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白秀麗,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現(xiàn)羈押于張家口市看守所。委托訴訟代理人:姚宇,河北金源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卜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現(xiàn)住沽源縣。委托訴訟代理人:聶小煥,河北金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白秀麗上訴請求: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或改判為駁回卜某某訴訟請求;全部訴訟費由卜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原審認定事實不清。訴爭的房屋是我與第三人宗愛軍購買的,因為宗愛軍欠卜某某丈夫趙斌600000元,所以將債務轉移到我頭上,另外400000元是我在裝修房屋時分多次向卜某某借款,約定了1.5分的月利息。卜某某擔心我的還款能力,為了保護其債權,就要求我將房屋抵押給卜某某,但由于當時訴爭的房屋是按揭貸款房,不能辦理抵押手續(xù),故此就以買賣的方式辦理了實質的抵押。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這種以買賣形式作的變相抵押,是無效合同。二、我與卜某某簽訂買賣合同時,該訴爭房屋就被宣化法院保全了,所以作公正時也不是我的真實意思表示,此公正也屬于可撤銷的公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權合理配置和科學運行的若干意見》第26條明確規(guī)定:審批機構在審理確權訴訟時,應當查詢所要確權的財產(chǎn)權屬狀況,發(fā)現(xiàn)被執(zhí)行局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中止審理;當事人訴請確權的財產(chǎn)被執(zhí)行局處置的,應當撤銷確權案件。綜上,請求駁回卜某某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卜某某辯稱,一、雙方于2017年3月23日簽訂《商住樓買賣合同》,同月27日白秀麗給我寫了1000000元的收據(jù),并在4月1日到沽源縣公證處進行了公正。由此可見,該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并非是以買賣合同之名,行擔保之實。二、白秀麗多次提到向我借款并約定1.5分的利息,我不是放貸人,又與其無任何關系,沒有理由借給其錢款,所說的八個月利息無任何憑據(jù)。況且,白秀麗在外欠債高達千萬,我明知其債臺高筑,更不會借給白秀麗錢款。三、在公證前,公證人員已到沽源縣房屋管理機構進行查詢,并沒有查封,只是在張北建行做了抵押貸款。現(xiàn)在才知道在房屋買賣合同簽訂不久后,該房屋即被保全。且之后幾家法院對該房屋的保全也不屬于被執(zhí)行局查封,故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權合理配置和科學運行的若干意見》第26條所規(guī)定的情形。綜上,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卜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請法院依法判決被告白秀麗協(xié)助原告將位于沽源縣新城北街金德易園3-101、3-201“一頂二”樓房的產(chǎn)權過戶到原告卜某某名下;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被告于2017年3月23日就涉案的房屋簽訂了《商住樓買賣合同》,同月27日,被告給原告寫下了收到購房款1000000元的收據(jù)。同年4月1日,原、被告雙方到沽源縣公證處就此進行了公證。另查,涉案的“一頂二”樓房和地下室分別辦理了房屋產(chǎn)權證書。一審法院認為,2017年8月29日,本案在看守所開庭,被告白秀麗未提供任何證據(jù)。其被羈押,不能提供證據(jù),可以理解,但庭審后的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其家人也未向法院提交證據(jù),故被告的答辯意見難以支持。2014年4月,被告購買了涉案的房屋,原、被告,實際開發(fā)商宗愛軍三方協(xié)商一致,將宗愛軍欠原告的600000元債務轉移給了被告,后400000元是在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后給付的,前600000元借款也轉化為購房款,前后共計1000000元。在該房屋買賣合同中,雙方對房屋總價款1825534.67元和已給付的1000000元購房款的差額做了具體的標明,對原告替代被告償還其在建行貸款的時間也做了明確的約定,并且經(jīng)過了公證,公證書載明,《商住樓買賣合同》成立之日起,本公證書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由此可見,房屋買賣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而不是以買賣合同為借貸合同提供擔保。判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并且經(jīng)過沽源縣公證處公證的《商住樓買賣合同》真實、有效;原告卜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2018年3月31日前負責償還被告白秀麗在中國建設銀行張北支行的貸款本金825524.67元及利息,償還本息完畢后七日內,被告白秀麗協(xié)助原告辦理涉案房屋的不動產(chǎn)登記手續(xù),登記到原告卜某某名下,相關稅費由原告卜某某負擔。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白秀麗負擔。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上訴人白秀麗因與被上訴人卜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沽源縣人民法院(2017)冀0724民初82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1月1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白秀麗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姚宇,被上訴人卜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聶小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白秀麗與卜某某2017年3月23日簽訂了《商住樓買賣合同》,雙方到河北省公證處對該合同進行公證,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中的《商住樓買賣合同》具體約定了價款、標的物、未還清貸款的還款方式,且白秀麗、卜某某在落款處均簽字捺印,可見該買賣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有效,雙方均應嚴格履行。白秀麗主張經(jīng)公證的《商住樓買賣合同》,系名為買賣,實為借貸所提供的抵押擔保,但其并未提供相應證據(jù)予以證實,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綜上,原審法院判決并無不當,上訴人白秀麗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白秀麗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成 進
審判員 姜 兵
審判員 姜建龍
書記員:徐忠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