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盛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漠河縣。委托代理人:曹滿,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卜奎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中國人民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住所地齊齊哈爾市建華區(qū)卜奎大街90號。負責人:李志勇,職務經理。委托代理人:范影,黑龍江天擴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盛某某(下稱原告)與被告中國人民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下稱被告)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曹滿、被告委托代理人范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在保險限額內賠付原告財產損失搶修費87,955.83元、公估費3113.00元,合計91,068.83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系黑B×××××號解放牌重型半掛牽引車實際車主,雇傭司機劉守水駕駛該車于2016年4月15日0時12分許,行經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qū)珠海中路與臨巷十路附近時,因車上貨物與架空線纜刮碰,造成線纜及線干斷裂受損。該事故經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交警大隊作出ZSK20160002862號道路事故認定書,認定劉守水負事故全部責任。該車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并且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事后,經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委托青島海灃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及青島中商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對上述聯(lián)通、電信通信光纜財產損失進行檢驗和搶修費用進行評估,并作出公估報告書。上述損失均由事故車主盛某某予以賠償,事故損害賠償憑證為證,原告賠償后,向被告保險公司提出機動車保險索賠申請,但被告保險公司以事故發(fā)生后,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車輛駛離現(xiàn)場屬于免責事由拒絕賠償,并下達保險拒賠通知書。為此,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被告辯稱,1.原告在被告公司投保了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的責任限額為300,000.00元,加不計免賠。保險期限為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4日,原告需提供交強險投保單以證實在我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否則我公司不予認可該車在我公司投保了交強險。2.發(fā)生事故時,原告未報交警,也未報險。在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駕車人駕車駛離現(xiàn)場。該車輛登記所有人為泰來縣太強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泰強公司),投保人也為泰強公司。我公司已經對投保人附有對保險條款及保險內容的說明義務和告知義務,原告即便為真實車主,我公司對其不負有上述義務。泰強公司已經在投保單投保人聲明處蓋章,因此我公司對《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保險條款向投保人泰強公司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和告知義務,該條款作為保險合同的一部分,合法有效。該條款還約定了保險責任范圍。3.兩份公估報告書未經被告的參與,因此,該公司作出的關于電信、聯(lián)通光纜的損失被告不認可,兩份公告書對被告不具有效力。對三者電信、聯(lián)通光纜的損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黃島支公司于2017年3月7日委托青島海灃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進行公估,海灃源公司于2017年3月10日作出公估結論,原告的實際損失為73,273.62元。海灃源公司在公估過程中,聯(lián)系了原告,程序合法。4.如果第三者責任保險有賠償責任,也應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及《最高人民法院審理關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之規(guī)定。因此,如果掛車未投保交強險,應由掛車的所有人承擔2000.00元的賠償責任,即兩車的交強險需承擔4000.00元的賠償責任。剩余部分損失依據《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5.《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二十六條第七項約定,我公司不負責賠償。原告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事故認定書,證明事故發(fā)生時間及事故事實;2.機動車保險報案記錄、代收單兩份,證明該車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險,商業(yè)三者險賠償金額責任限額是300,000.00元;3.駕駛員道路運輸證,證明符合上路運輸條件;4.公估報告2份、搶修發(fā)票2張、公估發(fā)票1張、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證明事故發(fā)生后造成財產損失并進行評估鑒定產生費用數額,搶修費和公估費共計91,068.83元。理賠后向被告主張賠償,被告拒絕。被告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黑B×××××號車輛的保險單一份、投保單一份、保險條款一份,證明該車輛在我公司投保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300,000.00元不計免賠,投保人為泰來縣泰強運輸責任有限公司,該公司在投保單投保人聲明處蓋章,保險合同成立,保險條款有效。保險條款證實第24條第2項第一款為免責事由。第26條第7項約定公估費保險人免責。該條款證實已經對投保人進行說明告知義務;2.青島海灃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公估報告一份,證明該報告形成于原告單方委托的兩份公估報告之后,為重新公估報告。原告參與此次公估的過程且公估報告原告也收到了,公估報告結論三者損失實際金額為73,273.62元,應以該數據確認三者損失。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1無異議,該事故認定書認定車輛駕駛人在事故發(fā)生后駛離現(xiàn)場。對證據2無異議,但定損的金額是初步定損金額,不能作為理賠依據。不是交強險投保單的抄件。對證據3無異議。對證據4公估報告有異議,公估報告書是原告單方委托,未經我公司參與,我公司對兩份公估報告公估結論不認可,后經人保財險青島分公司委托青島海灃源有限公司委托最終得到的結論。應以這份公估報告為準。且原告在起訴狀中闡述,人保財險青島分公司委托公估公司的事實,說明原告參與了公估過程,公估程序合法。對搶修發(fā)票2份真實性無異議,但產生的維修費用超出青島海灃源有限公司公估的公估標準。超出部分屬于多支付的損失,不應予以認定,應由原告自行承擔。對公估費發(fā)票真實性無異議,但公估費是原告單方委托進行公估時產生的費用,被告在答辯中已經闡述公估費不屬于理賠責任,不應由被告承擔;對拒賠通知書無異議。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1.保單和投保事實無異議,但對投保條款拒賠的理由有異議,該免責條款違背法律規(guī)定,而且原告發(fā)生事故并非遺棄車輛離開現(xiàn)場,而是配合通訊電纜維修駛離現(xiàn)場。對證據2公估報告有異議,因該報告并未出具相關發(fā)票,且我方已經按照第一次公估的搶修實際理賠了兩單位的實際損失,我方提供的發(fā)票是理賠的實際損失,應按照我方提供的發(fā)票數額予以理賠。本院認定如下:原告提交的證據1-4符合證據的客觀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且能證明本案事實,予以采信;被告提交的證據1-2,證明不了被告已對保險條款中的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履行了法定說明義務,不予采信。根據原、被告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9月15日泰強公司與被告即黑B×××××號解放牌重型半掛牽引車簽訂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而車輛的實際所有人為原告有掛靠協(xié)議附卷佐證。2016年4月15日0時12分許雇傭司機劉守水駕駛黑B×××××號解放牌重型半掛牽引車,因車上貨物與架空線纜刮碰,造成線纜及線干斷裂受損。司機劉守水因配合工程施工搶險,駛離現(xiàn)場。該事故經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交警大隊作出ZSK20140002862號道路事故認定書,認定劉守水負事故全部責任,該車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限額300,000.00元(不計免賠),并且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事后經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委托青島海灃源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及青島中商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進行了公估,搶修費和公估費共計為91,068.83元。原告賠付后向被告申請理賠,被告以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駕駛車輛駛離現(xiàn)場屬于免責事由,拒絕賠償并下達保險拒賠通知書。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被告是否應賠付原告財產損失搶修費87,955.83元、公估費3113.00元,合計91,068.83元。本案屬于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以泰強公司名義在被告處投保交強險和三者險,保險合同生效時間為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4日,三者限額300,000.00元不計免賠,被保險人為原告,原告已足額繳納保費,保險合同合法有效。黑B×××××號解放牌重型半掛牽引車實際所有人為原告,以泰強公司名義向被告投保,故原告參加本案訴訟主體適格。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盛某某發(fā)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項,被告應依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理賠義務。被告主張原告應按照《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對應的比例進行賠付,且被告已盡到明確說明義務,但在審理過程中,被告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已將該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及法律后果向投保人明確說明,且該保險條款采用的是保險公司提供的格式條款,其中保險責任對被保險人保險金的數額和范圍進行了限制,排除了部分被保險人獲得保險金的權利,因此該條款對原告盛某某不產生效力。被告應按保險單約定的保險金額賠付原告保險金。公估費在保險中并未明確約定,且已經實際履行,故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分公司所提出的不賠付公估費用的抗辯觀點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稱原告事故發(fā)生后未報警的抗辯觀點不予支持,對原告提交的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交警大隊做出的ZSK20160002862號道路事故認定書,予以認定并附卷佐證。被告應賠付原告財產損失搶修費87,955.83元,公估費3113.00元,合計91,068.83元。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第十二條第三款、第五款、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原告盛某某第三者商業(yè)險保險金87,955.83元,公估費3113.00元,合計91,068.83元。如果被告中國人民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未按本判決規(guī)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077.00元,簡易程序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038.50元,由被告中國人民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段澤軍
書記員:郭喜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