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f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北戴河火車站東站南大街141號。
法定代表人:李集周,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金坡,河北秦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支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聯(lián)峰路290號。
代表人:李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廣卉,女,1989年9月7日出生,漢族,被告公司職員。
原告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f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支公司保險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金坡、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廣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f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賠償原告保險賠償金117211.52元;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2010年3月30日,原告在被告處投保公眾責任險,雙方建立保險合同關系。保險單對于原告投保險別的保險金額、保險期間等內容予以載明,其中約定每人限額為20萬元。2010年6月15日中午,孫東鎖在原告處進行娛樂項目時摔傷,并入院治療,后就其傷殘程度作出司法鑒定。原告就孫東鎖的上述損失進行賠償后,被告在保險范圍內予以理賠。之后,孫東鎖又經診斷確診為右股骨頭壞死,再次入院進行治療。并于2013年9月向北戴河區(qū)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本案原告進行賠償,在訴訟過程中,經人民法院進行調解,雙方就賠償金額達成協(xié)議,人民法院出具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人民法院(2013)北民初字第581號民事調解書,調解書生效后,原告向孫東鎖進行了賠償。原告就本次賠償要求被告繼續(xù)履行保險賠償責任,但被告卻予以拒絕,故原告訴至法院。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支公司辯稱,本案中孫東鎖在2010年6月15日摔傷后的損失被告公司已于2011年12月2日進行了賠付。本次孫東鎖再次確診為右股骨頭壞死,原告當時未向被告公司要求理賠,并且在第一次賠償時已經賠付二次手術費4000元,因此原告請求的保險賠償金被告公司拒絕賠償。原告提供的秦皇島海港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臨床鑒定意見書只對孫東鎖鑒定時的傷殘級別進行了鑒定,而對于致殘原因沒有說明,孫東鎖右股骨頭壞死從鑒定意見書得出的結論應是由于復位手術造成的,而孫東鎖在原告處游玩時造成的人身傷害不是孫東鎖右股骨頭壞死的直接原因,故孫東鎖右股骨頭壞死應向進行復位手術的醫(yī)院方要求賠償。因孫東鎖在2010年摔傷后已就傷殘程度作出傷殘等級司法鑒定,第二次海港鑒定中心對本次事故造成股骨頭壞死的參與度并未作出認定。原告提交的調解書系原告與孫東鎖雙方自愿達成,原告自愿賠付孫東鎖損失207036元,與被告公司無關。該案雖經法院調解,但對于孫東鎖提供的證據(jù)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未作出認定,因此對于原告對孫東鎖自愿的賠償,被告公司不應負賠償責任。訴訟費不屬于保險責任,被告不予理賠。
本院經審理認定的事實如下:對于當事人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于原告主張的“2012年5月,孫東鎖被確診為右股骨頭壞死,2013年9月24日,孫東鎖起訴本案原告,要求其對后續(xù)損失進行賠償,本院經孫東鎖申請委托秦皇島海港司法鑒定中心進行司法鑒定,該中心于2013年11月29日作出[2013]臨鑒字0797號鑒定意見書,結論為原告損傷構成六級傷殘。經本院主持調解,孫東鎖與原告自愿達成調解協(xié)議,經確認孫東鎖各項損失合計為258795元,包括醫(yī)療費110996元、誤工費5000元、護理費219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50元、傷殘賠償金123258元(20543元×20年×30%)、精神損害賠償金15000元、交通費1500元,由被告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f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承擔80%即207036元,扣除已付傷殘賠償金5887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6000元、醫(yī)療費5400元,原告應再賠償孫東鎖136764元,2014年9月30日,原告一次性支付孫東鎖賠償款14萬元”的事實,被告不予認可,認為原告所提交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及本院民事調解書不能證明孫東鎖致殘原因以及孫東鎖實際損失,孫東鎖股骨頭壞死應是復位手術造成的,原告所賠付孫東鎖的損失證據(jù)未經法院審查認定,是原告自愿賠付的,被告不負賠償責任。因被告對其抗辯的的孫東鎖股骨頭壞死應是復位手術造成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孫東鎖的損失系由本院審理確認的,故對原告主張的上述事實和證據(jù)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按照原、被告所訂合同及保險條款的規(guī)定,對第三人在原告處因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損失,保險公司應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原告提交的秦皇島海港司法鑒定中心法醫(yī)臨床鑒定意見書、(2013)北民初字第581號民事調解書能夠證明孫東鎖在獲得被告的第一次賠償后,又因股骨頭壞死造成了醫(yī)藥費、誤工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扣除已賠付的)等其他損失,該損失與其2010年6月15日在被告處發(fā)生的意外事故有直接關系,被告應在保險責任限額內對該損失繼續(xù)履行賠償義務。被告辯稱已賠償?shù)亩问中g費系取內固定物的費用,但根據(jù)海港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原告股骨頭壞死發(fā)生在取內固定物之后,故被告拒絕再次賠償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jù)。
綜上所述,原告對傷者孫東鎖共計應賠償237527元(實際支付240763元),被告應在保險限額20萬元內進行理賠。故扣除被告已經支付的保險賠償款82788.48元,被告還應支付賠償款117211.52元,對原告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秦皇島市北戴河集發(fā)農業(yè)綜合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保險賠償款117211.5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22元,已減半收取,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島市北戴河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趙 琳
書記員:李文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