在豐澤園酒店在裝修過程當中,展某公司說部分在合同之外追加部分等造價公司審合后,于(予)以確認,追加部分暫定價格150萬元,最后以造價公司審認(定)后,甲、乙雙方確認為準。2014.12.15號前先付100萬元,壹佰萬元整。吳某某簽字,2014.11.29”。吳某某未按其出具的承諾、說明履行。雙方認可勃源公司已給付展某公司工程款429萬元。
一審法院認為,展某公司與勃源公司于2013年12月7日簽訂的《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工程保修期為一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六十二條、《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guī)定,本案的裝飾裝修工程的保修期應為二年,雙方在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一年的保修期違反了上述規(guī)定,該條款無效,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其余部分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是合法有效的。
關于欠付的工程款及利息的問題。案涉裝飾裝修工程已交付使用,勃源公司以質量不合格為由,不予支付工程款的抗辯主張不成立,展某公司請求給付工程款的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以支持。雙方簽訂的合同約定工程價款為780萬元。按照展某公司所述的合同外的新增項目,經(jīng)鑒定價款為1,557,255.79元,勃源公司曾向展某公司出具說明認定合同外追加部分暫定價格150萬元。結合勃源公司出具的說明,可證實存在合同外新增工程,但雙方對哪些屬于合同外新增工程存在爭議,在該情況下,對展某公司主張的合同外新增工程價款150萬元予以支持,對超出150萬元的其余部分不予支持。本案中裝飾裝修工程款總計為930萬元,經(jīng)雙方核對已付工程款為429萬元,勃源公司欠付工程款的總額為501萬元。雙方在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扣留5%的質保金,待工程完工后,一年期滿一次性結清。本案中的質保金應為46.5萬元(930萬元×5%)。雙方在《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中對質保金的扣留數(shù)額,質保金的扣留時間的約定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是合法有效的。本案中裝飾裝修工程的保修期為二年,是展某公司履行保修責任的期限,不是扣留質保金的期限。因勃源公司撤回要求展某公司對不合格工程進行修復等全部反訴請求,則勃源公司應在工程交付后一年期滿時返還質保金。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guī)定,按勃源公司認可的日期認定為2014年8月末交付,及約定的扣留質保金的時間為交付后的一年,故勃源公司應于2015年8月末返還所應扣留的46.5萬元的質保金。展某公司主張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以支持。此外,一審判決對二審中無爭議部分的觀點還有,展某公司對案涉房屋不擁有優(yōu)先受償權,吳某某對于勃源公司為其個人所有的房屋裝飾裝修所欠的工程款及利息應承擔連帶給付責任。判決:一、勃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展某公司工程款501萬元及利息(其中454.5萬元自2014年12月1起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實際給付之日止,46.5萬元自2015年9月1起計算至判決確定的實際給付之日止,共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二、吳某某對上述工程款及利息承擔連帶給付責任;三、駁回展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48,320.79元,由展某公司負擔1,450.79元,由勃源公司、吳某某負擔46,870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由勃源公司、吳某某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確認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
本院認為,《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裝飾工程的保修期限明確規(guī)定為二年,展某公司與勃源公司簽訂的《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雖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但關于保修期限的約定違反該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一審判決認定該內容無效正確,案涉合同的其他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亦無導致合同無效的其他情形,應認定合法有效。本案中,雙方在《室內裝飾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完工一年后返還質保金,法律、行政法規(guī)不禁止當事人約定在保修期限屆滿前返回質保金,該約定對合同雙方應具有約束力。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發(fā)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即發(fā)包人勃源公司按約定一年期限返還質保金并不影響承包人展某公司依照法律規(guī)定履行案涉工程的保修義務,因此,勃源公司以法定保修期限二年及案涉工程存在質量問題為由,主張返還質保金條款無效,本院不予支持。一審判決勃源公司應按約定返還質保金并給付利息并無不當。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并無不當,勃源公司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275元,由勃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 劍 代理審判員 胡乃峰 代理審判員 李紅敏
書記員:劉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