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上海藝能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梅亞群,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元良,上海市金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福州高某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
法定代表人:吳新生,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曾福新,福建合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上海藝能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藝能公司)因與被申請人福州高某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9)滬02民終43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藝能公司申請再審稱,原審未查清本案事實,適用法律錯誤。1.高某公司惡意違約在先,高某公司在第一份合同項下已不具備履行能力,藝能公司可以在后兩份合同中行使不安抗辯權。三份合同有先后順序,原審認為藝能公司不享有不安抗辯權屬于適用法律錯誤。2.藝能公司自始至終積極履約,不存在違約行為或過錯。退一步說即使法院認定雙方都有過錯,那么高某公司的過錯也大于藝能公司的過錯。綜上,藝能公司請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進行再審。
高某公司提交意見稱,藝能公司的再審事由不能成立,應依法駁回藝能公司的再審申請。1.高某公司積極履行了合同約定的義務,不存在違約行為。藝能公司存在明顯過錯,未給予高某公司充分準備時間,導致高某公司在2018年9月25日17時20分已對藝能公司當日交割的500噸乙二醇進行貨款轉賬操作的情況下,至次日上午貨款才匯入藝能公司賬戶。2.三份合同都約定“先貨后款”交易原則,藝能公司按約最遲應在2018年9月25日交割共計1500噸乙二醇,但藝能公司實際只交割了500噸,已嚴重構成違約,且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已經(jīng)采購了1500噸乙二醇。3.藝能公司不具有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雙方所負債務并非基于同一份合同產(chǎn)生,不具有牽連性,藝能公司濫用不安抗辯權來掩蓋其實際無法履行合同的事實。4.高某公司因藝能公司遲延履行交付義務的行為遭受了違約損失,藝能公司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其遭受了損失。合同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藝能公司遭受的損失,卻低于高某公司的損失。藝能公司未開票給高某公司,給高某公司造成的實際損失達人民幣852,170.44元。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藝能公司與高某公司先后簽署了三份合同,約定高某公司各向藝能公司購買乙二醇500噸(共計1500噸),交貨時間均為2018年9月15日至25日,交割當日供方需將審核發(fā)送完成的提單截圖給需方,需方確認收到貨權后當日付清貨款,先貨后款。合同簽訂后,藝能公司于2018年9月25日出具共計500噸的貨權轉移單,至該日下午4點43分向高某公司發(fā)送提單截圖。從上述合同約定和履行情況可見,三份合同為獨立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間相同,并無先后履行順序;實際履行過程中藝能公司也是至最后交割日才向高某公司交付了部分貨物,也沒有發(fā)生三份合同先后交付貨物的情況。藝能公司在最后交割日交付貨物,其明知高某公司按約亦應在當日付款,藝能公司理應預留合理時間給高某公司付款。然藝能公司在最后交割日臨近銀行大額業(yè)務辦理截止時間才交付了部分貨物,并以尚未收到貨款為由未在最后交割日交付另兩份合同下的貨物。藝能公司在無證據(jù)證明高某公司存在藝能公司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定情形下,未按約履行另兩份合同的交付義務,原審法院認定藝能公司無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符合客觀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藝能公司的申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二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所作判決并無不當,藝能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海藝能化工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員:俞??佳
書記員:壯春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