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綏化市北林區(qū)經濟開發(fā)區(qū),組織機構代碼66387319-5。
法定代表人李春霞,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學軍,男,1963年11月13日出生,漢族,系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吳清民,男,1960年4月12日出生,漢族,系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大慶建筑安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大慶市龍鳳區(qū)鳳陽路3-1號辦公樓,組織機構代碼72896156-8。
法定代表人王作林,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趙秀偉,黑龍江龍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綏化萬達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大慶建筑安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安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大慶市龍鳳區(qū)人民法院(2015)龍商初字第39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綏化萬達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學軍、吳清民,被上訴人建安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趙秀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2年8月23日,原告綏化萬達公司與趙景林、周國臣簽訂《新型墻材供貨合同》,賣方加蓋的是原告單位公章,買方加蓋的是建安公司二十三中學遷建工程藝術樓生產專用章。合同簽訂后,原告履行了義務,趙景林與原告結算,總貨款72.60萬元,趙景林給付部分貨款后,尚欠貨款144950元未付。2014年1月29日,趙景林為原告出具《承認據》,載明欠原告砌塊款144950元。
原審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新型墻材供貨合同》中作為購買方加蓋的被告建安公司的技術資料專用章能否視作是被告建安公司的意思表示以及趙景林簽訂合同及確認債務的行為是否代表被告建安公司。首先,技術專用章與公章及合同專用章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加蓋公章形式上代表公司的意志,而技術專用章的用途是用于解決工程技術上的事務,用于簽訂合同屬于超出“技術專用”的職能范圍,如果用于對外簽訂合同,應有公司的授權或事后追認。本案中,原告不能證明用技術專用章簽訂買賣合同已取得被告建安公司的授權或事后得到建安公司的追認。其次,趙景林不但是與原告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的直接經手人,還是給付貨款的行為人,且最后由趙景林為原告出具欠款確認單,而上述行為是否代表被告,趙景林與建安公司是何關系,原告未能有效證明。經本院釋明,原告不要求追加趙景林為本案共同被告。綜上,原告要求被告建安公司承擔給付責任,明顯證據不足。原告要求被告建安公司給付貨款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699元,由原告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本院認為,本案系買賣合同糾紛。上訴人與趙景林、周國臣簽訂《新型墻材供貨合同》,買方加蓋的是建安公司二十三中學遷建工程藝術樓生產技術專用章,后上訴人出示一份由趙景林、張學民簽字的《承認據》。本案爭議的焦點是被上訴人建安公司是否承擔給付貨款義務。本院認為,一、生產技術專用章的用途是用于解決工程技術上的事務,如果用于簽訂合同,應有建安公司的授權或事后追認,本案簽訂合同中生產技術專用章建安公司并沒有授權或事后追認,加蓋此公章亦并非被上訴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二、建安公司沒有對趙景林、周國臣授權或書面委托,其簽訂合同并非代表建安公司;三、由趙景林、張學民簽字的《承認據》中,既沒有建安公司公章,建安公司亦沒有授權趙景林、周國臣簽訂該《承認據》。綜上,對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償還拖欠貨款144950元,并支付違約金25000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與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對于上訴人本案程序違法的主張,因其無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亦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應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699元,由上訴人綏化萬達輕體保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智源 審 判 員 趙 楠 代理審判員 張和平
書記員:李美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