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程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住秦皇島市。
原告:程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住秦皇島市。
原告:程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住秦皇島市。
原告:程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住秦皇島市。
四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永剛,河北海立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代理。
被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住秦皇島市。
被告:程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住秦皇島市。
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顧青龍、郭悅,河北港城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
原告程某1、程某2、程某3、程某4與被告劉某、程某5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1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程某1及四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永剛,被告劉某、程某5及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顧青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程某1、程某2、程某3、程某4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被繼承人程同賢、劉淑蘭的位于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6號房產,約5萬元(以評估、查詢后金額為準)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共有子女原告和程云慶共五人,被繼承人程同賢于1990年8月31日去世,被繼承人去世時留有位于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6號房產宅基地院落一處,房屋六間,土地面積約308平方米,以上遺產未分割。2015年12月5日,程云慶去世,其配偶劉某和其子程某5。
根據《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被繼承人程同賢、劉淑蘭的遺產應當由第一順序繼承人原告和程云慶繼承,程云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未分割前死亡,應當由其法定繼承人轉繼承相應部分。故請求法院依法判決,分割被繼承人程同賢、劉淑蘭的遺產。
劉某、程某5辯稱,各原告要求分割撫寧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6號房產(下稱訴爭房產)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本案事實情況為:本案各原告均為程云慶的兄姐。程云慶于1992年2月1日與劉某結婚時,各原告均已成家另住,程云慶仍在訴爭房產內與其母親劉淑蘭共同居住生活,結婚時訴爭房產作為婚房供程云慶與劉某使用?;楹鬄槊鞔_產權,程云慶于1992年8月1日取得了小西街344.88平方米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證,鑒于歷史形成的原因,該村居民住房均沒有房屋所有權證,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可同時證明土地使用權及其上房屋的產權歸屬,也就是說訴爭房屋的產權已隨土地使用權的變更一并歸屬于程云慶。土地使用權變更后,劉淑蘭在訴爭房產內與程云慶和劉某共同生活八年,直至過世。程云慶于2015年12月5日死亡,并于2016年2月20日注銷戶口。劉某和程某5是程云慶的全部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程云慶曾用名程大慶。
2017年10月9日,秦皇島市撫寧區(qū)人民政府發(fā)布《西北片區(qū)棚戶區(qū)改造項目一期房屋征收與安置補償方案》,程云慶的集體土地使用權屬于征收范圍。劉某和程某5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及程云慶的戶籍注銷證明等材料,與秦皇島市撫寧區(qū)城鄉(xiāng)建設局簽訂協(xié)議編號分別為C2-0156及C2-0157的《西北片區(qū)棚戶區(qū)改造項目一期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兩份。訴爭房屋為磚木結構的平房,依照《西北片區(qū)棚戶區(qū)改造項目一期房屋征收與安置補償方案》,對平房的補償安置僅根據土地使用證等合法手續(xù)載明的面積來進行,房屋建筑面積并不作為補償安置的測算依據,土地使用權上是否建有房屋以及房屋的面積多少對補償安置沒有任何影響。
綜上所述,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344.88平方米的土地使用者于1992年8月1日登記為程云慶,并不包括各原告所主張的被繼承人程同賢、劉淑蘭,程同賢、劉淑蘭對該集體土地使用權及訴爭房產于該證辦理后不再享有權利,各原告現主張對訴爭房產進行繼承亦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且土地使用權變更后直至列入征收范圍之前,各原告從未提出過訴爭房產屬于未分割的遺產的主張。請求貴院從實際出發(fā),尊重歷史,綜合考慮1992年時特殊的歷史背景,認定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客觀上兼具房屋所有權證的功能,訴爭房屋產權已隨土地使用權一并歸屬于程云慶,現已由劉某和程麒銘依法繼承并處分完畢,判決駁回各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被繼承人程同賢、劉淑蘭生有二子三女,長子程某1、次子程云慶、長女程某2、次女程某3、三女程某4。程同賢于1990年8月31日去世,劉淑蘭于2000年2月1日去世,二被繼承人生前未留遺囑。原告劉某系程云慶妻子,程某5系程云慶兒子,程云慶于2015年12月5日去世。1973年和1980年,經撫寧縣人民政府批準,程同賢、劉淑蘭在撫寧縣城關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號宅院(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小西街66號)建有南北座向正房各三間。1985年9月27日城鎮(zhèn)房屋分幢普查表記載七十年代磚木結構住宅建筑面積54.39平方米,八十年代磚木結構住宅建筑面積62.75平方米和16.97平方米(現已倒塌)。1992年2月1日,劉某與程云慶登記結婚,1992年8月1日,撫寧縣人民政府頒發(fā)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使用證載明:土地使用者程大慶,土地類別耕地,用地面積344.88平方米。2018年10月19日,二被告就涉案宅院與秦皇島市撫寧區(qū)城鄉(xiāng)建設局分別簽訂西北片區(qū)棚戶區(qū)改造項目一期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其中程某5可置換住宅建筑面積86.22平方米,劉某可置換住宅建筑面積258.66平方米,該宅院內房屋現未拆除,原告程某1在此居住。上述事實有:秦皇島市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村民委員會證明、秦皇島市撫寧區(qū)供銷合作社證明、城鎮(zhèn)房屋分幢普查表、城鎮(zhèn)住房情況分戶普查表、結婚登記申請書、涉案房屋現狀照片、雙方當事人合影照片、常住人口登記表、社區(qū)居委會證明、戶籍注銷證明、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劉某與程云慶結婚證、房屋征收與安置補償方案、戶籍證明信、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協(xié)議書、居民戶口本及企業(yè)職工檔案履歷表等證據在卷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等。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并按法定繼承順序繼承。座落于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6號宅院中的涉案房屋,由被繼承人程同賢、劉淑蘭生前出資所建系原始取得為二人共同財產,該宅院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即宅基地使用權雖登記在程大慶名下,但使用證只是確認使用權人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并不能據此認定使用權人取得了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權,故涉案宅院內的六間房屋應認定程同賢、劉淑蘭二人的遺產,應由四原告及程云慶共同繼承,各繼承人均等分割。因程云慶死亡,其繼承遺產的權利依法轉移給他的繼承人即原告劉某、程某5。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四原告各自繼承享有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6號宅院房屋(117.14平方米)的20%的份額即23.4平方米合計93.7平方米;二被告共同繼承享有撫寧區(qū)撫寧鎮(zhèn)西街村小西街66號宅院房屋(117.14平方米)的20%的份額即23.44平方米。
案件受理費1050元,減半收取計525元,四原告各自負擔87.5元,二被告各自負擔87.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春友
書記員: 王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