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童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黃石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童火陽,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黃石市。系原告童某某之父。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躍進,湖北省正義法律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黃石市宏盛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大冶市陳貴鎮(zhèn)工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方某,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告:方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黃石市西塞山區(qū)。
被告:黃石市宏盛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住所地:黃石市湖濱大道1326號。
負責人曹輝,該清算組組長。
上述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遠文,湖北建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黃石市長樂宏盛機械有限公司,住所地:大冶市陳貴鎮(zhèn)工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陳緒進,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告:陳緒進,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黃石市。
原告童某某與被告黃石市宏盛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宏盛公司)、黃石市宏盛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以下簡稱宏盛公司清算組)、方某、黃石市長樂宏盛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樂公司)、陳緒進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1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童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童火陽、陳躍進、被告方某及宏盛公司清算組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遠文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宏盛公司、長樂公司及陳緒進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童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宏盛公司償還借款40萬元和利息21.4萬元(利息按年利率6%自2008年8月起計算至2017年5月止);2、判令被告方某、宏盛公司清算組、長樂公司、陳緒進在本案中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被告宏盛公司經(jīng)營過程中急需資金,通過朋友王大鳴(亦屬宏盛公司股東)找到原告父親童火陽請求幫忙解決資金,童火陽在宏盛公司的大股東即被告方某和被告陳緒進的多次請求下,當時考慮到原告即將大學畢業(yè)需要就業(yè)就答應借款,后分別于2008年12月4日從中信銀行太原分行清算中心匯款給宏盛公司20萬元,同月22日從溫州市龍灣農(nóng)村合作銀行營業(yè)部匯款給宏盛公司50萬元,同日從童火陽自己在中國建設銀行老下陸支行的賬戶匯款給宏盛公司30萬元,以上共計借款100萬元。宏盛公司在公司財務賬上用三張收據(jù)進行了掛賬,同時給原告出具了三張收款收據(jù),收據(jù)上均注明系向原告借款,其中在兩張30萬元的收據(jù)上注明18個月為無息。雙方均未約定利息及還款日期。2010年初,原告經(jīng)向宏盛公司催款才償還60萬元,下欠40萬元未還。此后,原告經(jīng)多次催促宏盛公司法定代表人方某償還借款未果,但其一直承諾償還借款。現(xiàn)查證宏盛公司法定代表人方某轉(zhuǎn)移公司財產(chǎn)抽逃資金,于2010年8月24日虛假注冊成立被告長樂公司。從宏盛公司在大冶工商登記注冊資料中并沒有將原告作為股東登記,宏盛公司在長達九年的時間內(nèi)亦未讓原告參與經(jīng)營管理,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原告不具有股東身份,原告與宏盛公司之間是借貸關系。現(xiàn)被告又違法向法院申請強制清算,企圖逃避債務,大冶市人民法院指定黃石市立信破產(chǎn)清算服務有限公司擔任宏盛公司清算組。宏盛公司欠原告40萬元借款至今不還,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方某及宏盛公司清算組共同辯稱,1、原告與被告之間沒有借貸關系,不存在償還借款的問題。原告是宏盛公司的股東,原告所謂借款40萬元是原告對宏盛公司的投資款,雖然宏盛公司在工商登記中沒有原告的股東身份登記,但原告對內(nèi)是顯名股東,對外是隱名股東,原告在擔任股東期間,享有股東權利,也應當承擔股東義務,對于投資款原告無權要求返還;2、原告在訴狀中提出的訴訟理由部分不實:所謂借貸關系并不成立;宏盛公司抽逃資金、虛假注冊、轉(zhuǎn)移財產(chǎn)亦不實,宏盛公司投資成立長樂公司是企業(yè)正常經(jīng)營投資行為;宏盛公司進入清算程序是經(jīng)過股東會議決定的,合法有效,不存在企圖逃避債務的行為;3、原告要求方某個人及宏盛公司清算組對宏盛公司所謂的還款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綜上,請求依法駁回原告對被告方某及宏盛公司清算組的訴訟請求。
被告宏盛公司、長樂公司、陳緒進均未予答辯,也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抗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08年12月4-22日間,原告童某某的父親童火陽經(jīng)被告宏盛公司股東方某、陳緒進及王大鳴介紹,分三次以匯款的方式共計將100萬元出借給宏盛公司,宏盛公司分別于2008年12月4日向原告出具了加蓋公章金額為40萬元的票據(jù)號為No00095988收款收據(jù)一份,注明系“借款”,同日,開具了金額為30萬元的票據(jù)號為No00095989收款收據(jù)一份,注明系“借款”(無息18個月);同月22日,又開具了金額為30萬元的收款收據(jù)一份,亦注明系“借款”(無息18個月)。2010年初,原告經(jīng)向宏盛公司催款才償還60萬元,下欠40萬元至今未還。現(xiàn)原告以其不是宏盛公司的股東,所支付給該公司的40萬元是借款,其與宏盛公司之間系借貸關系,宏盛公司對40萬元借款拖欠不還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事實是:原告童某某向被告宏盛公司支付的40萬元是借款還是股東的出資款。對此,原告認為是借款,并提供了收款收據(jù)及宏盛公司工商登記資料等證據(jù),用以證明原告向宏盛公司支付了40萬元借款及其不是宏盛公司股東的事實。被告方某及宏盛公司清算組對原告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不能證明原告是債權人。對原告證據(jù)的真實性本院予以認定。被告方某及宏盛公司清算組認為原告系宏盛公司股東,該款是原告的出資款,并提供了宏盛公司章程修正案3、及發(fā)送單、要求召開2014年度股東會請求、清算申請書、公司股東會記錄若干份、股東會決議、審計報告書等證據(jù),上述證據(jù)綜合證實本案所涉的40萬元實為本案原告向宏盛公司的投資款及宏盛公司合法進行清算等事實。原告對二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均有異議,認為章程修正案3及發(fā)送單均非其與父親童火陽簽名或簽收,對其不具有約束力。雖然股東會記錄、股東會決議中原告的簽名雖是原告本人所簽,但均系宏盛公司的經(jīng)辦人要原告簽的,都是被告弄虛作假所為,審計報告的證據(jù)來源是方某和陳緒進捏造的,不能證明原告是宏盛公司股東。本院認為,原告對被告所提交的證據(jù)雖有異議,但未提供相應證據(jù)證實,應承擔舉證不力的不利后果。綜合原、被告所提供的主要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根據(jù)被告提供的宏盛公司章程修正案3中明確載明原告童某某為宏盛公司股東,認繳出資為40萬元,出資方式為貨幣資金,原告在股東會記錄、股東會決議簽名中簽名的事實及審計報告書中對原告股金的記錄情況,由此推定原告2008年12月4-22日間支付給宏盛公司100萬元即使系原告當初向宏盛公司支付的是借款,但后來在歸還60萬元剩余40萬元的情況下,經(jīng)雙方同意原告成為宏盛公司股東并將該款轉(zhuǎn)為了出資款。
訴訟中,宏盛公司清算組于2017年6月29日向本院提出鑒定申請,要求對宏盛公司章程修正案3中“童某某”的簽名是否系其本人簽名進行鑒定,后該公司于同年9月19日撤回鑒定申請。
本院認為,原告童某某與被告宏盛公司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其主張的借貸關系的事實不能成立。原告作為宏盛公司股東,在宏盛公司有記錄,雖然宏盛公司沒有將其股東的相關情況在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但是對原告的股東身份并不構成影響;宏盛公司在經(jīng)營過程中,向長樂公司進行投資,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原告以此認為被告宏盛公司系抽逃資金、虛假注冊、轉(zhuǎn)移財產(chǎn)等并要求各被告承擔民事責任也沒有提供證據(jù)證實。故原告的各項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均不能成立,本院予以駁回。被告方某及宏盛公司清算組的相關辯解理由充分,本院予以采信。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童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9940元,由原告童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擔保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炳銳
人民陪審員 劉軍
人民陪審員 皮建軍
書記員: 葉夢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