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某
凌曉國(湖北振興法律服務所)
武漢中民置業(yè)有限公司
吳思夢(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
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
原告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
委托代理人凌曉國,湖北省振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quán))。
被告武漢中民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硚口區(qū)古田二路1588號。
法定代表人桂斌,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吳思夢,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quán))。
委托代理人王磊,湖北忠三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特別授權(quán))。
原告程某某與被告武漢中民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民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朱少明獨任審判,于2016年3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凌曉國;被告中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思夢、王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武漢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禁止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合同約定被告應當在2013年12月28日前將房屋交付給原告,但訴爭房屋直至2014年9月5日才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被告未能在約定的時間內(nèi)向原告交付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的房屋,構(gòu)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在房屋不符合交付條件的情況下,原告有權(quán)拒收房屋,但原告接收了房屋,獲得了房屋的使用利益,如接收房屋后仍然按合同約定的已付房款的日萬分之一支付違約金,則不符合公平原則。原告在房屋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后收取了被告支付的違約金1萬元并出具《收條》,確認就售房違約同意“和解”。和解,是指平息紛爭,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jīng)法院以終止爭執(zhí)或防止爭執(zhí)發(fā)生。原告在訴爭房屋未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但具備基本使用功能的情況下,仍然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并得到了合理補償,其出具《收條》的行為表明原告同意在收到1萬元違約金后與被告平息紛爭,終止爭執(zhí),故本院綜合全案認定原、被告就售房違約補償事宜已經(jīng)達成合意并履行完畢,雙方糾紛已解決,原告無權(quán)再要求被告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程某某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5元(已減半),由原告程某某負擔(已支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武漢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禁止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合同約定被告應當在2013年12月28日前將房屋交付給原告,但訴爭房屋直至2014年9月5日才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被告未能在約定的時間內(nèi)向原告交付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的房屋,構(gòu)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在房屋不符合交付條件的情況下,原告有權(quán)拒收房屋,但原告接收了房屋,獲得了房屋的使用利益,如接收房屋后仍然按合同約定的已付房款的日萬分之一支付違約金,則不符合公平原則。原告在房屋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后收取了被告支付的違約金1萬元并出具《收條》,確認就售房違約同意“和解”。和解,是指平息紛爭,今法律上指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不經(jīng)法院以終止爭執(zhí)或防止爭執(zhí)發(fā)生。原告在訴爭房屋未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證》,但具備基本使用功能的情況下,仍然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并得到了合理補償,其出具《收條》的行為表明原告同意在收到1萬元違約金后與被告平息紛爭,終止爭執(zhí),故本院綜合全案認定原、被告就售房違約補償事宜已經(jīng)達成合意并履行完畢,雙方糾紛已解決,原告無權(quán)再要求被告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二十五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程某某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5元(已減半),由原告程某某負擔(已支付)。
審判長:朱少明
書記員:郭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