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福鼎市紫晶石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福鼎市。
法定代表人:趙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毛曉東,上海問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許某石材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林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國濤,上海中夏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童麗雯,上海中夏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亮新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黃渡鎮(zhèn)曹安路XXX號東區(qū)。
法定代表人:方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熊志平,上海千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福鼎市紫晶石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晶公司)與被告上海許某石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許某公司)間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11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審理中,本院依法追加上海亮新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亮新公司)為本案第三人。經審理發(fā)現(xiàn)有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裁定轉為普通程序,于2018年12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紫晶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毛曉東,被告許某石材委托訴訟代理人童麗雯、周國濤,第三人亮新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熊志平分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被告與第三人簽訂的《設備租賃合同》并將設備返還給原告(設備類型、數(shù)量詳見清單);2、判令被告支付設備租金390,000元(自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止)及自2017年6月1日起至實際返還設備日的租金(按每月130,000元計算)。審理中原告明確設備租金是根據(jù)房屋場地面積和設備價值比例進行的預估,租金按照5,000,000元/年計算,月租金大約在400,000元,設備占三分之一,所以原告按照每月130,000元主張。事實和理由:2014年11月25日,第三人與被告簽訂《設備租賃合同》一份,約定第三人將曹安公路XXX號廠房、場地及自己所有的石材加工設備及附屬設施等租賃給被告。合同同時對租賃期限、租金金額、支付期限及違約責任等雙方的權利義務作了相關約定。2015年9月,被告將租賃的部分設備搬至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及春意路XXX號使用,并自2016年11月起由上海閔海石業(yè)有限公司實際使用第三人租賃給被告的設備。但自2016年11月5日起,被告便不再支付租金。第三人因對原告負有債務,故將設備及對被告的債權轉讓給原告,并通知了被告。但被告拒不履行相應義務,故原告起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理由如下:一、原、被告之間無合同關系,原告并非本案所涉租賃合同的合同相對方,其無權請求解除合同。原告在本案中主張的債權的依據(jù)系從第三人處受讓的債權,從債權轉讓的內容來看,其受讓的是租金1,040,000和設備租金390,000元,并無轉讓設備,因此原告無權主張返還設備;二、原告所受讓的債權并不真實存在。本案所涉租賃場地所有權人是上海燦坤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坤公司),經生效法律文書判決,燦坤公司與第三人之間的租賃協(xié)議已經于2015年11月12日解除,第三人應將系爭場地返還給燦坤公司。隨后燦坤公司又起訴第三人及上海滬嘉果品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嘉果品公司),要求第三人、滬嘉公司支付場地使用費。滬嘉公司曾出具過一份證明,2016年8月,第三人曾向滬嘉公司通知單方終止被告的租賃合同,無論該解除通知是否有效,都說明第三人對被告的債權是不明確的。并且對于上述情況,原告代理人亦是其他案件中第三人的代理人,其是完全知曉的。在明知受讓債權存在嚴重瑕疵的情況下,原告仍接收債權,應當自負法律后果;三、原告受讓的債權程序上存在嚴重瑕疵,債權轉讓應當不成立。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債權轉讓通知應向債務人發(fā)出,但第三人未向被告發(fā)送通知。被告也從未授權第三方接收債權轉讓通知,因此該轉讓行為本身不成立;四、第三人轉讓債權的行為屬于惡意侵犯了其他相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經公開渠道查詢,原告提交的與第三人在上海市奉賢區(qū)人民法就(2016)滬0120民初9038號(以下簡稱9038號案件)調解書已經進入執(zhí)行程序。且第三人及方某某個人作為被執(zhí)行人有眾多執(zhí)行案件未決,執(zhí)行金額高達數(shù)千萬元。原告與第三人私自轉讓債權的行為,屬于惡意串通損害其他案件中執(zhí)行申請人的利益的行為,該債權轉讓應屬無效。同時,在9038號案件調解書中顯示原告的住所地與被告法定代表人方某某的住址一致。且經查詢,該案中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鄭進德與方某某在十幾起案件中都作為被執(zhí)行人承擔連帶責任。故被告認為不排除存在原告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告及其他申請執(zhí)行人的合法權益的可能。
第三人述稱,對原告的訴請沒有異議。
針對被告答辯意見,原告明確本案所涉的系《設備租賃合同》中的設備,并不涉及租賃場地。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一、關于本案租賃設備的情況。
2014年11月25日,第三人和被告簽訂《設備租賃合同》一份。該份合同約定第三人將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黃渡鎮(zhèn)曹安公路XXX號內所有的設備及相關附屬設施、基礎配套及車間鋼棚出租給被告;租期四年,自2014年12月16日至2018年12月15日止。租金每年支付一次,先付后用,第一年租金450萬元,被告于2014年11月25日支付;第二年租金500萬元,被告于2015年11月5日支付;第三年租金500萬元,被告于2016年11月5日支付;第四年租金500萬元,被告于2017年11月5日支付。租賃保證金為50萬元,在本合同簽訂之日付清,合作期滿,若被告完整將合作標的交還第三人,并經第三人驗收后沒有需要補償?shù)谌藫p失的,無息退還等。合同簽訂以后,第三人按約向被告交付了租賃場地及設備。
2014年12月16日,被告許某公司向第三人亮新公司出具確認函一份,確認第三人亮新公司與被告許某公司之間于2014年11月25日簽訂的承租協(xié)議,正式啟用時間為2014年12月16日,現(xiàn)已確定按期交付使用(具體交接的固定資產詳見清單)。原告于起訴時向本院提交了機器設備明細表(共計74項),并在庭審中陳述,因被告許某公司將租賃場地轉租給了滬嘉公司,所以將第三人亮新公司租賃給被告許某公司的設備搬到了曹安公路XXX號和春意路XXX號。原來存放于曹安公路XXX號的剩余設備,已經由第三人亮新公司取還,故重新向本院提交了一份機器設備明細表(共計39項)。被告許某公司對原告的上述陳述不予認可,認為當時在曹安公路XXX號西南角留存的設備有大鋸、磨機、鐵架、板車等石材加工工具,但在2017年2月拆違時已由第三人亮新公司將上述設備拿走,僅有一臺30噸的龍門吊被轉移到春意路XXX號,其他易損耗的辦公用品,在拆違時就已經不存在了。關于這臺龍門吊,原、被告一致確認,在本案財產保全過程中,由本案原告暫時保管。對于原告提交的證明設備采購價格的發(fā)票、合同等證據(jù),被告均認為無法核實。基于上述情況,原告在審理中表示,對于被告認可的5臺設備要求返還,其余無法認可的話其會另行和第三人亮新公司進行結算。同時表示,如被告不能返還設備的情況下,不存在金額問題,其會另外主張權利。
二、關于本案系爭租賃場地的訴訟情況。
2015年11月,燦坤公司起訴至本院,要求判令解除其與第三人亮新公司之間的《廠房租賃合同》,并要求第三人亮新公司將全部租賃物返還給案外人。本院經審理查明,燦坤公司系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房屋的權利人,房屋建筑面積為4010平方米(房屋共10幢)。2007年11月,燦坤公司與第三人簽訂一份《廠房租賃合同》,約定燦坤公司將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場地,包括工廠附屬用地、地上建筑物及有關附屬設施、設備等,出租給第三人作為合法工廠及堆放物品之用等;亮新公司與許某公司簽訂的《設備租賃合同》實質為設備及房屋的租賃合同等。2016年10月25日本院作出(2015)嘉民三(民)初字第1640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如下:一、確認燦坤公司與亮新公司于2007年11月簽訂的《廠房租賃合同》及于2012年5月簽訂的《廠房租賃補充協(xié)議》均于2015年11月12日解除;二、亮新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攜其財產搬離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承租的房屋和場地,將該房屋和場地返還予燦坤公司;三、亮新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攜其財產搬離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宿舍樓,將該宿舍樓返還予燦坤公司;四、燦坤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亮新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于2017年1月12日作出(2016)滬02民終10426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5年10月,燦坤公司訴至本院,要求滬嘉公司停止在其廠區(qū)經營的侵權行為,并恢復原狀,將曹安公路XXX號的房屋和場地移交給燦坤公司。2016年11月30日,本院作出(2015)嘉民二(商)初字第2661號判決:滬嘉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停止在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廠區(qū)內的經營活動并將嘉定區(qū)曹安公路XXX號的房屋和場地移交給燦坤公司。滬嘉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于2017年6月15日作出(2017)滬02民終300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017年5月,燦坤公司訴至本院,要求亮新公司及滬嘉公司支付自2015年11月12日起至實際歸還之日止的占有使用費。本院經審理查明,確認公司實際搬離時間為2017年2月22日。亮新公司在庭審中確認租賃物西南角的設備搬離時間為2017年6月。2018年6月14日,本院作出(2017)滬0114民初7078號判決:一、亮新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燦坤公司支付自2016年5月5日至2017年2月22日的占有使用費1,379,895元;二、燦坤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該案判決后,當事人均未上訴,該民事判決書也已生效。
2017年7月,紫晶公司訴至本院,要求許某公司支付自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8日的租金1,040,000元。本院依法追加亮新公司為第三人。亮新公司述稱,其因調解書涉及到的債務與紫晶公司簽訂了債權轉讓協(xié)議。本院以亮新公司對許某公司不存在租金債權,亮新公司將租金債權轉讓給紫晶公司的行為無效為由,判決駁回了紫晶公司的訴訟請求。紫金公司不服判決,提起上訴。紫晶公司在二審審理期間提出撤回上訴的請求,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8年12月15日作出(2018)滬02民終901號民事裁定書,裁定準許紫晶公司撤回上訴。一審判決自本裁定書送達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三、關于本案債權轉讓的情況。
2016年5月30日,原告紫晶公司與案外人上海亮輝石業(yè)有限公司、第三人亮新公司及亮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方某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在奉賢法院就9038號案件達成如下調解協(xié)議:一、亮輝公司歸還紫晶公司借款3,000,000元、利息1,650,000元,合計4,650,000元。具體歸還方式:自2016年6月起,每月25日前歸還800,000元直至還清,若亮輝公司任何一期逾期歸還的,紫晶公司可就余額一并申請執(zhí)行,亮輝公司需另行向紫晶公司支付違約金350,000元;二、方某某、亮新公司對亮輝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紫晶公司與亮輝公司、方某某、亮新公司之間無其他爭議。
后因亮輝公司、方某某、亮新公司未能按照調解書履行付款義務,紫晶公司向奉賢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奉賢法院經查明,作為被執(zhí)行人的亮輝公司、方某某、亮新公司均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申請人紫晶公司無法提供其他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線索……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終結本次執(zhí)行程序。奉賢法院于2016年11月30日作出(2016)滬0120執(zhí)5422號執(zhí)行裁定書,裁定終結奉賢法院作出的9038號案件民事判決書的本次執(zhí)行程序。
2017年6月1日,第三人亮新公司作為甲方(債權人),原告紫晶公司作為乙方(受讓人)簽訂《債權轉讓協(xié)議》一份,約定,甲方于2014年11月5日與許某公司簽訂了《設備租賃合同》,按照合同約定,許某公司尚欠甲方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8日的租金合計104萬元和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的設備租金39萬,兩項合計金額143萬元?,F(xiàn)甲方作為債權人將上述款項143萬債權轉讓給乙方,轉讓自簽訂本協(xié)議之日起生效。
2017年6月,第三人亮新公司向上海合勤律師事務所的周國濤律師(第三人認為周國濤律師系被告許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寄送《債權轉讓協(xié)議》及《債權轉讓通知書》,告知其已將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8的租金1,040,000元及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的設備租金390,000元,合計1,430,000元的債權轉讓給原告紫晶公司,要求被告許某公司將相關款項直接付給原告紫晶公司。許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國濤律師表示其未收到上述通知。
2017年7月,第三人亮新公司又分別向被告許某公司及周國濤律師寄送了《通知》及設備清單,告知其亮新公司出租給許某公司的設備(詳見清單),其已將設備所有權轉讓給紫晶公司。自2017年6月1日起,許某公司租賃設備的租金由紫晶公司直接收取,亮新公司不再擁有向許某公司收取設備租金的權利。被告許某公司及周國濤律師表示均未收到《通知》及設備清單。
四、關于第三人亮新公司作為被執(zhí)行人的情況。
第三人亮新公司除了因未履行奉賢法院9038號案件的民事調解書,被本案原告申請強制執(zhí)行,但因無可供執(zhí)行財產,奉賢法院裁定終結執(zhí)行程序之外。其在嘉定法院的(2016)滬0114執(zhí)7176號案件、(2018)滬0114執(zhí)4888號案件中同樣因無可供執(zhí)行財產,已經被法院裁定終結執(zhí)行程序。上述三個執(zhí)行案件涉及的執(zhí)行標的已經超過15,000,000元。同時,經被告提交的企業(yè)信用信息查詢顯示,第三人作為被執(zhí)行人的案件尚有數(shù)幾起,其已被納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
審理中,被告向本院申請對《機器設備明細表》及確認函中的被告公章的真?zhèn)芜M行鑒定?,F(xiàn)依據(jù)本院已經查明的事實,本院認為該鑒定申請已無必要,故本院依法不予準許該鑒定申請。
上述事實,有《設備租賃合同》、確認函、機器設備明細表、《債權轉讓協(xié)議》、《債權轉讓通知書》、《通知》、錄音資料、快遞交寄清單、民事調解書、民事判決書、執(zhí)行裁定書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jù)為證,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關于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訴請,因第三人在轉讓債權時僅將設備及相關租金轉讓給了原告,并未將《設備租賃合同》的全部權利義務一并轉讓給原告,且現(xiàn)該合同實際已到期,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訴請不予處理。關于原告要求返還設備及支付租金的訴請,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依照規(guī)定不得轉讓的除外。原告對第三人雖然享有已經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但因第三人未能按約履行該筆債權,原告已經將第三人作為被執(zhí)行人向奉賢法院申請了強制執(zhí)行。奉賢法院因第三人等被執(zhí)行人名下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依法終結了執(zhí)行程序。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的原告紫晶公司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狀況或線索,作為被執(zhí)行人的第三人亮新公司同樣應當如實向人民法院報告其財產狀況。但是原告及第三人均未能依照法律規(guī)定將有關財產情況告知執(zhí)行法院,通過執(zhí)行程序去履行相關義務。同時,本案第三人亮新公司作為多起執(zhí)行案件的被執(zhí)行人,均未能履行相關付款義務,所涉執(zhí)行金額已達數(shù)千萬。在此種情況下,第三人向法院隱瞞其財產情況,而再將其認為對被告享有的債權轉讓給原告,明顯系在規(guī)避法律,使得其他案件中的債權人喪失了對第三人的財產參與分配的權利,對其他債權人有失公平。故該轉讓情形為法律規(guī)定的不得轉讓的情形。因此,原告以該轉讓協(xié)議要求被告歸還設備及支付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福鼎市紫晶石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150元,案件申請費2,470元,合計訴訟費9,620元,由原告福鼎市紫晶石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自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德良
書記員:張衛(wèi)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