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黎瓊樓,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仲衡,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咸寧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住所地咸寧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長江產(chǎn)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張柏忠,該公司總裁。
委托訴訟代理人:樊毅,女,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瑞,男,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石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咸寧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玻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5)鄂咸安民初字第168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石某某上訴請求:請求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由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2014年1月扣發(fā)的工資601元、2014年7月工資5595.44元、補發(fā)未年休假工資13892.12元;由被上訴人補發(fā)上訴人自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加班費44508.72元;由被上訴人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事實和理由:一、原審采信證據(jù)錯誤,導致認定事實不清。1.被上訴人提交的考勤記錄明顯對被上訴人有利,對上訴人不利,不應予以采信;2.2014年7月份的考勤,記載了上訴人每天工作的時間,扣除正常工作8小時外,其余時間都是加班時間,對于其他月份,亦應當同樣按此計算;3.作為計算加班時間最可信的證據(jù)應當是打卡記錄,因為被上訴人實行的是打卡制度,從打卡記錄上可以計算加班時間。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上訴人已經(jīng)提交了加班事實存在,應由被上訴人就已支付加班費事實進行舉證,否則就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二、原審判決沒有計算上訴人7月份加班工資錯誤;三、原審判決計算上訴人帶薪休假月工資錯誤?!堵毠侥晷菁贄l例》第三條規(guī)定,指的是累計工作已滿年限,不是指在某一用人單位累積的工作時間。上訴人從1995年開始工作,已工作滿二十年,按照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2013年至2014年度的年休假時間應當是21天,扣除已休3天,應當是18天。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年休假工資剔除了加班工資,但沒有剔除績效工資與津貼,故原審判決按基本工資2950元計算上訴人的帶薪休假工資錯誤,應當按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予以計算休假工資為13893.12元;四、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勞動關系,沒有向上訴人送達,系違法解除雙方當事人勞動關系。
南玻公司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石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因被告扣留的2014年2月份工資601元;支付原告2014年7月份應發(fā)工資5595.44元;支付原告2013年至2014年帶薪年假工資5402.88元;發(fā)放原告2014年8月份之后每個月工資5595.44元至判決生效之日;支付原告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加班費53208.72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1年10月,原告石某某入職被告南玻公司工作,雙方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期滿后,雙方又于2012年11月16日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的工作職位為被告單位設備部電氣工程師,原告的月工資由基本工資2950元+績效工資+加班費+津貼等組成。合同還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了約定。2014年1月14日,被告以原告工作計劃不周等原因造成被告單位當月部分物料呆滯,并依據(jù)南玻集團公司文件規(guī)定在同年2月份發(fā)放工資時扣發(fā)原告工資601元。2014年3月5日,原告利用其工作便利從被告公司倉庫領取西門子CPU模塊一個(采購價為14000元),并以該模塊為壞件為由帶回家中,同年7月,被告公司向武漢晶通機電設備公司采購該型號CPU模塊,原告即與該公司相互偽造假合同,于同年7月18日將其之前帶回家中的CPU模塊倒賣給被告公司被發(fā)現(xiàn)。同月20日,原告到公司打卡上班后再未上班。被告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偵查,公安機關查證事實后,于2014年9月28日作出咸分公(官)行決字(2014)62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原告治安處罰行政拘留十日。同年8月6日,被告依據(jù)法定程序和公司規(guī)章制度作出對原告除名處理的決定。同日,原告到被告單位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一)”,并向有關部門申請了失業(yè)登記。2015年5月18日,咸寧市勞動就業(yè)管理局書面證明原告于2014年9月在該局辦理了失業(yè)金申領手續(xù),并實際領取了三個月失業(yè)救濟金。原告自2012年11月與被告簽訂三年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至2014年7月21日止,共計休年假3天。原告工作期間單位安排加班的加班費已向原告發(fā)放。因原告侵占公司財務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被告對其作出除名決定后,原告不服,于2015年4月13日向咸寧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該委于同年5月4日立案受理后,逾期60日未予仲裁解決。為此,原告于同年7月21日提起訴訟,請求依法處理。
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和庭審查明的事實,歸納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扣罰原告工資601元問題的認定;2.原告2014年7月份工資數(shù)額的認定;3.原告帶薪年休假問題的認定;4.加班費問題的認定;5.解除勞動合同合法性問題的認定。
關于焦點1。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以原告計劃不周等原因?qū)е虏糠治锪洗魷o單位造成了損失為由,依據(jù)南玻集團公司《呆滯及報廢物料管理辦法》扣罰原告2014年1月份工資601元不當。南玻集團公司雖然是母公司,但依法其與被告是各自的獨立法人,各自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诤贤鄬π栽瓌t,南玻集團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對被告單位的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訴訟中,被告未能提交其單位對呆滯物料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證據(jù),應視為處罰缺乏依據(jù),應當退還扣罰原告2014年1月份工資601元。
關于焦點2。一審法院認為,因原告利用工作之便侵占倒賣被告單位財物于2014年7月18日被發(fā)現(xiàn)后,其于同月20日打卡上班之后再未到被告單位上班,直至被告單位除名處理。因此,原告的上班時間應計算至2014年7月20日止,該月工資總額應按法定上班天數(shù)15天計算,具體工資總額的組成為基本工資2950元+當月浮動績效工資基數(shù)900元×當月績效系數(shù)2.6÷21.75天×15天,即[2950元+(900×2.6)]÷21.75×15=3648.28元,被告應補發(fā)原告2014年7月份工資3648.28元。
關于焦點3。一審法院認為,根據(jù)國務院《職工帶薪休假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原告于2011年10月入職被告單位工作至2014年7月,屬于已滿1年不滿10年,年休假每年5天的情形,又因原告的第一期一年期勞動合同于2012年10月期滿。雙方續(xù)訂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從2012年10月開始,因此,原告主張的2013年至2014年帶薪年休假待遇應當依法計算。根據(j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第五條、第九條、第十條的規(guī)定,原告從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應享受帶薪年休假9天,期間原告已實際休年休假3天。原告提出2014年5月4日“青年節(jié)”是法定節(jié)假日應扣除當天的年休假的主張與國務院及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規(guī)定的“青年節(jié)”半天休假及“青年節(jié)”所指青年為14周歲至28周歲青年不符,原告的該意見不予采納。被告提出《員工手冊》明確規(guī)定,員工當年不申請年休假視為放棄年休假權利的規(guī)定與上述《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相悖,其提出不支付原告未休年休假工資的抗辯意見亦不予采納。前述,原告應當享受年休假為9天,已休了3天,還應享受6天。被告依法規(guī)規(guī)定應按原告月基本工資2950元的基數(shù)向原告支付6天日工資收入的300%年休假工資報酬,即2950元÷21.75天×300%×6天=2441.38元。
關于焦點4。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主張53208.72元加班費的證據(jù)均為其單方下載編制,真實性不能確認。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被告將安排或同意原告加班及支付了全部加班費的證據(jù)均予以提交,原告未提出相反的事實證據(jù)否定。因此,對原告主張加班費的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
關于焦點5。一審法院認為,原告利用工作之便,非法侵占倒賣公司財物,嚴重違反了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被告依法對其作出除名處理并無不當,合理合法。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認為,原告石某某在被告南玻公司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內(nèi),利用工作之便侵占倒賣用人單位財物,嚴重違反了被告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被告對其作出除名處理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并無不當,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guī)定。但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原告的合法權益應受法律保護,被告南玻公司以原告工作計劃不周等原因造成物料呆滯,以南玻集團公司文件為依據(jù)扣罰原告2014年1月份工資601元,缺乏法律依據(jù)和事實依據(jù),南玻集團公司屬另一獨立法人單位,被告南玻公司不得以另一獨立法人的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內(nèi)部勞動者,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扣罰的2014年1月份工資601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2014年7月份工資5595.44元的事實依據(jù)不足,應當依據(jù)當庭查明并經(jīng)雙方當庭認可的出勤15天數(shù)計算工資為3648.28元,該部分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2013年至2014年帶薪年工資5402.88元,依據(jù)不足,應當依據(jù)查明的工作年限和已休年休假應當扣除的事實,依照法規(guī)規(guī)定的標準計算年休假工資為2441.38元,該部分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于2014年7月21日之后再未到崗上班,其要求被告支付2014年8月份之后至本判決書生效之日止的工資,缺乏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該項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加班費53208.72元,與查明的事實不符,缺乏證據(jù)支持,該項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被告要求駁回原告第1項、第3項、第4項、第5項訴訟請求的抗辯理由部分成立,其對第1項、第3項抗辯理由缺乏法律依據(jù)和事實依據(jù),該2項抗辯意見,不予采納。本案經(jīng)反復多次做調(diào)解工作,最終未能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勞動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九條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第五條、參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第五條、第九條、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咸寧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支付原告石某某2014年1月份扣發(fā)工資601元、2014年7月份上班期間工資3648.28元、未休年休假工資2441.38元,三項合計人民幣6690.66元;二、駁回原告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元,由被告咸寧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二審查明,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二審繼續(xù)予以認定。
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為:一、南玻公司解除與石某某的勞動合同是否合法;二、關于加班費問題;三、關于年休假問題。
關于焦點一,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guī)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本案中,上訴人石某某利用工作之便,非法侵占倒賣被上訴人公司財物,嚴重違反了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被上訴人南玻公司于2014年8月6日解除與石某某的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被上訴人通過電話告知上訴人石某某后,上訴人石某某到被上訴人南玻公司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并于2014年9月在咸寧市勞動就業(yè)管理局辦理了失業(yè)金申領手續(xù),并實際領取了三個月失業(yè)救濟金。故上訴人石某某認為被上訴人南玻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焦點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上訴人石某某雖然提交了2014年7月份的考勤記錄,并認為該記錄記載了上訴人每天工作的時間,扣除正常工作8小時外,其余時間都是加班時間。由于被上訴人南玻公司向全體職工每天提供工作餐,上訴人石某某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超出正常工作時間是在為被上訴人加班,且在原審過程中,被上訴人南玻公司向法庭提交了上訴人石某某加班及支付了全部加班費的證據(jù)。故上訴人石某某關于原審判決關于加班費計算錯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焦點三,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上訴人石某某認為其在其他單位工作的年限應當?shù)韧诒締挝簧习嗟哪晗迊硐硎苣晷菁?,但上訴人石某某在一、二審中均沒有向法庭提供相關證據(jù)證明其主張的事實成立,應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原審根據(j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并結(jié)合上訴人石某某在被上訴人南玻公司工作實際計算其年休假工資并無不當,本院繼續(xù)予以確認。
綜上所述,上訴人石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石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湯兆光 審判員 余 杰 審判員 李 偉
書記員:楊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