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石家莊市元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元某某城蟠龍路3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王會賢,職位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麗莎,公司法律顧問。被告:元某某龍源煤炭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元某某南佐鎮(zhèn)北佐村井元路路南,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彭存強,職位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義,河北冀人律師事務所律師。
元通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工程款1598039元及利息,利息自2015年10月16日起至工程款履行完畢止,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執(zhí)行;2.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4年3月1日簽訂《道路工程合同》,由原告為被告的物流園道路進行施工,施工完工并驗收后,被告陸續(xù)向原告支付工程款,原被告雙方于2015年3月5日對該工程進行了對賬結算,被告已支付工程款8041400元,經原告催要,2015年10月15日被告讓原告出具100萬元的發(fā)票一張,但被告只給付原告50萬元的承兌匯票。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欠原告工程款1598039元未付。龍源公司辯稱,1.工程款已經付清,該工程款系當時工信局協(xié)調用100萬元抵頂1598039元,被告支付了原告100萬元,原告向被告出具了100萬元的發(fā)票;2.原告工程質量不合格,給被告造成了比較大的道路修復損失和營運損失;3.不存在利息。原告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1.工程合同、工程結算單,說明合同內容及工程完畢后余款為2098039元。2.發(fā)票復印件和匯票一份,說明原告開具100萬元發(fā)票,但被告僅支付承兌匯票50萬元,現(xiàn)被告尚欠原告1598039元。被告質證意見為對工程合同書和工程計算單無異議,對發(fā)票和承兌匯票無異議,但認為原告開具發(fā)票時被告已經以匯票和其他方式付款100萬元,并且由工信局有關領導協(xié)調該100萬元抵頂了原告的1598039元欠款。被告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1.現(xiàn)場照片工程聯(lián)絡單,說明工程中四園區(qū)1號和2號輔路以及五園區(qū)中部分公路出現(xiàn)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原告質證意見為四園區(qū)輔路損壞系被告在沒有養(yǎng)護到位時就開始通車所致,并且原告也恢復實施灌封處理。五園區(qū)系被告在建設地泵時,損壞了排水管道,導致積水沖毀了公路路基,經雙方和監(jiān)理單位共同查勘后,監(jiān)理單位認定系被告責任造成,所以協(xié)議由被告出資,原告幫助維修,后因故沒有實際履行。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經審理查明,2014年3月1日原被告簽訂《道路工程合同》,合同約定“被告為甲方,原告為乙方;施工地點元某某南佐鎮(zhèn)龍源物流園,工期10個月,范圍一至五園區(qū)道路,具體以甲方設計道路為準;質保期內發(fā)生質量責任,乙方負責維修。費用由乙方自承擔;乙方進場施工后,甲方支付30%預付工程款。完工驗收合格后乙方開具正式發(fā)票,甲方支付剩余工程款;質保期為1年,自驗收完畢之日起計算,質保金為合同金額的3%,質保期完30日內退還乙方;施工完畢后,甲方組織人員對乙方施工進行驗收”。合同簽訂后原告開始施工,施工完畢后,雙方于2015年3月5日簽訂工程對賬結算單。結算單中約定:“總價款為10139439元,被告已經支付804.14萬元,余款扣除保證金后協(xié)商支付。其中四園區(qū)一、二號道路工程價款為2540248元,驗收時間為2014年10月13日;五園區(qū)道路以及新增工程價款為2410504元,驗收時間為2015年1月6日”。雙方提交的工程聯(lián)絡單顯示,2014年10月25日被告向原告提出“四園區(qū)一號、二號輔路在通車不足10天,公路路面已出現(xiàn)多處嚴重裂紋,請盡快對路面裂紋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及時進行處理”!原告回復“裂縫產生原因1.縱坡大。2.溫度變化大。3.養(yǎng)生不到時間運煤車就通行。處理方法用瀝青灌縫”。被告回復“請盡快處理,以免裂縫的擴大影響整體質量”。2015年4月10日被告向原告提出“貴公司所承建四園區(qū)一號、二號輔路公路在通車不足10天,公路路面已出現(xiàn)多處嚴重裂縫,雖已瀝青灌封處理,但未達到預期效果,請貴公司盡快處理公路裂縫問題并回復處理方法”。原告回復“盡快重新灌封處理”;被告回復“請施工單位重新論證灌縫處理裂縫是否能達到效果并盡快在一周內處理完畢公路裂縫”。2015年10月15日原告開具100萬元發(fā)票,被告通過承兌匯票付款50萬元。被告辯稱同日以現(xiàn)金支付50萬合計100萬元抵頂了原告的所有工程款,但未提交有效證據(jù)。
原告石家莊市元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通公司)與被告元某某龍源煤炭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元通公司代理人李麗莎、被告龍源公司代理人王志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道路工程合同協(xié)議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原告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道路工程建設義務,既取得了向被告主張工程價款的權利。雙方在工程竣工驗收后,簽訂了工程對賬結算單,對總價款10139439元及已付款804.14萬元進行了確認,該結算單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原告可以根據(jù)上述合同和結算單約定向被告主張剩余工程欠款2098039元。被告辯稱原告出具100萬元的發(fā)票證明已經支付100萬元,原告只認可收到被告方50萬元的承兌匯票,被告稱其余50萬元系同日現(xiàn)金支付,但對此沒有提交相關證據(jù)支持,因此對被告已支付100萬元辯稱,不予認定,現(xiàn)有證據(jù)可以認定支付數(shù)額為50萬元。被告辯稱支付上述數(shù)額抵銷原告剩余所有工程款,系由工信局和縣政府領導協(xié)調形成,原告予以否認,被告對此沒有提交證據(jù)支持,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被告應當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對被告的上述辯稱不予采納。被告辯稱工程修復問題,并提交鑒定申請,因雙方對道路需要維修的原因陳述不一,且被告辯稱的維修費用和運營損失,均系反訴的主張,其作為抗辯的理由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告該項主張的相關損失可以另案處理。因原告承建的道路在質保期內確有裂縫等實際情況,根據(jù)合同約定將涉案四園區(qū)和五園區(qū)工程價款扣減3%的質保金。原告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工程價款應當為2098039-500000-〔(2540248+2410504)×3%〕=1449516元。雙方對利息沒有明確約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原告在2015年1月20日最后的工程實際交付之日應當為付息之日,原告主張自2015年10月15日開始給付利息,系當事人權利的自行處分,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元某某龍源煤炭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石家莊市元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1449516元及利息(利息自2015年10月16日至履行完畢之日止,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二、駁回原告石家莊市元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3年)》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9591元,由被告元某某龍源煤炭物流管理有限公司負擔8670元,原告石家莊市元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負擔921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書記員:師亞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