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晉江市。
法定代表人:洪肇設,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伍賢喆,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鄧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南省郴州市。
被告: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長寧區(qū)。
法定代表人:孫沁,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慶,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許中華,北京金誠同達(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鄧某某、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伍賢喆,被告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尋夢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趙慶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鄧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1.兩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第XXXXXXXX號、第XXXXXXX號、第XXXXXXX號商標權的行為,停止生產、銷售、許諾銷售涉案侵權產品,銷毀庫存及生產工具;2.兩被告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支出的合理費用8萬元。
事實與理由:原告系第XXXXXXXX號、第XXXXXXX號、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專用權人。涉案三商標在國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被告鄧某某在被告尋夢公司經營的“拼多多”購物平臺上開設的店鋪中銷售侵害涉案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被告尋夢公司對此未盡到合理審慎義務,為侵權行為提供了便利,兩被告共同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被告鄧某某未作答辯。
被告尋夢公司辯稱,1.其僅提供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并非被控侵權商品銷售者;2.被告尋夢公司對被告鄧某某的店鋪盡到了事前審核義務?!捌炊喽唷辟徫锲脚_上銷售海量商品,故其不具有審核具體商品是否侵權的責任及能力;3.其設有知識產權維權投訴通道,但在本案訴訟前并未收到原告投訴。其在收到訴狀后,立即刪除屏蔽了被控侵權商品;4.其并未因被控侵權商品的銷售直接獲利。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相關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原告系第XXXXXXXX號“柒牌”文字商標、第XXXXXXX號“”圖形商標、第XXXXXXX號“”圖形商標注冊權利人。涉案商標在注冊有效期內,核定使用商品均包括第25類服裝等。第XXXXXXX號商標于2010年1月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的商評字﹝2010﹞第02096號爭議裁定書認定第XXXXXXX號商標、第XXXXXXX號商標為馳名商標。
2018年6月9日,原告代理人在被告鄧某某于“拼多多”網絡交易平臺上開設的“服飾你我他”店鋪中購得拼單價238元,品名為“柒牌中年男裝2018春秋季新款男士外套翻領大碼薄款夾克衫上衣服”的外套1件,網頁顯示已拼104件。2019年2月15日,原告代理人又購得拼單價280元,品名為“柒牌中年男裝春秋冬季新款男士外套翻立領大碼加厚款夾克衫棉服”的外套1件,網頁顯示已拼664件。前述兩件被控侵權商品ID均為XXXXXXXXX,在網頁介紹與實物中,多處使用了與涉案三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截至2019年2月19日,被控侵權商品共銷售665件,銷售額共計175,149.8元(含退款金額3,669元)。原告當庭陳述其正品銷售原價分別為799元、1,099元,活動價為439元。
“服飾你我他”店鋪還曾于2018年11月21日出售單價256元的“柒牌薄款男士外套春秋季新款翻領大碼中年百搭男裝”外套(已銷售2件)及單價246元的“柒牌薄款春季新款中老年男裝大碼外套2018男士長款”外套(已銷售0件);曾于2019年2月15日出售單價238元的“柒牌男士薄款外套春秋季新款立領男大碼青中年男裝夾克衫上衣”外套(已銷售7件)。原告當庭陳述,以上商品亦侵犯了涉案商標權。
另查明,“拼多多”網絡交易平臺由被告尋夢公司經營,“服飾你我他”店鋪開設于2017年11月16日。被告尋夢公司在被告鄧某某開設店鋪前對其身份進行了審核,并與其簽訂了《拼多多平臺合作協議》,其中約定了被告尋夢公司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并不參與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行為,商家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及相關處罰措施等內容。被告尋夢公司在“拼多多”網絡交易平臺官網(網址www.pinduoduo.com)中提供了維權投訴指引,對包括知識產權投訴受理情形、通知程序等事項進行了說明。原告并未提供在起訴前曾就被控侵權行為向被告尋夢公司投訴的相關證據。被告尋夢公司在收到本案訴訟材料后,于2019年2月19日禁售了被控侵權商品。
原告為本案支出公證費1,000元。原告當庭表示,其合理費用還包括律師費等。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第XXXXXXXX號、第XXXXXXX號、第XXXXXXX號商標注冊資料、(2018)滬徐證經字第XXXX號公證書、時間戳驗證文件錄像光盤、(2018)浙杭錢證內字第XXXXX號公證書、公證費發(fā)票以及被告尋夢公司提供的涉案店鋪基本信息、《拼多多平臺合作協議》、協議簽署記錄、知識產權維權投訴指引網頁打印件、被控侵權商品信息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所證實。
本院認為,注冊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未經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或使用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被控侵權商品在網頁介紹與實物中,多處使用了與涉案三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使用商品范圍相同,可以認定屬于侵害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銷售被控侵權商品的行為亦侵犯了涉案商標專用權。被告鄧某某作為銷售者,未提交證據證明被控侵權商品具有合法來源且其銷售行為主觀上無過錯,故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被告尋夢公司作為網絡交易平臺,其本身并不參與交易過程,是網絡服務提供者。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服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接到被侵權人的通知后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拼多多”網絡交易平臺存在海量商品的情況下,原告應提供證據證明被告尋夢公司知道被控侵權行為,但原告對此并未舉證。在被告尋夢公司有相應維權投訴渠道的情況下,原告也未提供證據證明曾進行過投訴。而被告尋夢公司在收到本案訴訟材料后,及時禁售了被控侵權商品。綜上,本院認為,被告尋夢公司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已盡到合理注意義務,原告關于其應承擔侵權責任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賠償金額,鑒于原告因侵權所受損失、被告鄧某某因侵權所得利益、涉案商標同類型許可的使用費均難以確定,本院將綜合考慮涉案商標知名度、被告的主觀過錯程度、侵權行為類型、侵權商品銷售數量及合理利潤等因素酌定賠償數額。對于維權開支,原告雖僅就公證費用等舉證,但確已聘請律師,故本院將根據合理性、必要性原則予以確定。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六項、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二款、第十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鄧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原告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享有的商標注冊證第XXXXXXXX號、第XXXXXXX號、第XXXXXXX號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二、被告鄧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包括為制止侵權所支出的合理費用)58,000元;
三、駁回原告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原告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擔225元,被告鄧某某負擔1,57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審判員:王蘭芳
書記員:王維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