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山西金某便利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qū)民營區(qū)松莊路2號。
法定代表人:金根虎,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瑩,山西謙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牛振宇,山西謙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凝聚利企業(yè)管理培訓學校,住所地:秦皇島市海港區(qū)迎秋里39棟1101室(君御大酒店B座1101室)。
法定代表人:盧萬通,校長。
委托代理人:張艷芳,河北百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盧超,該單位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秦皇島凝聚利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海港區(qū)迎秋里39棟1101室。
法定代表人:盧超,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艷芳,河北百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山西金某便利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便利公司)為與被上訴人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凝聚利企業(yè)管理培訓學校(以下簡稱凝聚利學校)、秦皇島凝聚利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凝聚利咨詢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5)海經初字第3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巍、劉興亮、代審判員王振慶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1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王瑩、牛振宇,被上訴人凝聚利學校的委托代理人、凝聚利咨詢公司法定代表人盧超及共同委托代理人張艷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14年4月8日,金某便利公司作為甲方與凝聚利學校作為乙方簽訂一份《經營管理咨詢項目合同》。合同簽訂后,凝聚利學校向金某便利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咨詢服務。2014年11月5日,盧超代表凝聚利學校作出一份《經營管理咨詢項目述職報告總結》,經金某便利公司項目聯(lián)系人即項目常務副組長吳玲簽字確認。對該份項目總結報告上“吳玲”簽字的真實性,金某便利公司沒有異議。合同履行過程中,凝聚利學校向金某便利公司于2014年4月15日、6月12日、7月21日、8月7日、9月10日分五次向凝聚利學校支付1000000元、500000元、400000元、444700元、475000元,以上合計付款2819700元。加上合同簽訂前已付的366000元,尚欠咨詢服務費614300元(總咨詢款3800000元-2819700元-366000元),扣去凝聚利學校以180300元咨詢服務費抵頂總咨詢費3800000元的發(fā)票稅金,現尚欠咨詢服務費434000元(614300元-180300元)未付。
原審法院認為:凝聚利學校與金某便利公司簽訂了《經營管理咨詢項目合同》,金某便利公司主張雙方簽訂的該合同中第八條的收費額3800000元嚴重超出物價部門核定的每課時10元,屬于違法收費,該條款應為無效。根據雙方簽訂的《經營管理咨詢項目合同》的內容可以表明,凝聚利學校向金某便利公司提供的經營管理咨詢服務項目不僅包括每課時10元的授課培訓項目,而且還包括企業(yè)文化、通用規(guī)則、規(guī)范化管理、3S現場管理、分之合經營管理模式、銷售模式及營銷體系、企業(yè)研發(fā)及技術落后解決方案、經緯線檢查考核體系等多方面服務項目,凝聚利學校提供的實際服務項目內容與金某便利公司庭審中陳述的服務項目內容事實不符,且該主張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凝聚利學校與金某便利公司簽訂的《經營管理咨詢項目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合法有效,予以確認。合同簽訂后,凝聚利學校按約向金某便利公司提供咨詢服務,服務項目結束時,金某便利公司的項目聯(lián)系人吳玲在凝聚利學校的代表人盧超作出的《經營管理咨詢項目述職報告總結》上簽字確認。該《經營管理咨詢項目述職報告總結》上的內容明確表明,凝聚利學校已完成合同約定的全部咨詢服務項目。并不存在未按合同約定據實履行義務的情況。因此,金某便利公司向凝聚利學校和凝聚利咨詢公司主張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全部義務應共同退還1000000元咨詢款及違約金1140000元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金某便利公司在凝聚利學校提供咨詢服務后,理應將最后一筆咨詢款434000元給付凝聚利學校,但至今未付,其逾期付款行為構成違約。雙方履行合同完畢之日,應按金某便利公司在凝聚利學校提交的總結報告上簽字確認之日即2014年11月5日為準。則金某便利公司應從2014年11月5日的次日2014年11月6日起承擔付款及給付違約責任。合同約定:“每遲延1日,甲方需按合同總額的1%支付滯納金”,金某便利公司辯稱違約金過高,根據凝聚利學校實際損失,及雙方合同履行情況,應對約定的違約金進行調整。應從2014年11月6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二倍計算違約金為宜。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金某便利公司于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凝聚利學校凝聚利學校咨詢費434000元及利息(從2014年11月6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二倍計算);(二)、駁回凝聚利學校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金某便利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9430元,保全費3335元,反訴案件受理費11960元,均由金某便利公司負擔。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交納。如果未按照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金某便利公司與被上訴人凝聚利學校簽訂的《經營管理咨詢項目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針對上訴人的主張,本院認為,雙方簽訂合同后,被上訴人凝聚利學校按合同約定向上訴人金某便利公司提供咨詢服務,上訴人也在合同履行各階段向被上訴人支付了除最后一筆尾款外的其他咨詢費用,服務項目結束時,上訴人該項目的常務副組長吳玲在凝聚利學校代表人盧超作出的《經營管理咨詢項目述職報告總結》上簽字確認,對合同約定的咨詢服務項目履行情況進行了總結,應認定被上訴人凝聚利學校已實際履行合同義務,上訴人雖不認可,但未提交足以反駁的有效證據,故對上訴人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涉嫌虛假宣傳、收費違法及運輸法院未依法采納其提供的證據的主張,本院認為,由于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該上訴主張,原審法院的認定并無不妥。綜上,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390元,由上訴人山西金某便利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 王 巍 審 判 員?。簞⑴d亮 代審判員?。和跽駪c
書 記 員 :趙瑾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