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秦某某景某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吳學(xué)軍,總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吳艷英,職工。被告:昌黎縣熱力供應(yīng)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郭明成,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安偉華、蔣麗香,河北碣陽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景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判令被告給付拖欠原告的購煤款6877637.55元;2、被告給付遲延支付購煤款給原告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2882960.79元;(暫計算至2018年5月15日),以后的經(jīng)濟損失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全部購煤款給付之日止;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負擔(dān)。事實與理由:1、被告在2010年春節(jié)期間急用取暖煤,原告為其緊急供煤5505.19噸,單價798元,價值4393141.62元,被告僅支付380萬元,余款雖經(jīng)原告年年催討,至今仍欠購煤款593141.62元。2、2012年11月14日,雙方訂立《燃煤購銷合同》,約定貨款一次壓一次,年內(nèi)支付到80%,原告實際供應(yīng)5000大卡沫煤5881.88噸,每噸635元,價值3734993.80元,供應(yīng)4300卡沫煤929.377噸,每噸528元,價值490711.05元,合計供煤價值4225704.85元。被告在2016年分3次支付購煤款130萬元,至今尚欠2925704.85元。3、2013年11月6日,雙方訂立《燃煤購銷合同》,原告按合同為被告供5000大卡沫煤5639.68噸,每噸538元,價值3034147.84元,經(jīng)原告年年催討,至今分文未付。4、2017年1月18日,雙方訂立了兩份《燃煤購銷合同》,一份合同是原告為被告供應(yīng)塊煤,單價每噸698元,另一份合同是供應(yīng)沫煤,單價每噸628元,都約定年內(nèi)付款50%。原告實際為被告供應(yīng)沫煤8980.66噸,價值5639854.48元,供應(yīng)塊煤522.62噸,價值364788.76元,合計價值6004643.24元。被告在當(dāng)年分5次付款568萬元,尚欠324643.24元。以上4次交易,被告一共拖欠原告購煤款6877637.55元。原告在2018年1月曾向昌黎縣法院對被告提出上述訴求,被告承諾立即付款騙原告撤了訴,但原告撤訴后被告僅付款200萬元,不兌現(xiàn)還清欠款的承諾,原告只能再次起訴。原告為籌集給被告供煤貨款,向銀行貸款年利率高達9%,被告沒有及時支付購煤款,應(yīng)賠償原告貸款利息(詳見損失計算清單)。綜上,請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合法訴求,判如所請。被告昌黎縣熱力公司辯稱,對于原告主張的原被告雙方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guān)系,被告認可。但原告要求按照年利率9%支持違約金,我方不認可。其他待質(zhì)證辯論階段發(fā)表其他意見。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被告雙方存在多年的燃煤購銷合同關(guān)系。2012年11月原告經(jīng)投標,中標了昌黎縣2012-2013年度冬季取暖用煤的政府采購項目,原、被告雙方于2012年11月14日簽訂了《燃煤購銷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供應(yīng)燃煤。以甲方(被告)煤場地磅稱量為準,三方共同監(jiān)磅,并在過磅單上簽字。結(jié)算方式:1、年度內(nèi)給予燃煤的80%支付貨款。乙方出具齊全票據(jù)后,貨款一次壓一次(即按供煤進度付款)。合同簽訂后,原告為被告實際供應(yīng)5000KCal/Kg沫煤12181.1噸,每噸635元,合計7734998.5元;4300KCal/Kg沫煤1912.38噸,每噸528元,合計1009736.64元。以上共計貨款8744735.14元。被告于2013年9月27日付款50萬元,2013年12月6日付款100萬元,2013年12月17日付款100萬元,2014年4月4日付款50萬元2014年10月9日付款519025.83元,2015年9月25日付款100萬元,2016年3月29日付款80.4萬元,2016年4月28日付款19.99996萬元,2016年11月28日付款30萬元,2017年5月18日付款48萬元,2017年9月5日付款200萬元,2017年12月28日付款20萬元、以上合計付款849.902583萬元,欠款24.570931萬元。2013年11月原告經(jīng)投標,中標了昌黎縣2013-2014年度冬李取暖用煤的政府采購項目,原、被告雙方于2013年11月6日簽訂了《燃煤購銷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供應(yīng)煤炭6000噸,5000KCal/Kg以上的定價每噸538元,以甲方(被告)煤場地磅稱量為準,三方共同監(jiān)磅,并在過磅單上簽字。結(jié)算方式為:1、年度內(nèi)給予燃煤的50%支付貨款。乙方出具齊全票據(jù)后,貨款一次壓一次(即按供煤進度付款)。合同簽訂后,原告為被告實際供應(yīng)5000KCal/Kg沫煤5639.68噸,每噸538元,合計貨款3034147.84元。2017年1月原告經(jīng)投標,中標了昌黎縣2016-2017年度冬季取暖用煤的政府采購項目,原、被告雙方于2017年1月18日簽訂了兩份《燃煤購銷合同》。其一,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供應(yīng)塊煤1000噸,5800KCal/kg以上的定價每噸698元,以甲方(被告)煤場地磅稱量為準,三方共同監(jiān)磅,并在過磅單上簽字。結(jié)算方式為:1、年度內(nèi)給予燃煤的50%支付貨款。乙方出具齊全票據(jù)后,實行一票結(jié)算,全部貨款以銀行電匯或支票支付。合同簽訂后,原告為被告實際供應(yīng)5800KCal/Kg塊煤522.62噸,每噸698元,合計貨款364788.76元。其二,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供應(yīng)沫煤10000噸,5000KCal/Kg沫煤每噸628元,以甲方(被告)煤場地磅稱量為準,三方共同監(jiān)磅,并在過磅單上簽字。結(jié)算方式為:1、年度內(nèi)給予燃煤的50%支付貨款。乙方出具齊全票據(jù)后,實行一票結(jié)算,全部貨款以銀行電匯或支票支付。合同簽訂后,原告為被告實際供應(yīng)5000KCal/Kg沫煤8980.66噸,每噸628元,合計貨款5639854.48元。以上兩項共計貨款6004643.24元。被告于2017年2月7日付款100萬元,2018年3月28日付款200萬元,共計付款300萬元,至今尚欠煤款3004643.24元未付。另查明,2010年被告從原告處購燃煤,原、被告雙方未簽訂購銷合同,未約定結(jié)算方式,被告尚欠原告燃煤款593141.62元。至今,被告尚欠原告燃煤款共計6877641.98元。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2012年中標通知書2份、購銷合同1份、過磅單5張、對賬單1份;2013年度中標通知書1份、購銷合同1份、過磅單3張、對賬單1份;2017年度購銷合同2份(塊煤、面煤各1份)、過磅單4張,以及被告提交的記賬憑證、電匯憑證、發(fā)票、報銷審批單、昌黎縣熱力公司與景某煤款明細表,當(dāng)事人陳述,庭審筆錄在卷佐證,且被告對原告提交的上述證據(jù)以及原告主張的至今尚欠原告燃煤款共計6877637.55元數(shù)額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原告提交借款合同及利息清單,因借款合同系復(fù)印件,利息清單系原告單方制作,被告均不認可,且不能證明與本案具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被告遲延給付原告貨款確給原告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損失的計算方法為:2010年度被告從原告處購燃煤,原、被告雙方未約定結(jié)算方式,至今被告尚欠原告燃煤款593141.62元,故被告應(yīng)給付原告遲延付款造成的損失為:本金593141.62元從2011年11月16日起至2017年9月5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2年度被告共欠原告貨款8744735.14元。按合同約定應(yīng)支付80%貨款,即應(yīng)給付6995788.11元。被告于2013年9月27日付款50萬元,2013年12月6日付款100萬元,2013年12月17日付款100萬元,2014年4月4日付款50萬元,2014年10月9日付款519025.83元,2015年9月25日付款100萬元,2016年3月29日付款80.4萬元,2016年4月28日付款19.99996萬元,2016年11月28日付款30萬元,2017年5月18日付款48萬元,2017年9月5日付款200萬元,2017年12月28日付款20萬元。故被告應(yīng)給付原告遲延付款造成的損失為:本金6495788.11元從2011年11月16日起至2013年12月6日止;本金5495788.11元從2011年12月7日起至2013年12月17日止;本金4495788.11元從2011年12月18日起至2014年4月4日止;本金3995788.11元從2014年4月5日起至2014年10月9日止;本金3476762.28元從2014年10月10日起至2015年9月25日止;本金2476762.28元從2015年9月25日起至2016年3月29日止;本金1672762.28元從2016年3月30日起至2016年4月28日止;本金1472762.68元從2016年4月29日起至2016年11月28日止;本金1172762.68元從2016年11月29日起至2017年5月18日止;本金692762.68元從2017年5月19日起至2017年9月5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3年度被告共欠原告貨款3034147.84元,按合同約定應(yīng)支付50%貨款,即應(yīng)給付1517073.92元。被告應(yīng)給付原告遲延付款造成的損失為:本金1517073.92元從2014年11月16日起至2017年9月5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本金602978.22元從2017年9月6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內(nèi)實際給付之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7年度被告共欠原告貨款6004643.24元,按合同約定應(yīng)支付50%貨款,即應(yīng)給付3002321.62元。被告于2017年2月7日付款100萬元,2018年3月28日付款200萬元,共計付款300萬元。被告應(yīng)給付原告遲延付款造成的損失為:本金2002321.62元從2017年11月16日起至2018年3月28日止,本金2321.62元從2018年3月29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內(nèi)實際給付之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原告秦某某景某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某公司)與被告昌黎縣熱力供應(yīng)公司(以下簡稱昌黎縣熱力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吳艷英、被告委托代理人蔣麗香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本案原、被告雙方簽訂的《燃煤購銷合同》系雙方當(dāng)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原告依合同約定提供了燃煤,被告至今尚欠原告燃煤款6877637.55元,存在違約的事實清楚,原、被告間的合同之債明確,被告應(yīng)承擔(dān)給付原告燃煤款的民事責(zé)任。故對原告主張被告給付燃煤款6877637.55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主張被告給付遲延付款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因原、被告簽訂《燃煤購銷合同》約定按年度貨款50%或80%給付燃煤款,被告遲延付款確給原告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該損失應(yīng)為約定給付貨款部分中的未付部分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未約定給付貨款部分(1-50%或80%)應(yīng)視為不存在違約,不支付經(jīng)濟損失。故對原告要求被告給付應(yīng)付貨款部分中的未付部分的經(jīng)濟損失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三十一長、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昌黎縣熱力供應(yīng)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秦某某景某經(jīng)貿(mào)有限公司購煤款人民幣6877637.55元及遲延給付購煤款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損失的計算方法:本金593141.62元從2011年11月16日起至2017年9月5日止;本金6495788.11元從2011年11月16日起至2013年12月6日止;本金5495788.11元從2011年12月7日起至2013年12月17日止;本金4495788.11元從2011年12月18日起至2014年4月4日止;本金3995788.11元從2014年4月5日起至2014年10月9日止;本金3476762.28元從2014年10月10日起至2015年9月25日止;本金2476762.28元從2015年9月25日起至2016年3月29日止;本金1672762.28元從2016年3月30日起至2016年4月28日止;本金1472762.68元從2016年4月29日起至2016年11月28日止;本金1172762.68元從2016年11月29日起至2017年5月18日止;本金692762.68元從2017年5月19日起至2017年9月5日止;本金1517073.92元從2014年11月16日起至2017年9月5日止;本金602978.22元從2017年9月6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內(nèi)實際給付之日止;本金2002321.62元從2017年11月16日起至2018年3月28日止;本金2321.62元從2018年3月29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內(nèi)實際給付之日止。以上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案件受理費40062元,由被告負擔(dān)35000元,原告負擔(dān)5062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何友山
書記員:李鑒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