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zhèn)新蔡城路1號。法定代表人:錢志新,執(zhí)行董事。委托訴訟代理人:余立成,湖北山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福建省德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惠安縣螺城鎮(zhèn)東升商住區(qū)2幢502室。法定代表人:劉德欽,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堅平,江蘇獅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達利公司上訴請求:撤銷漢川市人民法院(2017)鄂0984民初1005號民事判決,改判被上訴人德龍公司向上訴人支付逾期開工、竣工的違約金541000元或?qū)⒈景赴l(fā)回重審。事實及理由:一、本訴中一審法院采信“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判令上訴人支付下欠工程款723465.60元錯誤。雖然“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上有上訴人工作人員莊培坤和鄧永忠的簽名,但沒有任何附件,也沒有經(jīng)過上訴人最終審定與蓋章確認,因此,該確認表不具有法律上的證據(jù)效力,原審法院以不具備證據(jù)效力的確認表作出的判決錯誤。二、反訴中一審法院僅判令被上訴人德龍公司支付違約金155000元錯誤。1、關(guān)于逾期開工,被上訴人德龍公司于2014年6月18日提交工程開工報告申請開工。次日,總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同意開工,此報告足以證明開工時間為2014年6月19日,原審認定開工時間為2014年5月29日錯誤;2、關(guān)于逾期竣工時間。依據(jù)最高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建設工程實際竣工日期有爭議的,按照以下情況分別處理:(一)建設工程經(jīng)竣工驗收合格的,以竣工驗收合格之日為竣工日期?!北景钢?,“工程竣工驗收表”反映出竣工驗收時間為2016年1月22日,因此,本案竣工日期應為2016年1月22日,一審法院認定竣工日期為2015年1月22日錯誤。綜上,被上訴人德龍公司逾期開工時間為51天,逾期竣工時間為490天,按涉案合同第三條和專用條款70.1條的約定,被上訴人德龍公司應當向上訴人支付違約金541000元,原判僅判決被上訴人德龍公司支付違約金155000元錯誤。一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判決結(jié)論有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德龍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維持。德龍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決達利公司向德龍公司支付工程款723465.60元;2、判決達利公司向德龍公司支付逾期付款利息損失,從起訴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標準支付利息至實際支付日止;3、判決達利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用。達利公司向一審法院反訴請求:1、判決德龍公司支付逾期開工的違約金51000元、逾期竣工的違約金490000元,兩項合計541000元;2、判決本案反訴費用由德龍公司負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因雙方對合同簽約、合同約定工程開(竣)工每逾期一天即承擔1000元違約金、實際開工時間為2014年6月18日、工程進行了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由達利公司工程道路部負責人莊培坤、造價部的鄭永忠于2016年7月10日簽名確認,并由德龍公司代表簽名后加蓋公司印章、達利公司已付款5838196元等證據(jù)和事實無異議,一審法院均予以確認。一審法院另查明,德龍公司于2017年3月13日提起訴訟,同月17日一審法院立案受理。對本案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一審法院評判如下:其一,關(guān)于工程價款。雖然達利公司主張合同約定的9000000元工程中約有3000000元的工程由他人另行施工,且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未經(jīng)公司蓋章確認,但該表中的價款系雙方重新調(diào)整核算并協(xié)商后,于2016年7月10日由達利公司涉案工程道路部負責人莊培坤和造價部的鄭永忠簽名確認,一審法院對德龍公司依此主張涉案工程總價款,并訴請支付下欠款723465.60元予以認可。其二,關(guān)于逾期開工。依合同約定,德龍公司應在合同簽訂之日即2014年4月25日起3日內(nèi),即最遲應于28日開工。達利公司認為,應依2014年6月18日的《工程開工報告》上監(jiān)理單位于次日同意開工的時間,來確定德龍公司的逾期開工時間。德龍公司則認為,其在合同簽訂時已經(jīng)具備開工條件,此后也多次申請開工,都因為達利公司的原因沒有開工,但由于資料保管不善,無法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針對達利公司舉證的2014年5月28日《工程開工/復工報審表》,德龍公司辯稱,當時是因為達利公司要修改變更工程方案才推遲到6月18日開工。而達利公司認為,該表上只是工程監(jiān)理單位在次日出具了“符合開工條件”的意見,因德龍公司的主要施工人員事實上并未到位,所以才沒有開工。一審法院認為,2014年5月28日德龍公司已申請開工且監(jiān)理單位也出具了符合開工條件、同意開工的意見和結(jié)論,達利公司雖主張是德龍公司主要施工人員未到位造成未開工,但其并未提交相應證據(jù)。故一審法院依法確定監(jiān)理單位同意開工的日期即2014年5月29日為德龍公司具備開工條件、實際應當開工的時間。德龍公司應當承擔2014年4月28日至該日共31天的逾期開工違約責任。其三,關(guān)于逾期竣工。達利公司主張應按雙方均舉證的《工程竣工驗收表》載明的竣工驗收時間即2016年1月22日,確定涉案工程逾期竣工490天。德龍公司認為,在施工過程中,因達利公司多次修改和變更設計方案、拒不按期支付進度款才導致工期有所延誤?!豆こ炭⒐を炇毡怼份d明的工程完工時間為2014年10月20日,竣工驗收時間雖然是2016年1月22日,但其中的“2016”是由“2015”涂改后的數(shù)字,不能認定為實際的竣工驗收時間。事實上,德龍公司在2014年10月20日即按行業(yè)慣例向涉案工程的監(jiān)理單位慧安公司提交了一份報驗單,并附有工程竣工報告,請求達利公司組織驗收。但慧安公司簽收后,其與達利公司既未向德龍公司發(fā)出任何指令,也一直拖延驗收,故應以德龍公司提交驗收報告即2014年10月20日為實際竣工日期。而且,如果認定完工一年多后的2016年1月22日為竣工驗收日也不合常理。德龍公司還認為,從涂改前的驗收日期“2015年1月22日”和完工后驗收的合理性來看,實際驗收時間不會晚于2015年1月22日,德龍公司最多只能接受按該日期來計算逾期竣工違約金。即使達利公司認為2016年1月22日為竣工驗收日,并以此按合同主張490天共490000元的逾期竣工違約金,也明顯過高。在達利公司沒有違約損失證據(jù)的情況下,德龍公司請求一審法院予以調(diào)整。達利公司則認為,報驗單形式上指向的是慧安監(jiān)理公司而不是達利公司,也無法證明其是否同時提交了工程竣工報告。而且合同約定了工程完工15日內(nèi)德龍公司應向達利公司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竣工圖等相關(guān)資料,德龍公司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其履行了相應的合同義務。涉案工程實際上的整改整修直到2016年才完工,故《工程竣工驗收表》載明的竣工驗收時間2016年1月22日即為實際驗收日期。一審法院認為,在達利公司缺乏逾期竣工違約損失證據(jù)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工程竣工驗收表》載明的工程完工時間為2014年10月20日、德龍公司在2014年10月20日向監(jiān)理單位慧安公司提交了一份報驗單、竣工驗收日期確有涂改以及竣工驗收時間的合理性,一審法院對德龍公司關(guān)于《工程竣工驗收表》涂改前的竣工驗收日期為2015年1月22日、竣工驗收不會晚于該時間、其可以接受按該日期計算逾期竣工違約金的意見予以采納。因德龍公司沒有證據(jù)證明逾期竣工的責任應由達利公司承擔,故其應承擔2014年6月18日開工后,合同約定的90日工期屆滿次日即2014年9月19日至該竣工驗收日共124日的逾期竣工違約責任。一審法院認為,德龍公司訴請達利公司支付涉案下欠工程款為723465.60元,并從起訴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標準支付相應利息的主張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一審法院予以支持。德龍公司開工逾期31日、竣工逾期124日,應當依約按工程開(竣)工每逾期一天即承擔1000元違約金的標準,對達利公司共承擔155天總計155000元的違約金。達利公司超出部分的反訴請求因缺乏相應證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判決:一、達利公司于一審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向德龍公司支付下欠工程款723465.60元,并從2017年3月1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相應利息;二、德龍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向達利公司支付工程逾期開(竣)工違約金155000元;三、駁回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的其他反訴請求。案件本訴受理費減半收取5517元,由達利公司負擔。反訴受理費4605元,由德龍公司負擔1700元,由達利公司負擔2905元。二審中,達利公司向本院提交三組新證據(jù),第一組證據(jù):1、2014年11月13日及17日德龍公司《水泥混凝土面層(橫)》報驗申請表,2014年12月11日的《湖北省建設工程質(zhì)量檢測專用報告單》;2、2015年4月5日德龍公司《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分部(子分部)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3、2016年1月2日武漢路達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道路基層(面層)厚度檢測報告》、《水泥混凝土芯樣劈裂(抗壓)強度試驗報告》,擬證明德龍公司于2016年1月2日前尚在進行涉案工程分項工程的檢測與驗收,涉案整體工程截止2016年1月2日尚未完成竣工驗收。第二組證據(jù):照片,擬證明截止2016年1月23日,涉案工程路面開裂現(xiàn)象嚴重不具備驗收條件的事實。第三組證據(jù):建設施工合同,擬證明涉案工程因德龍公司未按時完成施工,導致第三方參與建設工程的事實。德龍公司質(zhì)證稱,對第一組證據(jù)的《水泥混凝土面層(模板)報驗申請表》和《混凝土抗折強度檢驗報告》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均不認可,在建筑業(yè)實務中,混凝土試塊都取自現(xiàn)場混凝土澆筑體內(nèi),但上訴人提供的29097354號和29097355號《混凝土抗折強度檢驗報告》顯示,受檢混凝土試塊(使用部位:k2+920-k3+020和k3+020-k3+160)成形于2014年11月13日,而與之對應的驗收部位為k2+920-k3+020和k3+020-k3+160的《水泥混凝土面層(模板)報驗申請表》顯示,模板安裝于2014年11月25日之后,顯然在2014年11月25日之前,不可能出現(xiàn)試塊。另外四份《水泥混凝土面層(模板)報驗申請表》上的張佳平非為本人簽字,沒有證據(jù)證明兩份《混凝土抗折強度檢驗報告》是被上訴人委托的。對六份《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均不認可,六份《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分別對應的是涉及整個施工工期的路基部分中的“土方路基”、“級配碎石基層”、“水泥穩(wěn)定土類基層”三道工序和水泥混凝土面層部分中的“模板(安裝)”、“鋼筋(捆扎)”、“混凝土(澆筑)”三道工序,前后合計六道工序,按施工規(guī)程應按施工工序先后順序分別對其驗收,而上訴人提供的六份《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顯示,六道工序于2015年4月5日同一日驗收完成,這絕無可能。另外該六份《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中的:“模板(安裝)”部分與第一組證據(jù)中的四份《水泥混凝土面層(模板)報驗申請表》中的模板系同一驗收對象,但在時間上卻延后了近五個月。對《道路層次(面層)厚度檢測報告》和《水泥混凝土芯樣劈裂(抗壓)強度試驗報告》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均不認可,前述《道路層次(面層)厚度檢測報告》和《水泥混凝土芯樣劈裂(抗壓)強度試驗報告》檢測合格日期都是2016年1月1日,而第一組證據(jù)中的《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顯示混凝土檢驗合格日卻是大半年前的2015年4月5日,兩相嚴重矛盾。另外2016年1月1日是元旦為法定國家休息日,檢測單位沒有可能在假日進行檢測。對第二組證據(jù)的九張照片的關(guān)聯(lián)性不認可,照片不能證明涉案工程不具備驗收條件,事實上照片上顯示的細微破損系上訴人使用超荷載車輛碾壓所致,與是否具備驗收條件無關(guān)。對第三組證據(jù)的《西環(huán)景觀道路補充協(xié)議》的關(guān)聯(lián)性不認可,該補充協(xié)議由上訴人與第三人于2014年7月10日簽訂,而此時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合同工期尚未屆滿,故不能證明系因被上訴人不能按時完工而需將僅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合同總量的4.4%(39.6萬余元/900萬元*100%)的工程發(fā)包第三人施工。綜上,對上訴人的上述證據(jù)均不予認可。本院對上訴人達利公司向本院提交的三組證據(jù)的認證意見為,對第一組證據(jù)中的《水泥混凝土面層(模板)報驗申請表》和《混凝土抗折強度檢驗報告》的真實性不予確認,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流程,混凝土試塊的取樣應在混凝土土面層模板鋪設完成之后方可進行?!痘炷量拐蹚姸葯z驗報告》編號為2997354載明:混凝土試塊形成日期為2014年11月13日,而試塊取樣處的《混凝土模板報驗申請表》載明,模板安裝完工日期為2014年11月25日。對第一組證據(jù)中的《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分部(子分部)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的證明目的不予確認,對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均予確認。上述報告均形成于2015年4月5日,并不能說明實際驗收全部工序均系同一日完成。對第一組證據(jù)中的《道路層次(面層)厚度檢測報告》和《水泥混凝土芯樣劈裂(抗壓)強度試驗報告》的真實性均不予確認,上述報告檢測日期與其提供的《分項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表》記載的相同檢測項目的日期不一致。第二組證據(jù)九張照片所載明的內(nèi)容與本案無關(guān)聯(lián)性,不能證明涉案工程不具備驗收條件。對第三組證據(jù)《西環(huán)景觀道路補充協(xié)議》的真實性、合法性、關(guān)聯(lián)性均予確認,但該協(xié)議的簽訂時間為2014年7月10日,仍在雙方當事人履行涉案合同期間內(nèi),因此,該證據(jù)不能直接證明德龍公司延誤涉案工程。綜上,上訴人達利公司向本院提交的三組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本院均不予確認。一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本院均予以確認。
上訴人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利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福建省德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龍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法院(2017)鄂0984民初100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1月1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1、達利公司是否應向德龍公司支付工程款723465.6元;2、涉案工程的開工時間和竣工時間應如何確定以及如何承擔違約責任。本案雙方當事人經(jīng)調(diào)整核算并協(xié)商后,制定《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重新確定工程總造價為6561661.6元,2016年7月10日達利公司案涉工程道路部負責人莊培坤和造價部的鄭永忠,德龍公司代表人張佳平均在該造價編審確認表簽字確認,案涉《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雖未經(jīng)達利公司蓋章確認,但上述簽字人均系案涉工程的實際具體實施人員或管理人員,其在《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上簽字的行為是代表公司的職務行為,故《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因此,案涉工程總造價為6561661.6元。2014年9月17日至2016年6月27日達利公司分八次向德龍公司支付工程款5838196元,下欠工程款723465.60元。一審法院依據(jù)《建設工程造價編審確認表》以及雙方實際支付工程款金額,判決達利公司向德龍公司支付下欠工程款723465.60元并無不當。關(guān)于開工時間的確定。案涉《工程開工報告》、《工程竣工驗收表》載明的開工時間均為2014年6月18日,《工程開工報告》、《工程竣工驗收表》均系德龍公司張佳平、惠安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馮愛斌、達利公司莊培坤等四人簽字確認,并加蓋了德龍公司和惠安建設監(jiān)理有限公司印章。依據(jù)上述事實,案涉工程實際開工時間為2014年6月18日。一審法院依據(jù)監(jiān)理單位同意開工的日期即2014年5月29日確認為實際開工時間不當,本院予以糾正。依據(jù)案涉合同的約定,德龍公司應當承擔2014年4月28日至2014年6月17日共51天的逾期開工違約責任,按照合同的約定應承擔51000元的違約金。關(guān)于逾期竣工時間的確定。依據(jù)案涉各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簽字確認的《工程竣工驗收表》載明的案涉工程竣工時間為2015年1月22日,結(jié)合案涉工程實際施工進度等相關(guān)證據(jù),確定案涉工程竣工時間應為2015年1月22日。德龍公司應承擔2014年6月18日開工后,合同約定的90日工期屆滿次日即2014年9月19日至該竣工驗收日共124日的逾期竣工違約責任即承擔違約金124000元。一審判決德龍公司訴請達利公司支付涉案下欠工程款的利息從起訴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標準支付相應利息的主張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予以支持。綜上所述,達利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法院(2017)鄂0984民初1005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即“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向福建省德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支付下欠工程款723465.60元,并從2017年3月1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相應利息”;二、撤銷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法院(2017)鄂0984民初1005號民事判決書第二項、第三項,即“福建省德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向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支付工程逾期開(竣)工違約金155000元”、“駁回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的其他反訴請求”;三、福建省德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向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支付工程逾期開工、竣工違約金175000元;四、駁回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的其他反訴請求。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517元,由達利公司負擔;反訴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4605元,由德龍公司負擔1700元,達利公司負擔290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9210元,由湖北達利地產(chǎn)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毛 峰
審判員 戴 捷
審判員 鮑 龍
書記員:劉依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