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鹽山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住所地鹽山縣銀河大街。
負責人:付文軍,任大隊長職務。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金濤,河北興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鹽山縣。
第三人:鹽山縣公安局,住所地鹽山縣靖遠東路。
法定代表人:陳志明,任該局局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洪臻,任鹽山縣公安局法制大隊教導員。
原告鹽山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以下簡稱鹽山交警隊)與被告張某某、第三人鹽山縣公安局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8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鹽山交警隊之委托訴訟代理人高金濤、被告張某某、第三人鹽山縣公安局之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洪臻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鹽山××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鹽山××隊不應支付張某某工資及工資差額19258元、二倍工資差額6263元及夏季高溫津貼720元、年休假工資213.4元;2.依法判決張某某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被告系原告雇傭的臨時協(xié)警。在被告入職時,約定基本工資為每月550元,另滿勤有滿勤獎勵及完成任務有任務獎勵,對此可通過被告向勞動仲裁庭提供的工資證明可以得到證實(2016年1月工資為1550元,2016年5月工資為1700元,2016年6月工資為2000元)。被告常因長時間缺勤加之工作散漫、擅離職守等原因造成所發(fā)工資低于鹽山縣最低保障工資,完全是由于被告自身原因造成,不應再由原告為被告補足最低保障工資;原告不應支付被告雙倍工資,因被告離崗是基于被告違反原告方的規(guī)定,并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對被告作出開除決定;被告作為聘用職工不應享受夏季高溫津貼、冬季取暖補貼與政法補貼,也不存在加班、夜班、雙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的事實,不應支付其加班工資、夜班工資、雙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再者年休假是國家針對國家公務員與事業(yè)單位人員實行的帶薪休假制度,而原被告之間糾紛是受《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調整的勞動爭議案件,因此原告不應支付被告年休假工資。
總上,原告不應支付被告任何賠償及補償。
張某某辯稱,任鹽山××隊輔警,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方未約定工資。自2016年8月10日左右因家中有事請假未獲得批準離開鹽山××隊后一直未再在鹽山××隊工作。自己也沒有收到鹽山××隊對其開除的決定書,要求鹽山××隊按仲裁裁決書支付各項工資26454.4元,提供解除勞動關系手續(xù)并為其補繳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險費。
鹽山縣公安局述稱,張某某系鹽山××隊的協(xié)警,鹽山××隊具有獨立的法人,其行為與鹽山公安局無關,不應承擔連帶責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張某某自2011年3月1日始被鹽山××隊招用為輔警,雙方未能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1年3月至5月,鹽山××隊未支付張某某工資,2011年6月份支付張某某工資450元低于當年當地最低月工資240元,2011年3至6月鹽山縣最低工資690元/月;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每月支付張某某工資450元,低于當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410元,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鹽山縣最低工資860元/月;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支付張某某月工資450元,低于當年當地最低工資590元,該期間鹽山縣最低工資1040元/月;支付張某某2016年7月工資1350元低于當年當地最低月工資1380元的標準30元;張某某自2016年8月10日始在請假未獲得批準的情況下離開鹽山××隊,之后一直不再在鹽山××隊工作。鹽山××隊于2016年8月11日以張某某行為違反交警隊協(xié)勤(輔警)管理規(guī)定為由作出對張某某開除的書面決定,但該決定未送達張某某。2017年4月20日張某某向鹽山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1、裁決確認鹽山××隊與其訂立書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裁決鹽山××隊為其補繳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險費;3、裁決鹽山××隊補發(fā)低于最低工資差額工資18750元、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8950元、未簽訂書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63370元、支付加班費33477.81元、夜班工資52700元、雙休日工資85956.28元、法定節(jié)假日工資12755.695元、冬季取暖補貼5000元、夏季防暑降溫費2500元、帶薪年休假工資4395.6元、政法補貼31200元、2016年8月份之后工資13800元;鹽山縣公安局承擔連帶責任。仲裁委于2017年6月5日進行了庭審,在庭審時鹽山××隊向仲裁庭提交了上述對張某某開除的決定。鹽山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6月30日作出鹽勞人仲(非終)[2017]2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鹽山××隊支付張某某工資及工資差額19258元、二倍工資差額6263元、夏季高溫津貼720元、年休假工資213.4元,共計26454.4元;鹽山縣公安局承擔連帶責任,對張某某的其他請求不予支持。仲裁委于2017年7月4日將上述仲裁裁決書送達鹽山××隊,鹽山××隊不服該裁決于2017年7月17日向本院提起訴訟。
鹽山××隊未為張某某辦理社會保險。
張某某對其在鹽山××隊工作期間安排其夏冬季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夜班及未能補休、雙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的事實均未能提供證據證實,也沒有證據證明鹽山××隊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
本院認為,一、建立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依法進行,勞動者合法權益受侵害時應當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四條第三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本案中張某某于2011年3月1日到鹽山××隊工作,自即日起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從2012年3月2日起應視為雙方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一、二款,第八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鹽山××隊應向張某某支付自2011年4月2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間11個月的雙倍工資差額,但該雙倍工資系對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懲罰性賠償,不屬于勞動報酬,雙方爭議的時效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張某某應自2013年3月1日始至2014年3月1日一年的期間內提出仲裁申請,但張某某在該期間內即沒有提出仲裁申請,也沒有提供證據證實存在發(fā)生仲裁時效中斷或中止的法定情形,而是于2017年4月20日向鹽山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故對其要求支付二倍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所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钡摹白詰斢喠o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應當理解為該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三種情形到來之日,而不能適用本案中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滿一年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自滿一年當日起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故張某某主張鹽山××隊應支付未簽訂書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的請求,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第六十三條,《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追繳社會保險費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職責,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本院不予處理,當事人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zhí)幚恚蕦τ趶埬衬骋篼}山××隊為其補繳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險費的請求,本院不予處理。
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張某某未能就加班事實提供證據也未提供用人單位已經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故對張某某主張夏冬季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夜班及未能補休、雙休日、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的工資,本院不予支持。
五、張某某非在編干警,請求政法補貼無法律依據;另其主張冬季取暖補貼因冬季取暖補貼屬職工福利費用,張某某與鹽山××隊之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對此無法確定雙方是否有明確約定,故對張某某的此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六、張某某2016年8月10日在請假未獲鹽山××隊批準的情況下自動離開工作單位,鹽山××隊以其行為違反交警隊協(xié)勤(輔警)管理規(guī)定為由作出對張某某開除的書面決定并無不當,但該決定未及時送達張某某,至仲裁委2017年6月5日庭審時鹽山××隊才將開除張某某的決定在庭上進行出示,張某某才獲知該決定,由此可知雙方均有解除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2017年6月5日應視為雙方達成解除勞動關系合意之日,自該日起雙方已解除勞動關系。因張某某在上述期間內未向鹽山××隊提供勞動,鹽山××隊無須向其支付勞動報酬。故對張某某請求鹽山××隊與其簽訂書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支付2016年8月份之后工資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七、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不受一年仲裁時效的限制。故鹽山××隊應支付與張某某建立勞動關系期間未支付張某某的工資及按當時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補足差額部分工資。2011年3月至5月工資2070元(3×690元/月)、6月份工資差額240元;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工資差額6970元(17個月×410元/月);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工資差額9440元(16個月×590元/月);2016年工資差額30元;2016年8月1日至10日工資508元(8日×1380元/21.75日);以上計19258元;另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五條規(guī)定,職工連續(xù)工作滿一年享受帶薪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按日工資300%支付年休假工資,扣除已領取工資,用人單位應按年休假天數支付200%的工資。鹽山××隊未提供張某某已經享受了歷年帶薪年休假的證據,故鹽山××隊應支付張某某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未休年休假工資2129.78元(2×4×5天×年度月平均工資/21.75日);勞動者享有夏季高溫補貼,夏季高溫津貼屬勞動者工資的組成部分,參照河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冀人社[2015]46號文,我省自2015年始向室外作業(yè)的勞動者發(fā)放夏季高溫津貼,發(fā)放時間為每年5月21日至8月31日,每天工作按8小時計,每小時1.5元的標準,鹽山××隊應支付張某某2015、2016年度夏季高溫津貼1596元(1.5元×8小時×73天+1.5元×8小時×60天);以上各項總計22983.78元。
八、鹽山××隊系獨立的用人單位,與張某某之間具有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后其權利與義務應由鹽山××隊承受;鹽山縣公安局沒有與張某某建立勞動關系的意思表示,張某某亦未提供證據證實其與鹽山縣公安局建立勞動關系;故鹽山縣公安局不承擔責任。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第九十一條第(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第一、二款、第十四條第三款、第三十六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五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某某與被告鹽山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之間的勞動關系。
二、被告鹽山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張某某工資19258元、未休年休假工資2129.78元、夏季高溫津貼1596元,共計22983.78元。
三、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四、第三人鹽山縣公安局不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鹽山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崔國星
書記員:邢立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