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秦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春麗,湖北同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鐘某某胡集鎮(zhèn)虎山村六組。
法定代表人:趙海斌,董事長。
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鐘某某胡集鎮(zhèn)虎山村。
法定代表人:尤昌亞,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輝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
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住所地:鐘某某胡集鎮(zhèn)虎山社區(qū)龍會山,組織機構代碼:59424030-X。
法定代表人黃俊健,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魯建勛(特別授權代理),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建生(特別授權代理),湖北京中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秦某訴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5年9月2日受理,依法由審判員徐先金獨任審判,本院受理后,因本案的審理結果須以本院受理的(2014)鄂鐘祥民一初字第00105號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訴秦某勞動爭議民事案件的結果為依據,而該案尚未審結,本院裁定中止案件的審理。2016年9月13日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6)鄂08民終字556號民事判決書。本院遂于2016年10月8日恢復本案的審理,于2016年10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秦某的委托代理人高春麗、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鄧輝明、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的委托代理人劉建生、魯建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秦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經濟補償金16000元、2013年12月至今的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16000元、一次性失業(yè)保險金4876元、離崗待崗工資24500元、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88000元。事實與理由:2013年12月原告經人介紹到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處工作,工種為爆破工,工作地點在被告所有的8#礦井。2014年2月,原告在荊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檢時,被發(fā)現疑似塵肺。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通知原告離崗,未為原告安排其他工作,也未向原告發(fā)放工資或生活費。被告未為原告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2015年7月15日原告向鐘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相關勞動待遇,但該請求被駁回。現起訴到法院,請求依法判決。
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辯稱,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是按照湖北省磷礦資源整合方案的要求,由鐘某某胡集礦業(yè)有限公司、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湖北昌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荊鐘磷礦和鐘某某虎山礦業(yè)有限公司四家企業(yè)的采礦權證整合成一個采礦權證,根據鐘某某人民政府鐘政文(2011)73號文件精神,這四家公司仍然以市場主體存在,具有獨立經營權、獨立安全生產許可證、具有獨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法律責任主體,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與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系一個公司兩塊牌子,獨立經營,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鄂08民終556號判決書系終審判決,判決原告秦某與其公司不存在勞動關系,故其公司對原告沒有相關給付義務,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秦某對其公司的訴訟。
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辯稱,其公司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請求法院予以駁回。1、原告提出的養(yǎng)老保險金及一次性失業(yè)保險補償金不是法院民事案件直接受理的范圍。原告提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因屬原告秦某自己提出的辭職申請,故被告公司不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對離崗待崗工資,因秦某與被告從2014年1月12日不存在勞動關系,故不存在離崗待崗工資。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12條規(guī)定,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該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辦理相關手續(xù),而原告沒有辦理,故提出沒有法律依據。關于雙倍工資的問題,因原、被告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故該主張不能成立,且該主張已超過了仲裁時效。2、其公司系分公司性質,不能以自己名義單獨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和答辯意見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當事人對各方提交的證據的真實性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秦某與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的勞動關系已經法院終審判決確認,被告應當依法向原告支付相關勞動待遇。原告秦某與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不存在勞動關系,故其要求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支付勞動待遇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故對被告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辯稱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不應承擔責任的意見不予采納。原告秦某在被告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的工作期間為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被告鐘某某柴湖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應對該用工期間產生的法律義務按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向原告秦某支付相應勞動待遇。原告主張的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經濟補償金屬于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后可進行民事訴訟的范圍。原告代理人在代理詞中認為被告只為原告辦理了工傷保險,未為原告依法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屬于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意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向原告秦某支付一個半月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因雙方均未向本院提供原告秦某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工資明細作依據,本院按照雙方2014年解除勞動合同時本地區(qū)上年度即2013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2643元的標準計算,應支付3964.5元。原告代理人認為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經濟補償金16000元沒有充分依據,本院對其過高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88000元,與被告提交的雙方已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離崗待崗工資24500元,未提供相應的證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2013年12月至今的養(yǎng)老保險補償金16000元、一次性失業(yè)保險金4876元,未提供充分依據,且原告秦某亦尚未年滿六十周歲,不屬于無法辦理社會保險的勞動者范疇,該爭議亦不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故本案對該請求不予處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向原告秦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3964.50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二、駁回原告秦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鐘某某龍會山礦業(yè)有限公司柴胡磷礦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徐先金
書記員:楊玉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