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住所地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院內。
負責人:白永革,該辦公室主任。
上訴人(原審被告):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住所地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五里臺。
法定代表人:項志剛,該鎮(zhèn)鎮(zhèn)長。
二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劉金鑫,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二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黃海疆,河北海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秦皇島市山海關興武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南海西路57號。
法定代表人:趙尊,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董立強,河北華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訴人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因與被上訴人秦皇島市山海關興武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武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均不服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秦民初字第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劉金鑫、黃海疆,興武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立強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2010年8月20日,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興武公司簽訂《關于田莊村村民安置中心建設工程合作協(xié)議》一份,協(xié)議約定:甲方為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乙方為興武公司。甲乙雙方經友好協(xié)商,就田莊村村民安置中心建設工程達成如下協(xié)議,以便共同遵守:一、權利義務。1、甲方提供小康樓所需的建設用地,以現(xiàn)場實測為準。路、水、電、電訊到現(xiàn)場,所需資金計入工程成本,征地拆遷、地上附著物等所需費用由乙方全額墊付。2、甲方負責前期工程的辦理,如立項、土地、規(guī)劃、建設、環(huán)保、人防等,具備形式承建工程的要求,所需費用由乙方全額墊付。3、乙方協(xié)助甲方辦理招投標手續(xù),推薦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并負責辦理施工許可證。4、乙方負責設計、勘察等前期施工的基礎工作,但要結合甲方一同進行,所發(fā)生費用計入工程成本。5、甲方對工程質量有監(jiān)督權,負責辦理集體用土地和房屋手續(xù),供給各業(yè)主。6、甲方負責上級部門和相關人員的接洽、洽談、協(xié)調工作和村民的各項工作,負責維護社會秩序和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最大限度爭取政府部門的優(yōu)惠政策,不干擾乙方的正常工作。7、乙方中標后負責圖紙范圍內的樓房建筑工程建設。二、售樓管理。甲方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售樓,乙方積極做好售樓服務中心建房,配合甲方做好售樓工作。三、財務管理。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獨立賬號,單獨建賬。四、墊資利息及工程費用結算方式。甲方采取工程建設和外網配套大包干的辦法,一次包死給乙方。甲方不支付乙方墊資利息,工程費用結算依據工程總招標的攔標價返還乙方,具體依據工程施工合同執(zhí)行。五、違約責任。1、任何一方不得做出違反本協(xié)議條款內容的行為,否則均構成違約,因此造成對方失約的,違約方據實賠償責任。2、任何一方不得中途擅自解除本協(xié)議,否則據實賠償對方損失。3、不可抗力、自然災害原因造成損失由雙方各自承擔損失。4、本協(xié)議約定條款內容雙方協(xié)商一致可以廢除或變更。六、爭議解決的辦法。1、雙方出現(xiàn)爭議應本著互利互信的原則通過協(xié)商的辦法解決。2、協(xié)商不成可以通過訴訟、仲裁的辦法,由提起訴訟方所在法院提起訴訟。七、如法定人變更不影響本合同的履行。八、本協(xié)議雙方簽字蓋章生效,一式兩份,雙方各執(zhí)一份,本協(xié)議內容履行完畢自動失效。雙方在協(xié)議上簽字蓋章。協(xié)議簽訂后,興武公司先后支付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1450萬元用于田莊村民安置中心的前期征地、立項、開發(fā)等各項經費的開支,半年后,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用出售房屋的款項,陸續(xù)歸還了向興武公司借支的1450萬元。興武公司通過參加招投標,中標取得了田莊新村安置中心的建設工程承包權,并分別于2010年12月28日與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簽訂《田莊新民居亞龍灣小區(qū)一期A區(qū)施工合同》、《田莊新民居亞龍灣小區(qū)一期B區(qū)施工合同》、《田莊新民居亞龍灣小區(qū)一期C區(qū)施工合同》,于2011年1月25日與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簽訂《田莊新民居亞龍灣小區(qū)一期外網施工合同》,上述合同均約定,工程采用包死價方式,工程總價款156433317元,合同還對施工工程的內容,開工、竣工日期、工程質量標準又及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的處理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興武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墊資進行施工,主體工程已按照合同約定施工完畢。配套工程部分除取暖因地源熱泵因受條件限制需改變?yōu)槿細馊∨?,小區(qū)綠化經雙方協(xié)商進行了變更,部分樹木需等待適合栽種季節(jié)進行栽種,部分凈水設備尚沒有安裝完畢外,其他配套工程均已按照合同約定施工完畢。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將建成房屋大部分出售完畢,部分業(yè)主售房款還沒有完全交納。興武公司出售了部分房屋,雙方一致同意,用興武公司出售房屋款項折抵應付興武公司部分工程款。
2014年1月6日,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團練村村民委員會、田莊村村民委員會、高建莊村村民委員會分別出具《關于田莊亞龍灣小區(qū)一期新民居項目的有關情況說明》,內容為:“田莊新民居項目是在省、市委會面改造新農村居住條件,提高農民生活居住質量的要求下而啟動的。當時石河鎮(zhèn)已經建成了秀山櫻園小區(qū)和溝渠寨、唐子寨小區(qū),2009年底,田莊村最初找到興武公司提出村企合作聯(lián)合建設。期間,高建莊、團練兩個村也找到了鎮(zhèn)里要求進行新民居建設,考慮到三個村的情況,石河鎮(zhèn)黨委政府請示區(qū)委區(qū)政府進行三村聯(lián)建,并得到了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批準。為保證該工程的質量以及資金的安全,2010年8月最終在石河鎮(zhèn)黨委、政府主持下由鎮(zhèn)政府下設的臨時機構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代表三個村與興武公司訂立合作協(xié)議,并以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在石河農村信用合作社單獨開立賬戶,??顚S?。該協(xié)議對于項目的收益和分配和虧損風險的承擔沒有載明,但按照田莊、高建莊、團練三個村以及當時的鎮(zhèn)黨委書記郭某與興武公司商定的合作原則,就是興武公司負責所有建設所需資金,村里提供建設用地,房屋建成后保證三個村有購房需求的村民以成本價購買房屋,改善居住條件,項目盈虧全部由興武公司享有和承擔,政府無收益。合作協(xié)議簽訂后,通過招投標興武公司又以施工承包人的身份與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訂立了四份施工合同,承建整個項目的8萬余平方米的施工工程,并于2012年2月竣工。現(xiàn)在田莊、高建莊、團練三個村有購房需求并登記的村民均已按照約定購得住房,領取了新房鑰匙。至今,田莊亞龍灣小區(qū)一期新民居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在此項目中興武公司既是合作的一方(投資人),也是項目的施工承包人,但是項目施工工程尚未決算,合作項目本身也未清算,特此說明?!?br/>2013年11月6日,石河鎮(zhèn)原黨委書記郭某出具《關于田莊村新民居建設的幾點說明》,主要內容為:“一是田莊新民居的啟動背景是在省、市委全面改造農村居住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要求下啟動,當時石河鎮(zhèn)已建成秀山櫻園小區(qū)和溝渠寨、唐子寨小區(qū),田莊、團練和高建莊三個村找到石河鎮(zhèn)黨委、政府,要求進行新民居建設,考慮到三個村的實際情況,在請示山海關區(qū)委、政府并得到了批準。二是資金問題,當時新民居建設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問題,當時省市提出多種模式,比較通行的做法是由建筑公司墊資建設,政府主導,誰投資誰受益,村民得實惠,按照成本價分給村民售房的方法進行,政府無收益。田莊新民居就是按照此方法運作的,經招投標興武公司中標。三是關于頂房問題,當時三個村有購房需求的有1300至1400戶,經規(guī)劃部門批建900多戶。在充分滿足村民,仍有些剩余用房,為減少投資墊資方的風險和損失,用剩余用房和門市房頂施工費,由于當時沒有對整個小區(qū)進行決算,頂房價格沒有確定?!苯浽瓕彿ㄔ合蚴渔?zhèn)黨委書記郭某核實上述情況,郭某表示上述說明是其本人所出具,但本人不愿意在詢問筆錄上簽字。
經雙方對項目的收支情況進行核對,對賬情況如下:
(一)項目總收入
經雙方確認的項目總收入為人民幣209491987.45元,其中售房款總收入為人民幣198534242.6元,配套費及公共維修基金收入人民幣10957744.85元。雙方的售房收入情況下為:1、興武公司售房應收入人民幣58807181元,配套費和公共維修基金應收入人民幣2757653.58元,合計61564834.58元。2、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總計應收入售房款人民幣139727061.6元,配套費及公共維修基金應收入人民幣8211821.23元,合計147938882.83元。實際收入售房款人民幣127188508.2元,未收房款10293197.7元,未出售房屋折合人民幣2245355.7元。雙方對賬戶產生的孳息230803.46元、新民居各種獎勵補助630000元是否應計入總收入存在爭議,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為賬戶產生的孳息是本項目資金和秀山櫻園項目資金混合形成,不能單獨認定該孳息應是本項目的收入。新民居各項獎勵補助是給各村的專項補助,是用于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顚S?,與項目的總收入無關。興武公司認為上述款項均屬于項目總收入,應一并計入。
(二)項目總成本
經雙方確認,雙方對下列成本支出無爭議:
1、土地費用23607214元。
2、建設成本支出。(1)測繪費29599.30元;(2)圖紙審查費243000元;(3)制圖費:11000元;(4)設計費:990000元;(5)監(jiān)理費:400000元(已付),欠付328800元;(6)材料檢測費:共計七筆666583.50元;(7)消防檢測費:117000元;(8)垃圾桶健身器材等合計44032元;(9)廣建公司以項目管理、咨詢等名義支出1107300元;(10)復耕方案編制費:60000元;(11)土地勘察定界費:240000元;(12)應付興武公司工程款156433317元。
3、應支付管理雜費。(1)辦公用品:43348元;(2)電腦耗材及電腦:33819元;(3)復印機、一體機及配件:18610元;(4)報刊圖書:7569.1元;(5)工資:81400元;(6)加班費及補助:183750;(7)宣傳費:46154元;(8)清理排水溝:10400元;(9)五節(jié)柜:900元;(10)電機維修:3500元;(11)電話費:750元。以上十一項合計430200.1元。
雙方對下列支出存在爭議:
1、小區(qū)東側出口因泄洪需要修建排水溝支出1277058.17元,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了施工合同及付款發(fā)票,證實此項支出的合法性。興武公司對此并不認可,主張修建排水溝與項目無關,此項屬于不合理支出。
2、律師費138000元,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張該費用系本次和興武訴訟聘請律師支出。興武公司主張,此費用與項目無關,不應計入成本。
3、各項雜費支出。1、差旅費:7860.10元;2、餐費:122628元;3、酒款:73400元;4、考察費:48480元;5、木耳:3200元;6、海產品:51100元;7、汽車坐墊:2000元;8、加油:92682.5元;9、資料費20000元;10、汽車保養(yǎng):7246.19元;11、代付電費:94531.37元;12、暖氣吹水:50000元;13、手續(xù)費:300元;14、攝影器材:18900元。興武公司主張上述14項支出與項目無關,不應計入成本支出。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張上述費用均是為項目所作合理支出,但對餐費、酒款、考察費、木耳、海產品所作支出不能說明合理事由。
雙方均認可供暖工程屬于興武承包工程范圍,雙方均同意因供暖方式由地源熱水泵改為燃氣供暖所發(fā)生的費用計入應付興武公司工程款范圍內,不計入項目成本,該支出雙方另行解決。
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張除上述支出外,本項目還有下列債務沒有償還。1、征地費用:500000元;2、應付廣建公司因項目申請報告、節(jié)能報告、立項所發(fā)生費用:439800元;3、環(huán)評報告費:164900元;4、監(jiān)理費:328800元;5、建安費用:7173020.8元;6、代為支付費用:1435333.32元;7、打井費:200000元;8、暖氣吹水費:25400元;9、審計費279000元;10消防檢測費:9000元;11、退還業(yè)主太陽能支座費:1271200元;12、退還業(yè)主電力預交維修費:272400元;13、政府承諾退還暖氣費1098000元;14、產權測繪費:100000元;以上合計13296900元。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中雙方爭議的核心焦點問題是,雙方間是否存在合作建設新民居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如何承擔。一、關于雙方間系合作建設新民居關系還是建設施工合同關系。亞龍灣小區(qū)新民居建設的背景是,為解決團練、田莊、高建莊三個村部分村民的住房問題,改善農村居民的售房條件的大背景下,按照省、市相關建設新民居的政策進行實施?,F(xiàn)有證據表明,亞龍灣新民居項目是由石河鎮(zhèn)政府主導,團練、田莊、高建莊三個村提供建設所需土地,興武公司提供項目前期所需資金并墊資興建,為使項目能夠順利實施,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成立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亞龍灣小區(qū)新民居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期間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興武公司簽訂了《關于田莊村村民安置中心建設工程合作協(xié)議》,從協(xié)議約定的內容看,本項目由興武公司提供資金,負責開發(fā)前期有關立項、勘察、土地、規(guī)劃等前期所需資金的墊付工作,并負責項目前期的基礎施工工程,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代表團練、田莊、高建莊三個村提供項目建設所需土地,辦理相關手續(xù)及開發(fā)的前期工作和售樓管理工作,協(xié)助興武公司參與工程競標。興武公司取得該項目工程的工程承包經營權是經過招投標程序,經中標后所取得該工程的施工承包權。從上述協(xié)議約定內容和實際履行的情況并結合團練、田莊、高建莊三個村所出具的證明以及原石河鎮(zhèn)黨委書記的證言可以看出,在亞龍灣新民居項目中,應認定興武公司通過招投標取得了該項目的工程施工承包權,為該項目的施工工程承包方。同時也是合作開發(fā)建設新民居的一方主體,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代表團練、田莊、高建莊為合作建設新民居的另一方主體。由于新民居的出售對象特定為團練、田莊、高建莊三個村的村民,并不允許向社會不特定人員進行銷售,雙方間所簽訂協(xié)議并不屬于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范疇。故該協(xié)議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認定為有效協(xié)議。由于協(xié)議沒有對項目建成后的利潤分配進行約定,從團練、田莊、高建莊三個村出具的證明看,當時各方約定由興武公司自負盈虧,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也認可在該項目中,政府無收益,故該項目所產生的利潤和虧損風險應一并由興武公司負擔。二、因雙方存在合作建設新民居關系所產生的民事責任應如何承擔。1、關于項目的盈虧情況。通過組織雙方對各自賬目進行核對,本項目售房款總收入為人民幣198534242.6元,政府給付的亞龍灣小區(qū)新民居各種獎勵補助63萬元,是對本項目基礎建設所作補助,應一并計入總收入,賬戶所產生的孳息230803.46元,雙方均認可系本賬戶內資金所產生的利息,但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張,本賬戶內資金除去亞龍灣新民居項目資金外,該賬戶內還有秀山櫻園小區(qū)住宅公共維修基金220萬元,該利息中一部分系該資金產生的孳息,不能全部計入本項目收入,但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并為就此提供相關證據,應確認該孳息為項目收入。總計為199395046.06元。雙方無爭議的成本支出為184379245.9元。有爭議部分(1)小區(qū)東側出口因泄洪需要修建排水溝支出1277058.17元,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了施工合同和付款票據,且該建設為小區(qū)基礎設施建設,該支出應計入總支出。(2)律師費138000元系因本次訴訟所作支出,與項目無關,不應計入項目成本。(3)各項雜費中經本院審查,下列支出屬于正常合理支出,差旅費7860.10元;資料費20000元;汽車保養(yǎng)7246.19元;加油92682.5元;汽車坐墊2000元;代付電費94531.37元;暖氣吹水50000元;手續(xù)費300元;攝影器材18900元,以上共計293520.16元。(4)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其他的支出因其不能說明合理理由,不計入項目總成本。綜合以上確認情況,經計算項目總成本為185949824.23元。項目利潤為項目總收入199395046.06元-項目總支出185949824.23元=13445221.83元。該項目利潤按照雙方的約定,應歸興武公司所有。2、關于住宅公共維修基金及配套費問題的處理。按照合作協(xié)議的約定,由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辦理房屋手續(xù),住宅公共維修基金和配套費屬于代收代繳部分,此部分資金和辦理房屋手續(xù)具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此部分資金由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保管更有利于保護業(yè)主的合法權益,故該部分資金應由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保管和代繳。3、關于本項目所涉及的債務。對于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的本項目涉及債務,雙方均認可由項目的承接人負責進行處理,故屬于本項目的債務由興武公司承接處理,屬于住宅公共維修基金和配套費部分,由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決處理。4、關于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的責任承擔問題。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系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的下設部門,不具有法人資格,沒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應與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連帶責任,由于興武公司在訴訟中請求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考慮到連帶責任與補充賠償責任中,補充賠償責任相較于連帶責任要輕,以此處理并不損害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的合法權益,且充分尊重興武公司的意思自治,故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應在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不能清償的范圍內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綜上,原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一款、第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秦皇島市山海關興武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亞龍灣新民居項目利潤人民幣13445221.83元;二、山海關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對該債務在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不能清償的范圍內承擔補充清償責任;三、駁回秦皇島市山海關興武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31506元,由原告秦皇島市山海關興武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負擔31710元;由被告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共同負擔99796元。
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上訴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2、一審、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主要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是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的投資主體,嚴重違背客觀事實。1、本案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是農村新民居建設項目,是黨和政府惠民的政策性項目,根據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推進新民居建設示范工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2010年加快推進農村新民居建設的工作意見》等文件精神,任何人都不得從中獲取項目收益,只能讓參建的村民得實惠。2、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的實際出資和受益主體是集資認購新民居房屋的廣大村民,而不是被上訴人。項目除占用田莊村、團練村和唐子寨村(配套道路)的部分集體土地外,一期工程投資近兩億元,全部是田莊村、高建莊村、團練村參與新民居建設村民交納的集資認購款,在此項巨額投資中,沒有被上訴人的分文投資。同時,省、市、區(qū)各級財政對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實行獎補63萬元,獎補資金必須專項用于新民居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8月20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關于田莊村村民安置中心建設工程合作協(xié)議》,沒有“項目盈虧全部由被上訴人享有和承擔”的約定。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團練村村民委員會、田莊村村民委員會、高建莊村村民委員會無權對上述合作協(xié)議作出說明。一審判決將三個村委會的說明材料,作為認定被上訴人為項目投資人的依據,明顯錯誤。3、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并非合作開發(fā)房地產的合伙關系。合作協(xié)議只是被上訴人墊資提供項目前期啟動資金的協(xié)議,并非項目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由被上訴人墊付前期拆遷補償、辦理工程手續(xù)等費用,上訴人不支付墊資款利息,經公開招標被上訴人中標后,上訴人采取小區(qū)建設工程和外網配套工程大包干的辦法,將項目建設工程一次性包死,發(fā)包給被上訴人,作為對被上訴人前期墊資的回報。2010年9月30日、2011年1月25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分別簽訂了四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上訴人承建田莊村民安置中心工程。因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而非合伙開發(fā)房地產項目的合伙關系。另外,一審法院2014年5月《民事裁定書》和《協(xié)助凍結存款通知書》均寫明,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而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亦可證明此觀點。4、田莊安置中心項目完全由上訴人組織實施,被上訴人從未向項目投入任何資金,也未組織實施過任何項目工作。2010年7月8日至2010年9月15日,被上訴人分期向上訴人支付墊付資金1450萬元。墊款不到半年,上訴人即于2011年1月退還給被上訴人1400萬元,2011年4月又將剩余的50萬元退還給了被上訴人。上述款項的付款憑證和還款憑證上均明確記載為“工程墊資款”和“借款”??梢?,上訴人已及時退還了被上訴人墊付款項,被上訴人根本沒有向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投入過任何資金。被上訴人除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規(guī)定,承擔工程施工任務外,未組織實施過項目的任何工作。5、被上訴人既不是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的投資主體,也不是項目的組織實施主體,更不是項目的受益主體,無權要求對項目進行清算。項目至今還有綠化工程、凈水系統(tǒng)等配套設施沒有建設完畢,后續(xù)問題未解決。如果最終經過項目審計,一期工程的認購集資款仍有節(jié)余,說明當初測算村民認購房屋認購價時,項目一期工程成本測算偏高,應該相應調整村民的認購價,或者是將項目節(jié)余的村民認購款全部用于項目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改善村民居住環(huán)境。而且項目二期工程還需安置老村(田莊、高建莊、團練三個村原村址)拆除后的1153戶村民,還需巨額資金啟動。二、一審未通知證人出庭作證,違反法定程序。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為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投資主體的依據,一是田莊村、團練村、高建莊村三份內容完全一致、僅有村委會蓋章的情況說明,二是原石河鎮(zhèn)黨委書記郭某出具的說明。且不論三個村的村委會有無權利對合作協(xié)議作出說明,能不能代表參與認購新民居房屋的村民,僅就上述說明材料的形式看,上述《說明》也均屬于證人證言,三個村的村委會應派人出庭,證人郭某本人也理應出庭陳述并接受各方當事人的詢問和質證。但一審法院未通知各方出庭接受詢問和質證,直接將說明材料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明顯違反了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定。三、一審判決適用法律不當。一審判決適用條款均是關于“個人合伙”和“個人合伙”終止后財產處理的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在組織實施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過程中,并沒有與被上訴人形成“個人合伙”關系。特別是《關于田莊村村民安置中心建設工程合作協(xié)議》中并沒有關于項目利潤分配的約定,一審在當事人沒有合同約定和補充約定的前提下,將田莊村民安置中心項目節(jié)余款作為項目利潤分配給被上訴人,適用法律錯誤。
興武公司答辯認為:一、一審認定的答辯人是田莊新民居項目投資主體證據確實充分。1、沒有任何法律法規(guī)甚至于政策禁止從農村新民居建設獲益,反而是在政策法規(guī)上都對企業(yè)投資、村企共建、互利雙贏的模式予以肯定。河北省委、省政府辦公廳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大力推進新民居建設示范工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第五項扶持措施里第八款明確“村企共建”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時該條款載明:鼓勵有實力的企業(y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村企自愿、互利雙贏”的原則。2、田莊新民居建設項目的主體是田莊村、團練村、高建莊村三個村以及答辯人,不可能是購買房屋的村民個人。田莊村、團練村、高建莊村三個村除了提供項目所需的集體土地使用權外,沒有分文出資,購買新民居的村民出資的僅僅是購房款,上訴人曲解為集資款,村民的購房收據沒有任何集資的字樣。對于獎補資金63萬元在完成項目建設后自然轉為項目結余。合作協(xié)議對于答辯人承建新民居工程只是約定了一種可能性,答辯人是通過正當合法的招投標競得本項目的施工權,與投資回報無關。3、答辯人并不否認新民居項目施工人的主體身份,但這僅僅是答辯人在該項目的身份之一。合作協(xié)議書的內容反映出答辯人身份絕不僅僅是施工人。從乙方即答辯人的權利義務來看,絕非單純的墊資問題,如果僅僅是墊資,那就是一種借貸關系(尤其是在訂立施工合同前)只需要上訴人與答辯人之間簽訂一份借款協(xié)議就行了,而不會是合作協(xié)議。再看答辯人除了負責所有的資金支出以外,還需負責:協(xié)助辦理招投標手續(xù),推薦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并負責辦理施工許可證;負責設計、勘察等前期施工的基礎工作。而“中標后負責圖紙范圍內的樓房建筑工程建設”只是七項權利義務里的其中一項,并且是或然性的,以中標為前提條件。本案糾紛屬于新形勢下的新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案件的案由規(guī)定里并沒有完全一致的案由,一審所確定的“合伙”也僅僅是類似案由,至于訴訟保全裁定所確定的案由并不能推翻本案的民事判決書的認定。4、答辯人是否出資和組織實施項目工作需要證據說話。整個項目造價將近兩個億,除了答辯人前期投資的1450萬元以外,更多的投入是答辯人墊資施工款,整個項目無論是上訴人還是三個村都分文未出。至于上訴人單方記賬憑證將1450萬元記做借款,并不能因此改變合作協(xié)議確定的投資性質。答辯人除了出資以外,還承擔了協(xié)助辦理招投標手續(xù)、負責辦理施工許可證;負責設計、勘察等前期施工的基礎工作等工作。5、關于項目清算的問題。為查明案情,一審法院數次組織開庭,數次組織庭下對賬,經雙方充分的核對,本案田莊新民居建設項目的有關收入支出已經很清楚,判決書中有明確記載。法庭征詢過雙方的意見,是否委托對賬目收支進行司法鑒定,雙方均同意不委托。而對于部分綠化、凈水尚未完成的事項屬于施工合同糾紛范疇,與本案合伙糾紛無直接關聯(lián)。至于新民居二期工程項目,與本案沒有關系,合作協(xié)議標明的就是一期。二、關于是否違反法定程序的問題。1、田莊村村委會、團練村村委會、高建莊村村委會分別出具的情況說明,從證據形式上應屬于書證。且該書證成立于2014年1月13日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本案之前,不屬于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出具的證人證言,無需出庭質證。2、2013年11月6日,原石河鎮(zhèn)黨委書記郭某所出具的說明是寫給山海關區(qū)政府的,與前述三個村的說明性質是一樣的,也應屬于書證,無需出庭質證。但同時,一審法院根據答辯人的申請已經向郭某調查核實該說明的真實性。郭某予以認可。三、關于一審判決適用法律的問題。1、一審判決適用法律符合本案的實際情況,目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糾紛案件案由的規(guī)定里沒有合作建設新民居糾紛的案由,而從本案案情來看最相類似就是合伙糾紛,所以適用這些條款并無不妥。2、本案合同雙方除了最初書面的合作協(xié)議以外,還口頭約定了項目盈虧的負擔,后期三個自然村還以書面形式進一步確認了口頭協(xié)議的內容,所以根據合同雙方的約定,一審判決適用《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正確。綜上,請求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上訴方與興武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2010年8月20日,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興武公司簽訂了《關于田莊村村民安置中心建設工程合作協(xié)議》。從合作協(xié)議中雙方約定的權利義務看,興武公司不僅要對案涉項目前期工作所需資金進行全額墊付,并且要負責協(xié)助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理招投標手續(xù);推薦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辦理施工許可證及設計、勘察等前期施工的基礎性工作。隨后,興武公司經過招投標,取得了案涉工程的建設工程承包權,成為該項目的工程施工承包方??梢钥闯?,雙方首先通過簽訂合作協(xié)議建立了合作關系,興武公司中標取得工程承包權后,另行與上訴方建立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因此雙方具有雙重法律關系。對上訴方提出的其與興武公司僅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興武公司是否為案涉項目的出資主體問題。上訴方提出案涉工程的出資主體為集資認購新民居房屋的廣大村民,村民繳納的購房款實為集資款,另主張興武公司向其支付的1450萬元,是其向興武公司的借款,待村民繳納購房款后已將該筆款項償還。但從雙方所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及實際履行情況看,興武公司所支付的1450萬元,應為對案涉工程前期工作所需費用的墊付。同時從村民的購房收據及全案證據中,并不能反映出村民集資的事實存在。因此,對上訴方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興武公司按照雙方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對案涉項目進行了墊資,應為出資主體。對上訴方提出的因興武公司不是投資主體無權要求項目清算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案涉項目現(xiàn)存款項的分配及責任承擔問題。1、上訴方依據河北省委、省政府辦公廳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大力推進新民居建設示范工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主張任何人都不能從農村新民居建設項目中獲得收益,項目利潤應用于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村民居住環(huán)境及啟動項目二期所需資金等方面,但從相關文件中并不能得出上訴方所主張的結論,且雙方在協(xié)議中也并未就此進行約定。因此,對上訴方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2、關于團練、田莊、高建莊三村村委會及石河鎮(zhèn)原黨委書記郭某所出具說明的證明效力。上訴方提出原審法院未通知上述幾方出庭作證,相關說明不應采信。但上述各方實際參與了案涉工程項目,村委會出具的說明內容與其職能相關,郭某出具說明的相關情況原審法院已向其當面核實,并且,本院對案件事實的認定綜合考慮了合作協(xié)議的內容和履行情況,上述證明只是作以輔助印證,三村村委會及郭某未出庭,不影響本案對事實的查明。因此,本院對上訴方該項主張不予支持。3、因上訴方明確認可案涉項目尚有多項債務,故雙方經過對賬確定的案涉項目現(xiàn)存款項并非項目最終利潤,原審判決認定該款項歸興武公司所有,同時亦認定了由興武公司承接處理項目債務,符合公平原則及案件事實,應予維持。同時,興武公司對其施工范圍內的未完項目,應繼續(xù)施工完成。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102471元,由石河鎮(zhèn)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海關區(qū)石河鎮(zhèn)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郭濤 代理審判員 王芳 代理審判員 吳悅
書記員:張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