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程某某,男,漢族,生于1981年5月27日,黃梅縣人,住,
原告:李某某,女,漢族,生于1983年2月13日,湖北省黃梅縣人,住黃梅縣。
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宛錦松,湖北益惠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岳金某,男,生于1962年2月27日,漢族,黃梅縣人,住黃梅縣。
被告:高任花,女,生于1962年11月24日,漢族,黃梅縣人,住黃梅縣。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勁松,湖北江弘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石農夫,男,漢族,生于1961年8月3日,黃梅縣杉木財政所職工,住黃梅縣。
第三人:黃利玉,女,生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黃梅縣人,住。
原告程某某、李某某與被告岳金某、高任花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1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經審理發(fā)現(xiàn)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裁定轉為普通程序;根據(jù)被告岳金某、高任花的申請,本院通知石農夫、黃利玉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17年3月21日再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程某某及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宛錦松、被告岳金某、高任花及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勁松、第三人石農夫到庭參加了訴訟。第三人黃利玉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程某某、李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按合同約定將出賣房屋交付原告。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4年12月1日,原、被告簽訂兩份《房屋買賣合同》,約定被告將位于黃梅鎮(zhèn)城鄉(xiāng)社區(qū)岳灣拆遷安置樓房17號樓17層1702號房和17號樓7層703號房出售給原告,面積分別為139.17平方米和90.46平方米,同時被告將安置還建經營性面積28平方米一并出讓給原告,價格分別為50萬元和30萬元。當日,原告如約將購房款全額支付給被告,但是被告收到政府拆遷安置的商品房后,拒絕將房屋交付原告,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本案當事人爭執(zhí)的焦點在于一、原告程某某、李某某持有的被告岳金某、高任花簽名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二、被告岳金某、高任花與石寶簽訂的房屋互換協(xié)議所附條件是否對原告程某某、李某某有約束力?
本院認為,首先,按照黃梅縣人民政府公布的城中村改造補償安置方案規(guī)定和黃梅縣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和岳金某簽訂的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約定,岳金某選擇商品房安置,相關事項按《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執(zhí)行。該安置房屬于商品房,當然可以買賣。同時,本案中雖然是第三人石農夫、黃利玉持被告岳金某、高任花簽名的房屋買賣合同和收條與原告程某某、李某某簽訂了該合同,由于被告岳金某、高任花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將自己簽名的空白合同及收條交給第三人,表明其是完全授權第三人石農夫對合同上的其他內容進行填寫并且同意第三人將房屋賣給任何人,并由第三人收取購房款。兩人應明知自己在空白合同上簽名和出具收條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其仍然對自己的民事行為采取隨意、放任的態(tài)度;兩人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將自己簽名的空白合同交給第三人石農夫時存在欺詐、脅迫等導致合同無效的法定事由。故原告程某某、李某某與被告岳金某、高任花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合法有效。其次,被告岳金某、高任花與石寶簽訂的房屋互換協(xié)議,只對合同當事人岳金某、高任花與石寶有約束力,由于石農夫也在該協(xié)議上簽名,亦可能對石農夫也有約束力,但該協(xié)議與本案不屬于同一法律關系,原告程某某、李某某不是該互換協(xié)議的當事人,該協(xié)議對二原告沒有約束力。如因該協(xié)議發(fā)生爭議,被告可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原告程某某、李某某與被告岳金某、高任花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定履行義務。在原告付清了購房款后,被告岳金某、高任花應按合同的約定在收到政府安置房后及時將房屋交付給原告程某某、李某某。故對原告程某某、李某某要求被告岳金某、高任花要求按合同約定將出賣房屋交付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限被告岳金某、高任花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位于黃梅縣黃梅鎮(zhèn)城鄉(xiāng)社區(qū)岳灣拆遷安置樓17號樓17層1702號房屋和17號樓7層703號房屋交付給原告程某某、李某某。
案件受理費10800元,由被告岳金某、高任花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黃斌鵬 審判員 盛繼承 審判員 周曉光
書記員:李春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